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我县经济运行形势分析

来源:     发布时间: 2014-04-24 10:48访问次数: 【字号
分享: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县积极推进经济稳步增长,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一季度经济运行呈现出“总体平稳,亮点与问题并存” 的特点。

  一、一季度我县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经济回落态势显现,但总体运行平稳。据市统计局初步核算,一季度我县地区生产总值38.90亿元,增长7.0%。较去年一季度增速回落4.3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速有所回升,二、三产业增速均出现回落。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3亿元,增长4.4%,增速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22.91亿元,增长6.8%,增速回落4.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3.95亿元,增长7.8%,增速回落4.1个百分点。

  2.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其中服务业投资增速较快。一季度我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7亿元,同比增长17.4%。其中工业投资7.11亿元,增长13.6%;服务业投资3.58亿元,增长34.8%;房地产开发投资2.34亿元,增长11.8%。工业技改投资比重提高。1-3月我县完成工业投资7.11亿元,增长13.6%。其中,工业技改投资5.44亿元,增长17%,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76.5%,同比提高了2.2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快速增长,赶超全市。服务业投资保持了去年下半年以来良好的增长势头,成为近年来我县投资的最大亮点。1-3月我县完成服务业投资3.58亿元,增长34.8%,明显快于全市20.6%的增速,增幅列全市第一,较去年同期提高15.1个百分点。基础设施项目稳步推进。得益于“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等重点工作的稳步推进,我县政府性基础设施投资呈现良好势头。1-3月全县共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41亿,增长133.1%

  3.工业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呈现积极变化。1-3月全县共实现工业增加值20.94亿元,增长6.7%,与去年一季度比较增速放缓5.6个百分点。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18.14亿,增长4.7%。规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5.49亿元,增长3.0%,增速较去年一季度回落13个百分点。工业销售产值87.24亿元,增长3.0%。但工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并持续呈现成效,一季度我县高新技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等增长高于传统产业。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31亿元,增长7.3%,装备制造业增加值9.22亿元,增长6.4%,先进装备制造业占规上工业比重首次超过一半,达 50.4%

  4.财政收入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势头。一季度,我县财政总收入9.02亿元,增长13.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45亿元,增长13.1%。其中,税收收入4.48亿元,增长15.5%

  5.农业生产稳中有升。一季度我县实现农业增加值2.03亿元,增长4.4%。经济类作物增长较快。春季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1.66万亩,增长1.4%。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82万亩,下降0.8%;中药材0.17万亩,增长97.7%;蔬菜及果用瓜播种面积分别为2.51万亩、0.33万亩,分别增长4.2%1.6%;花卉苗木面积1.22万亩,增长12.2%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济调整压力较大,全年经济运行态势放缓。受宏观经济下行和去年一季度我县运行增速较快基数增大等因素影响,一季度我县经济回落幅度较大。工业是我县经济运行中最活跃的产业,工业发展快则经济运行就快。但从工业经济所处的环境看,今年我县工业经济运行的形势不容乐观。从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看,欧美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回升较缓,同时贸易壁垒增加,我国与欧美等经济体的贸易争端增加,这对我县出口占有较大比重的工业经济运行带来了较大挑战,我县工业出口形势不容乐观。从国内经济形势看,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速放慢到7.4%,是金融危机以来运行速度最低的一个季度,但国家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增速仍在合理区间,并不轻言调控,刺激经济增长。也就是说我县经济在今后一段时期仍会在较紧的宏观经济环境中运行,这对我县传统产业占主体的经济运行是非常大的挑战。从我县工业经济内部情况看,在趋紧的宏观调控政策下,我县工业经济深层次问题暴露,工业企业利润率低、资产负债率过高,“三角债”资金链紧绷,企业债务纠纷加剧,对工业经济正常运行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2.用电量增长较快与经济运行较慢形成较大的反差。一季度我县全社会用电量3.95亿千瓦时,增长8.2%,其中工业用电增长6.8%,两个指标均在9县(市、区)中居第4位,但我县经济增速却比用电量增速慢1.2个百分点,居倒数第2位。分行业看,工业用电量与工业增加值(6.7%)基本相匹配,但服务业增加值增速(7.8%)与服务业用电量(15.7%)差距较大。

