索引号: | 11330723002601221E/2023-261296 | 发布机构: | 县交通运输局 |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14-12-27 10:30 |
一、项目实施情况
(一)义乌至武义公路(武义段)
义乌至武义公路工程(武义段)全长6.32公里,起点位于武义与义乌交界的方坑隧道内,经沈家、内八仙村、外八仙村,终点位于茭道镇附近,与44省道武义城区改建工程相接。本项目按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整体式路基宽24.5米,分离式路基宽12.25米,隧道单洞净宽10.25米,净高5米。本工程项目建设工期为36个月,核定概算为48187.28万元,资金来源为省补和地方自筹。该工程项目建议书已由省发改委于2007年1月9日以浙发改函(2007)4号文批复;工可由省发改委于2011年9月6日以浙发改函(2011)183号文批复;初步设计已由省发改委于2011年11月25日以浙发改设计(2011)165号文批复;施工图设计由省交通运输厅于2012年7月20日以浙交复(2012)72号文批复;环评由省环保厅于2009年11月17日以浙环建(2009)130号批复;项目用地由国土部于2013年8月12日以国土资函(2013)582号批复。
本项目的招标人为武义县交通建设指挥部,招标代理、勘察设计、施工及监理按照公开招标规模范围的规定,均采用公开招标方式。其中勘察设计招标于2011 年 1月 21 日在武义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开标评标,中标单位为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中标价为966万元。施工及监理的招标代理招标于2011年5月25日在武义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开标评标,中标单位为杭州同欣工程管理有限公司,中标让利率为17%。施工分为四个标段,除交安、绿化两个标段拟安排于项目土建部分完成后再组织招标外,施工第一、第二合同段及监理一个合同段于2012年5月8日在浙江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举行公开开标,施工第二合同段中标单位为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标价为12348.7989万元,监理中标单位为金华公正交通监理咨询有限公司,中标价为772.9498万元;施工第一标段先后发生了两次投诉举报,根据2012年6月11日省重点建设项目招标投标联席会议意见组织评标委员会重新评标公示后,又收到投诉举报,根据调查结果及9月11日省重点建设项目招标投标联席会议意见,第一标段组织了重新招标,于10月16日开标,第一合同段中标单位为温州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标价为23234.3053万元。
本项目第一合同段于2012年12月6日开工建设,第二合同段于2012年8月20日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路基工程80.1%,桥梁工程76%,隧道工程88%,其中一标完成梁板预制380片,占总数的53.3%,二标完成293片,占总数的100%,完成年度投资9856万元,占年度投资额的85%。
变更、计量情况:截至目前第一合同段施工单位申报计量十八期,已支付8768万元。桥梁桩基、隧道等变更36份,共计增加费用约232万元。第二合同段施工单位申报计量十五期,已支付5908.9万元。桥梁桩基变更10份,共计增加费用约170.5万元。
建设资金落实情况:目前省级补助累计到位2000万元,县级资金到位17699万元。
根据工程需要,本项目两个合同段均有人员变更情况:第一合同段项目经理由张朝者变更为李万龙,桥梁负责人由郭光明变更为范洪姜,隧道负责人由赖志飞变更为马学华,试验负责人由张树荣变更为汤丽慧,安全员胡旭兵变更为张朝,安全员胡庄君变更为陈金亮,安全员郑康君变更为江秋飞。第二合同段项目经理由钟吉棕变更为葛连云,项目总工由张春玲变更为罗其清。
(二)44省道武义城区段改建工程
44省道武义城区段改建工程为省重点建设项目,项目总长27.3公里(其中主线长21.9公里,金丽温高速连接线长2.8公里,43省道延伸段长2.58公里),经浙发改设计[2012]32号文批复按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24.5米,项目总投资约10.15亿。其中金丽温高速连接线和松源至四八店段因需结合城市道路功能,路基宽度调整为40米(增宽部分由县发改局立项批复)。该工程项目建议书由省发改委以浙发改函[2008]298号文批复,工可以浙发改函[2011]190号批复,环评以浙环建[2011]2号批复,水保以浙水许[2009]167号批复,施工图以浙交复[2013]111号批复,项目用地由国土部于2013年8月12日以国土资函(2013)580号批复。
建设资金落实情况:其中部、省投资4.0087亿元,计划商业银行贷款融资2.4亿元,县财政配套3.74亿元。目前上级补助资金13901万元已到位,县级资金到位2.14亿元。
1. 1标
第1标段起点桩号K0-169与义乌至武义公路相连,终点桩号2+600,路线全长2.769公里,路基宽度24.5米,项目总投资约8298万元。1标于2013年11月20日由浙江正方交通建设有限公司中标,中标价为6623.184.万元。监理中标单位为金华市通达交通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截至目前要是对全线的表土进行清理,共完成表土清理达5.8万m2,开挖土石方17.5万m3,完成填方7.3万m3,占总填方量的90%,跨330桥梁完成桩基30根。施工单位到目前为止已申报计量款二期。指挥部支付了开工预付款662万元,二期计量款356万元,并按合同约定代扣了120万元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专户存储。
