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提高本单位职工对突发火灾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及处置能力,维护广大参观人员及本单位的人身、财产和公共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严格执行消防工作“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充分调动每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参与消防工作。发生紧急情况时,每名员工都能处事不惊,有条不紊的开展报警、灭火和疏散工作,各负其责、各尽其职,最大限度地控制火灾、疏散人员,全力保障人员及财产安全。
二、组织机构
总指挥:
消防控制中心由我馆所有工作人员组成,各位员工分别负责灭火、通讯、疏散、救护任务,每一位在岗工作人员都要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三、报警和接警处置的基本要求
1.无论任何部门或人员(本单位)发现火灾,应立即通知本馆消防控制中心,同时视情况及时拨打公安消防队报警电话“119”。
2.报火警时要沉着冷静,应讲清以下内容(特别是向公安消防队“119”报警时):
①失火场所的准确地理位置。
②尽可能地说明失火现场情况,如起火时间、燃烧特征、火势大小、有无被困人员、有无重要物品、失火周围有何重要建筑、行车路线、消防车和消防队员如何方便进入或接近火灾现场等。
③报警人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联系电话。
④耐心回答接警人员的询问。
3.消防控制中心在接到报警后,应立即按照《消防应急预案》处置:
①接到报警(或收到自动报警信后),值守人员通过视频监控并通知巡查人员、报警区域的楼层值班、工作人员迅速赶到火点证实,现场人员确认火灾后要及时报告消防控制中心。
②接到确切的报警电话,要立即启动固定消防系统,如自动喷淋、防排烟风机、防火卷帘等;切断非消防电源;开启事故广播系统,依照烟、火蔓延扩散威胁严重程度,区分不同区域层次顺序,逐区域地通知,并沉着、镇静地指明疏散路线和方向。
③再次拨打“119”电话向公安消防队报告火警,并及时通知本单位消防应急指挥部领导。
④履行通讯联系组织职能,指派专人到本单位附近的主要道口,迎接并引导消防车快捷到达火灾现场。
⑤完成消防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应急疏散组织措施与基本要求
1.疏散引导组应首先疏散被火热围困的参观人员,然后再疏散火场周围的物资。疏散出的物资要放在不影响消防通道和远离火场的安全地点。疏散引导组应注意自己的安全,提前作好必要的防护。
2.引导人员疏散时要不断用手势和喊话的方式引导稳定被困人员的情绪,维护秩序。例如:对周围惊慌失措的人喊“请往那边走,那里安全”,并正确指示疏散方向;或大声呼喊“请跟我走”,采用正确方式带领受困人员到达安全地带。
3.引导人员疏散应利用疏散楼梯,或其他能够到达安全地点的途径,将人流按照快捷合理的疏散路线引导到场外。疏散引导组人员应逐层逐区域检查,以防疏漏人员。
4.消防队到达火场后,应听从公安消防人员的指挥进行疏散工作。
五、灭火的基本要求
1.负责灭火职能的工作人员(或灭火行动组)应迅速赶往失火地点,就近利用消防水源和灭火器材迅速扑救火灾,防止火势蔓延。
2.发现有人员被火热围困,应先救人、后灭火;发现有易燃易爆危险品受到火势威胁时,应迅速组织人员将易燃易爆危险品转移到安全地点。
3.灭火人员应听从消防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在公安消防队到到火场后,应积极配合其灭火。
六、巡检要求
消防负责人定期对馆内消防应急设施进行检查。检查的内容应当包括:1.安全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况; 2.灭火器材配置及有效情况;3.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4.重点工种人员以及其他员工消防知识的掌握情况; 5.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情况和完好、有效情况;6.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
巡查要求:展馆在营业期间的防火巡查应当至少每两小时一次;营业结束时应当对营业现场进行检查,消除遗留火种。
七、活动制度
展馆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教育,并应当组织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进行上岗前的消防安全培训。对每名员工应当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宣传教育和培训内容应当包括:1)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2)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3)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的使用方法;4)报火警、扑救初期火灾以及自就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八、演练程序及基本要求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演练由本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或管理人组织实施,全员参与。演练前做好充分的作。