  3.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增速趋缓。一季度我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09亿元,增长12%,增幅较去年同期相比,回落1.4个百分点。批发业出现负增长,零售业增幅小幅回落。今年由于浙江武义绿环再生资源等三家企业退出我县贸易批发市场,我县批发业出现负增长,一季度全县批发业商品销售额10.06亿元,下降0.5%,与去年一季度的增长8.4%相比,回落较为明显。而由于沃尔玛等大型零售超市的入驻,对我县零售业的市场也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一季度全县实现零售业商品销售额21.09亿元,增长17.7%。自去年中央、省委相继出台各项措施规范公务消费后,住宿餐饮业营业额收到较大影响。一季度我县住宿业营业额0.84亿元,增长9.7%,增幅同比下降5.5个百分点。餐饮业营业额2.94亿元,增长13.7%,增幅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回落明显。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出现的波动,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县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业和住宿餐饮业的企业个数较少,全县贸易和住宿餐饮业列入统计的限额以上企业只有65家,不多的企业难以应付少数企业的重大波动。

  4.工业投资增长放慢,反映了我县工业经济转型的困境和难度。今年1-3月份完成工业投资7.11亿,增长13.6%,同比降低13.4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速较低,反映了当前我县传统产业中市场竞争压力大、产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影响了企业投资的积极性。但是,工业投资速度放缓本质上是反映了我县工业转型升级的难度,在产业洗牌加剧的情况下,部分企业面临如何转型、怎样转型的困境,亟需相关部门提供指导和帮助,引导这部分企业通过科技进步、产业创新来推动产业转型,从而提升工业投资的速度,保持工业投资稳定发展。

  5.外贸出口低速增长,形势严峻。1-3月我县进出口总额53062万美元,增长2.7%。其中,出口额52056万美元,增长1.6%,与去年同期增长11.4%相比,回落较为明显。进口额1006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增速为131.3%

  三、对策建议

  虽然一季度我县经济运行开局不是很好,但由于一季度经济总量较小对全年经济增速影响不大,我县只要在今后三个季度政策调控得当,工作重点突出,再加上今年国际经济形势总体上看是比较乐观的,国内经济形势仍然较好,我县全年经济运行可能会出现向上走的态势,但估计走高的幅度不会很大。

  1.密切关注经济运行态势,全力防范企业资金风险。各级政府和经济运行部门都要密切关注我县经济运行态势,要根据经济运行变化,适时调整工作重点和工作力度,加强经济运行的调研工作,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解决。要根据用电量、企业用工、企业用地规模等相关指标,认真分析企业上报的统计数据,对出现严重不匹配的企业,有关乡镇和部门应及时督促企业认真分析原因,督促企业如实上报统计数据。继续高度关注企业资金链、担保链问题。防范担保链风险可能继续扩散的问题,及早发现,及早解决。

   2.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政府应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日常联系,切实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对在经营中确实碰到问题的企业给予重点关注,加强指导。通过减少政府收费性项目,延缓缴纳税款等有效措施帮助暂时遇到困难的优质企业度过难关。认真听取企业的意见建议,结合我县的经济发展形势,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同时,规范并简化政府行政审批的手续流程,对于向企业乱收费的现象要严厉查处,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3.继续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加快工业投入的进度。今年以来我县投资开局势头较好,但投资发展也不平衡,工业投资增长明显较慢。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工业投资工作力度,要认真分析我县工业投资增速上不去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引导和扶持相关企业加快投资进度。工业投资是非常敏感的数据,当前省市统计部门对工业投资数据核查的比较严,4月下旬省统计局对全省投资增速前三的温州、金华、舟山三地进行核查,我们的工业投资数据要能够经得起上级检查。同时,要加大督促力度,大项目要尽早建成并投产,早日形成产出。

  4.加强调研,加快服务业发展。加快服务业发展是生态绿色发展需要,也是我县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要面对我县服务业规模小、企业面广量大的实际,切实开展调研,扶优扶强一批服务业企业。一是要加强服务业发展政策的调研,要对服务业各行业分类进行调研,引导和鼓励服务业企业做大做强,如对企业做大做强之后税收、土地等政策有何要求,要把影响企业做大的因素减少到最低,让企业放心做大。同时对做大规模的服务业企业要加大奖励,给企业以实惠,引导企业做大。二是要对服务业企业分类指导,对长期亏损而扭亏无望的企业,应当取消服务业发展奖励政策,服务业奖励政策的重点应当放在税收、增加值等效益指标上。三是加强企业用电指标与企业税收和营业收入指标的分析,建立服务业行业税收、营业收入与用电量相关指标的行业模型,提高企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