2. 2标(汤村岭段)
汤村岭段长1.75km,路基宽24.5米,项目总投资约3480万元,计划工期18个月。施工单位为浙江瓯越交通建设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金华市通达交通监理有限公司。2010年12月底进行招投标工作,由于受土地征用、坟墓迁移等政策处理影响,一直无法进场施工,直至2012年8月份才进场施工。新增的铁路交叉400米路基工程于2013年12月5日合同谈判确定施工单位。截至目前已完成土石方开挖43万m3,占总挖方量的97.8%,完成填方24万m3,占总填方量的99%。新增的铁路交叉400米路基工程现已完成填方12万m3,占总填方量的90%。内蒋通道桥下部结构已完成。
变更、计量情况:施工单位共申报了七次计量款,累计核拨964万元,第七次计量在审核中,并按合同约定代扣了2%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专户存储,未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情况。累计上报变更为5个,较大变更2个,累计变更金额为405万元。由于项目开标后一直未能正式进场施工,经指挥部同意,施工单位将投标文件中的项目经理与技术负责人进行了更换,项目经理由原标书承诺的张亚宾更换为李凌志;技术负责人则由原标书承诺的彭海敏更换为黄金源,同时对其他三大负责人进行安排,质检负责人为潘方伟,试验负责人为李杰,安全负责人为张殿园。项目部及驻地办的其它主要管理人员、机械设备投入等情况满足工程需要。
3. 3A标
3A标起讫桩号为K4+350~K8+800,路线全长4.45公里。于2014年7月4日由浙江嘉桥交通建设有限公司中标,中标价_4238.4467万元,监理单位为金华市通达交通工程监理有限公司,中标价为338.2099万元。目前施工单位项目部已组建完成,于2014年10月20日正式开工。
4. 3B标
3B标起点桩号K8+800,终点桩号K10+460,路线全长1.66公里,其中金丽温大桥全长约878.25m,路基宽度24.5米,项目总投资约14015万元。3B标于2013年11月20日由浙江天宇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标,中标价6925.1753万元,监理单位为金华市通达交通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截至目前完成清表20410m2,路基填筑37937m3,武义江大桥已经完成灌注桩施工56根、立柱20根、T梁17片,占合同总价的15%。2014年计划投资3200万元。施工单位到目前为止已申报计量款一期。指挥部支付了开工预付款693万,第一期计量305万元,并按合同约定代扣了120万元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专户存储。
5.4标
第4标段起点桩号K10+755,终点桩号K16+773位于黄龙一路变电所附近,路线全长6.018公里,路基宽度24.5米,项目总投资约14505万元。4标于2013年11月20日由浙江华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中标,中标价分别为7222.6658万元,监理单位为金华市通达交通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截至目前路基工程完成清表8万m3,挖方完成18000 m3,施工便道填筑完成15000 m3,2014年计划投资3500万元。施工单位到目前为已申报计量款一期。指挥部支付了开工预付款505万元,第一期计量306万元,并按合同约定代扣了120万元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专户存储。
6. 松源至四八店段
松源至四八店段为44省道改建工程终点路段,长3.477公里,路基宽40米,项目总投资约12662万元。计划工期20个月。2013年3月12日完成招投标,施工单位为浙江八咏公路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金华市通达交通监理有限公司。截至目前路基工程已完工,雨污水管已完工。路面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路缘石、交安设施的施工。
变更、计量情况:施工单位共申报了六次计量款,累计核拨3176万元,并按合同约定代扣了2%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专户存储,未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情况。清运废土垃圾、雨污水管道等变更9份,共计增加金额309万元。项目技术负责人因离职,经指挥部同意,技术负责人由原标书承诺的蒋月辉更换为何文彪。项目部及驻地办的其它主要管理人员、机械设备投入等情况满足工程需要。
二、主要做法
上述两个项目业主均为武义县交通建设指挥部,由常务副县长任总指挥,由县公安局局长、国土局局长、交通局局长任副指挥,下设工程处、征迁处、财务处,土地征用、报批由国土部门牵头,交通部门负责施工管理工作,由乡镇政府、三线部门负责政策处理工作。