当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或管理人下达“假设二层某区域(以此为例,具体演练地点随机确定)发现初期火灾”的紧急信息后,演练工作按照下列程序实施。
1.员工应按照本馆消防应急预案确定的分工要求,迅速形成第一战斗力量,开展灭火、救援行动并做到三个同时:
①灭火:距起火点近的员工立即取用身边的灭火器迅速跑向假设起火部位,摆好灭火姿势,做好灭火准备;距室内消火栓近的员工迅速接好水带、水枪,并铺开水带跑向起火部位,对准假设起火点,摆好姿势,做好灭火准备。
②疏散:距安全出口近的员工立即跑向附近的疏散出口处,做出手势,呼叫、引导现场人员通过最近的疏散通道、安全现口疏散。
③报警:距电话或火灾报警点近的员工迅速跑向附近的报警按钮、电话处,启动按钮或通过电话向“119”和消防控制室报警。设有机械排烟系统的,要立即打开排烟口。
2.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确认火灾(假设)的报警信息后,迅速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确定的各项处置程序与要求,向“119”报警。
3.专兼职消防队员接警后,要迅速向失火地点集结,并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确定的分工要求,形成灭火第二战斗力量,开展灭火救援工作:
①灭火行动组:立即跑向假设起火部位现场增援灭火。到达现场后,就近启用室内消火栓,接好水带、水枪和铺好水带后,对准假设的起火点,摆好姿势,作好灭火准备。
②疏散引导组:按照分工分别跑向其他楼层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处,做出手势,呼叫、引导室内人员紧急疏散。
③通讯联络组:了解火场信息,上传下达,保证通讯顺畅有序。
④其他工作组:按本预案要求开展工作。
4.通过现场演练,达到下列要求:当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或管理人下达假设部位发生初期火灾的紧急指令后,灭火第一战斗力量应在30s内完成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确定的扑救初期火灾、报警、引导人员疏散的任务;灭火第二战斗力量接到消防控制室或值班发出的指令后,应在2min内圆满完成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确定的扑救初期火灾、报警、引导人员疏散的任务。
5.演练组织者或指定人员留守火灾(假设)现场,担任演练裁判,对有关人员、职能小组的演练动作、时间等情况进行有效性裁定和记录。演练结束后,进行讲评,研究改进措施。
九、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
1.消防设施日常使用管理由专职管理员负责,专职管理员每日检查消防设施的使用状况,保持设施整洁、卫生、完好。
2.消防设施及消防设备的技术性能的维修保养和定期技术检测由消防控制中心负责,设专职管理员每日按时检查了解消防设备的运行情况。查看运行记录,听取值班人员意见,发现异常及时安排维修,使设备保持完好的技术状态。
3.消防设施和消防设备定期测试:
(1)烟、温感报警系统的测试由消消防控制中心负责组织实施,保安部参加,每个烟、温感探头至少每年轮测一次。
(2)消防水泵每月试开泵一次,检查其是否完整好用。
(3)正压送风、防排烟系统每半年检测一次。
(4)室内消火栓、喷淋泄水测试每季度一次。
(5)其它消防设备的测试,根据不同情况决定测试时间。
4.消防器材管理:
(1)每年在冬防、夏防期间定期两次对灭火器进行普查换药。
(2)派专人管理,定期巡查消防器材,保证处于完好状态。
(3)对消防器材应经常检查,发现丢失、损坏应立即补充并上报领导。
(4)消防器材由消防控制中心管理,并指定专人负责。
十、火灾隐患整改制度
1.各部门对存在的火灾隐患应当及时予以消除。
2.在防火安全检查中,应对所发现的火灾隐患进行逐项登记,并将隐患情况书面下发各部门限期整改,同时要做好隐患整改情况记录。
3.在火灾隐患未消除前,各部门应当落实防范措施,确保隐患整改期间的消防安全,对确无能力解决的重大火灾隐患应当提出解决方案,及时向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并由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或当地政府报告。
4.对公安消防机构责令限期改正的火灾隐患,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改正并写出隐患整改的复函,报送公安消防机构。
十一、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1.严禁随意拉设电线,严禁超负荷用电。
2.电气线路、设备安装应由持证电工负责。
3.各部门下班后,该关闭的电源应予以关闭。
4.禁止私用电热棒、电炉等大功率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