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县乡镇(街道)以及旅游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2015年,全县旅游产业持续保持强劲发展态势,全年总接待国内外游客857.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4.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24%和53.19%。全县旅游主要呈现以下十大亮点:
亮点一:获评浙江省2015年度旅游发展十佳县
近日,我县被省旅游局和浙江日报联合评为2015年度旅游发展十佳县,同时“武义旅游扶贫绘就富民样本”被评为 “2015年度旅游新闻传播奖”。
亮点二:“温泉小镇”入选全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2015年6月,温泉小镇成功入选浙江省首批37个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成为全省8个创建旅游产业特色小镇之一。温泉小镇年度实际完成投资6.5亿元,温泉萤石博物馆、璟园古民居两个项目试营业,溪里湾陌上花开、国际汽车文化创意体验园等项目建设扎实推进。
亮点三:大红岩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15年12月31日,浙江省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发布(浙旅质评〔2015〕16号)公告,正式批准大红岩景区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同日,我县十里荷花—江下畲乡景区正式被批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近三年,我县每年创建1个4A级景区,我县4A、3A级景区数量已分别占金华全市的六分一和四分之一。
亮点四:“旅游+”融合业态迅猛发展
2015年,全县“旅游+”融合产业发展迅速,涌现出十大工农业旅游建设项目,年度实际投资1.13亿元。千丈岩万亩竹海观光园、大博金农业观光园、五州绿谷庄园等项目基本建成并对外开放,花田小镇、万寿康中药材种植示范园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武义骆驼九龙砖茶有限公司被省旅游局、省经信委命名为浙江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江下村被省文化厅、省旅游局评为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民俗文化村)。“十里荷花畲乡风情一日游”入选省农业厅、省旅游局评选的全省30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牛头山漂流被省体育局、省旅游局评为浙江省运动休闲旅游优秀项目。
亮点五:成功举办“2015亚洲温泉小镇峰会”
10月17日,我县成功举办“2015亚洲温泉小镇峰会”。来自日本、新加坡、韩国、泰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大陆的大专院校、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的专家,境内外主流媒体,温泉小镇和企业共150多位嘉宾参加了活动。30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新华时报》、《大公报》等境外媒体进行了专版宣传,11月2日当天百度搜索量高达160万条。大会还举行了“金汤奖”颁奖活动,清水湾沁温泉度假山庄和唐风温泉度假村分别获得“最佳温泉综合体奖”和“最佳温泉精品酒店奖”,我县也成为了长三角地区唯一一个一县有两家企业上榜的县市。
亮点六:精品民宿项目启动建设
2015年我县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突破性工作目标,制定出台了《武义县关于加强旅游用地保障的意见》,切实解决旅游用地重点难题,全县精品民宿建设有效推进。云上、古梅庄、一水间、梁家山、平头等精品民宿纷纷启动建设,有的已经试营业。成功举办了以梁家山、小黄山、大红岩、曳源等地10幢民宿作为设计对象的“2015中国·武义国际民宿设计大赛”,共选出24件参赛作品参与大奖评审,通过该项活动产生诸多优秀设计作品。
亮点七:智慧旅游引领时代潮流
随着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微博、微信等“微平台”的广泛运用和网络信息方便、快捷、及时、有效等特性都赋予了智慧旅游新的时代内涵。我县高度重视智慧旅游建设,积极做大、做好微营销,通过“微平台”编发主题信息,2015年共推送微信信息295条,其中微信最高单条信息阅读量达55074次,收藏转发1848次。同时开展微信线上活动(砸金蛋、看电视节目随手拍)和婚纱秀主角征集,粉丝增长明显,截止2015年底,武义旅游微平台粉丝总人数达42824人,同比增长超200%。成功承办第三期全省旅游微信运营分享会并作微信运营经验介绍,武义旅游微信公众号获评“浙江旅游好微信”荣誉称号。
亮点八:精准营销开拓旅游新市场
精准优势媒体。主动对接央视《地理·中国》、《城市一对一》等知名栏目,完成两部旅游专题片的拍摄与播放。同时借力省信息中心成功拍摄两部以温泉和茶叶为题材的旅游微电影。加强与中国旅游报、浙江在线等各大媒体合作,加大高铁、飞机场、火车站等户外广告投入力度。精准新市场。先后在江西上饶、南昌、上海、江苏无锡、宁波等地举办形式新颖的旅游推介会。精准特殊群体。紧抓全省教师疗休养基地优势和全省职工疗休养有利政策,积极对接省教育工会和各地工会,启动“上海市优秀交警走进武义”等疗休养活动,打好疗休养旅游牌。来武义疗休养的人员明显增多,2015年接待来武疗休养职工超10万人次。
亮点九:深化实施“314”旅游人才培育工程
针对我县旅游人才匮乏的现状,成功实施“314”旅游人才工程,与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义乌工商学院等4所高校签约并建立起旅游人才输送合作关系,加快培育营销、管理、服务、志愿者4支专业队伍。联合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全县旅游发展高级研讨班、乡村旅游主题培训、酒店从业人员培训、志愿者队伍旅游技能培训”等旅游人才培训活动,全年累计培训人数达1250人,为有效解决旅游人才匮乏难题、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亮点十:“月月有节庆”提升乡村旅游形象
2015年,全年成功举办24个旅游节庆活动,按月推出“有机茶乡行、南仓桃花节、桐琴蜜梨节、大田徐村蓝莓节、锦平蚕桑文化旅游节、曳坑豆腐节、大溪口古道文化旅游节”等极具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有效提升全县乡村旅游形象,积极营造旅游氛围。2015年全县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365.78万人次,同比增长4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