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部门动态

《畲族三月三》独具风情

来源:     发布时间: 2014-09-25 14:44访问次数: 【字号
分享:

   武义有柳城畲族镇,近万人口的畲族人,蓝、雷、钟三姓大多在清代陆续迁入武义南部山区,较早的在顺治年间迁入。“三月三”是畲族人的乌饭节和对歌节。每年农历三月三,周边村寨的畲民就会聚集一起,以他们独特的形式庆祝他们自己的节日。传说唐朝时,畲族英雄雷万兴率领畲民抗击官军围剿,粮食吃光了,就以乌稔果充饥,畲族靠它维持体力继续战斗,最后精神大振杀出官军围困,于翌年三月初三突出重围大获全胜。为纪念这一胜利的日子和畲族英雄雷万兴,畲民就在三月三这天合众吃乌米饭和对山歌。

    畲族三月三,内容丰富,场面热闹。在畲族民歌中,不论是政治、经济、历史、自然常识等内容的题材,都能以叙事、咏物、抒情、讽刺等手法加以表达。民歌中有长篇民族起源叙事歌、小说故事歌,有数量较多、涉及面极广的杂歌,分别以散条、长连、小令等格式编成独唱或联唱的歌,形式活泼多样。畲族人民无论是在田间劳动,还是走亲会友,都有歌声伴随。婚嫁、丧事、祭祖等风俗活动中,更离不了歌;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往往也是以歌为媒介。

    畲族民歌用畲语唱歌。识字的民间歌手非常热心地传唱民歌,把唱过的歌记录下来,成为数量甚丰、源远流长、广为传唱的民歌,不识字的民间歌手大多是妇女,他们最喜爱畲族民歌,从孩提时就向父母兄姐学唱歌,成人后又传给自己的后辈,口口相传,代代相传。畲族民歌重在歌词,一首歌的曲谱音调、格式基本无变化,很少有乐器伴奏。歌手大多用假嗓音唱,用原(真)音唱称为“平讲”,声调较低。对歌场合或兴致很浓时,男人都喜爱用假嗓音唱。不但歌编得好,嗓音也清亮好听,才会被公认是好歌手。畲族民歌内容包罗万象,可谓是畲族的一部口头百科全书。按照畲族唱歌的习惯,大体可区别为喜庆歌类、哀歌类、杂歌类三大部分。

    可喜的是从1993年开始,武义、丽水、松阳畲族集聚地已合作每年轮流举办“三月三歌会”,使历史悠久的《畲族三月三》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焕发出独特民俗风情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