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县坚持“美丽富民、绿色转型”的发展方向,统筹谋划,完善各项扶持政策,大力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农业稳定生产。前三季度,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7.44亿元,可比增长1.9%;农业增加值11.70亿元,可比增长2.2%,比全市增长1.6%高出0.6个百分点,位列全市第三。具体分行业情况如下表:
2019年前三季度农业产值增加值情况表 |
单位:万元、可比增幅% |
指标 | 总产值 | 上年同期 | 可比增幅 | 增加值 | 上年同期 | 可比增幅 |
一、大农业合计 | 174402 | 167237 | 1.9 | 117012 | 112084 | 2.2 |
(一)农业 | 132809 | 126916 | 3.4 | 92104 | 88016 | 3.4 |
(二)林业 | 6326 | 6012 | 4.6 | 4517 | 4294 | 4.6 |
(三)牧业 | 24510 | 24281 | -9.0 | 13061 | 12939 | -9.0 |
(四)渔业 | 4801 | 4577 | 4.3 | 3295 | 3142 | 4.2 |
(五)农林牧渔服务业 | 5956 | 5451 | 8.7 | 4035 | 3693 | 8.7 |
从上表可以分析出我县目前的产业结构,种植业仍然是我县农业经济的“主力军”。前三季度,种植业增加值占总增加值的比重达78.9%,其中蔬菜、茶叶、水果为种植业三巨头,合计占种植业产值比重四分之三左右。牧业、林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为11.2%、3.9%、2.8%和3.4%。
一、种植业播种面积增长较快,部分农作物单产减少
1.早稻实现面积和产量双增长。今年省局根据第三次农业普查资料重新抽取了我县的粮食监测村和地块。按照抽中的25个抽中村、75个抽中地块监测数据推算,今年早稻播种面积1.7万亩,产量6919吨,分别增长3.3%、2.9%。
2.经济类作物增长较快,蔬菜、蜜梨单产减少。蔬菜、果用瓜、花卉园艺播种面积增长幅度较快。3季度蔬菜播种面积2.9万亩,增长15.4%;果用瓜播种面积0.21万亩,增长12.8%;本季新增花卉苗木0.29万亩,增长48.5%。由于上年年阴雨天气持续时间较长,而下半年又多为干旱天气,下半年各类蔬菜的亩产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今年蜜梨平均亩产下降10%左右,但价格平均上涨20%左右,产值较上年略有增长。
3.特色种植业增产增收效果明显。今年宣平莲子、蜜梨、高山蔬菜等的增势犹为突出。今年宣平莲子的零售价格涨至65元左右每斤,比上年每斤增长10元左右。全县8000多亩宣平莲子,产值8000多万元。早熟蜜梨收购价达到6元1斤,全县1万多亩梨园,产值近一个亿。高山蔬菜中的茄子产量高品质好,获得了大丰收,产值比上年增长16%左右。
二、畜牧业继续呈下降态势,降幅收窄。
前三季度畜牧业增加值1.31亿元,下降9.0%,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5个百分点。
1.生猪存、出栏双降。3季度生猪存栏13.59万头,下降8.2%,能繁殖母猪存栏1.24万头,下降10.1%。前三季度累计生猪出栏16.3万头,下降16.1%。虽然生猪出栏降幅较大,但由于生猪养殖户增量困难和猪肉价格持续上涨等原因,3季度生猪出栏肉重从原来的78公斤提高到84公斤左右。前三季度猪肉产量1.29万吨,下降12.9%。
2.食草类动物养殖有增有减。肉牛养殖存出栏都呈增长状态。3季度牛存栏1416头,增长10.7%;累计出栏1072头,增长29.9%。主要原因是生猪价格增长后,连带牛肉的价格一起增长,有些遭受生猪疫情的养殖场转型养殖肉牛,导致肉牛养殖较快增长。羊养殖存栏增加出栏减少。羊存栏0.53万头,下降30.3%,累计出栏0.53万头,增长20.5%。
3.家禽养殖存栏减少出栏增加。3季度家禽饲养41.66万只,下降19.9,累计出栏82.69万只,增长8.3%。受三改一拆影响,3季度有几个乡镇拆除了养殖户在基本农田里的大棚,导致家禽存栏量减少出栏量增加。
三、林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平稳发展。
前3季度,林业增加值0.45亿元,增长4.6%;渔业增加值0.33亿元,增长4.2%;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40亿元,增长8.7%。
四、几点建议
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在保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稳定的基础上,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原则,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向农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拓展农业增效增收的空间。一要大力引进和推广先进的种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贮藏、保鲜等技术,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二要加强品牌化经营的引导,利用我县农村特色生态优势,培育和扶持农产品著名品牌,提升农产品价值。三要鼓励农业经营户长期承包荒山、荒地,引导他们适度规模经营。四要充分利用新建成的耕地资源,积极发展林、果、药等规模种植。五要扶持农村旅游业、“农家乐”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2.加强畜禽养殖监管力度。在抓好畜禽养殖防疫、卫生监督和畜产品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上,多方筹资、增加投入,增强畜牧业发展的后劲。
3.改革人才引入机制,带领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离不开富有能力的人才团队。一要高度重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选好党支部和村委会带头人。二要注重选用优秀的外出经营者,鼓励他们回村创业,给予资金、项目、土地等方面的扶持,简化审批手续、准入条件,或者聘任其为全村出谋划策的顾问、招商引资的联络员、提供信息技术的指导员。三要坚持用事业留人、用环境留人,以优厚待遇吸引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