为全面推进项目建设,我局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开拓进取,一是通过建立项目联系领导和责任人制度、使每个项目都有人抓有人管;二是建立工程项目半月例会制度,及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是建立项目进度每月一报一公示制度,让大家比一比、看一看,营造创先争优的赶超氛围;四是建立项目集中攻坚破难制度,对政策处理当中遇到影响工程施工的“钉子户”联合乡镇、街道、村及相关部门敢于碰硬拔钉,为工程建设扫除障碍;五是积极开展工地劳动竞赛,从2013年4月起在交通在建工程的施工单位中,深化开展以“优质、快速、高效、安全、文明”为主题、以“比、拼、赶、超”为目标的劳动竞赛活动,强力推进交通项目建设进度。
三、主要问题
我县交通建设市场整体处于稳定、受控状态,但也存在一些前期工作不到位、履约监管欠缺以及其它影响工程质量、阻碍工程进度、存在施工安全隐患等现象,存在主要问题为:
1.由于政府投资项目群众呼声高、项目实施迫切,而土地受限、土地报批进展缓慢等原因,前期工作周期长。
2.近几年,工程政策处理普遍难度加大,受其影响工程进展缓慢。如44省道武义城区段改建工程(汤村岭段)工程2010年投标后,到2012年8月份才进场施工。
3.施工现场、项目部、驻地建设与标化工地的标准存在一定差距。
4.施工单位的档案管理意识不够,没有做到及时收集、整理资料,内业资料存在数据欠详实、签字不齐全、出厂质保材料缺少原件等现象。
5.个别工程项目部主要人员不到位,对工程管理不力,导致工程施工不能正常开展,对工程质量、安全及进度等方面造成了一定影响,经采取考核管理、处罚等手段有所改观。
6.施工环境保护、水保等监理工作普遍流于形式。对环保、水保等工作重视程度依然不高,职责和岗位分工不明确,环保监理工作与规范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7.鉴于金丽温铁路扩能改造项目将于2015年开通运营,正在建设的武义火车北站现无法与我县地方道路连通,为确保新铁路的运输疏散交通及正常运营,我县正在立项筹建金丽温铁路扩能改造武义公铁连接线及配套工程,项目总长3.41公里,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其中站前路拟将新上松线K4+285作为起点,经老上松线、火车北站,终点与火车北站东侧的规划道路相交,长1.36km,路基宽40m;连接线为利用老上松线改造,起点位于站前路K0+290处,终点在王大路附近与老上松线顺接,长2.05km,路基宽40m。(路线互通方案图附后)站前路起点拟采用互通方案与新上松线相连,而该位置原方案为平面交叉,互通方案是否妥当可行,请省局给予好的意见和建议。
8.主线桩号K10+616至K10+636与金温铁路K25+528处交叉,施工图设计采用下穿铁路涵的立交形式。2014年四月与金温公司完成代建合同的谈判,7月份施工单位已经进场搭设了施工便梁,目前正对铁路主体进行防护施工。
今年7、8月份,我县及邻近县市普降大雨,造成较大洪涝灾害,多条干线公路下穿段积水通行受阻,防洪涝基础设施建设迫在眉睫。为防止新44省道建成后,再受铁路下穿段积水影响通行,我县计划在原设计主线下穿工程两侧增设两个副下穿涵,路面标高比原主线顶进涵高2.3米,具体尺寸为宽4.5米×高2.7米,初步预算金额1100万元,其中建安费950万元。该增加副涵方案是否可行,请省局给予好的意见和建议。
四、下步工作思路
针对前阶段工作中的问题与不足,我县公路建设和管理工作应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一)交通建设管理模式亟待创新改进,尤其是建设单位需进一步增加技术力量投入,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健全和完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层层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制,强化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二)作为交通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及时向当地政府、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反映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困难,争取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尽快解决程序不到位、政策处理、建设资金问题,以使停工、进度滞后路段能顺利实施。
(三)应进一步加强对在建项目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的管理,严格按照《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及《武义县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操作规程》有关工程变更的规定。对没有按规定程序办理书面变更手续就直接施工的项目需责令各参建单位补充完善变更资料。
(四)强化施工合同履行的规范管理。合同履行是公路施工质量控制、进度控制、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要防止因合同违规而造成不良后果。
(五)应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和指导协调力度,强化从业单位信用考核,落实信用奖惩,促进我县交通建设市场健康、规范、有序发展。
武义县交通运输局
2014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