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 >> 农业农村局 >> 工作信息 >> 通知公告
索引号: 1133072300260123X6/2020-192098 发布机构: 县农业农村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0-08-18

褐飞虱有大发生趋势,切实加强晚稻病虫害监测防治

来源: 县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 2020-08-18 16:11         访问次数: 【字号:
分享:

单季晚稻本月中下旬将开始破口始穗,此时正值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纹枯病等多种病虫混发严重时期,也是稻瘟病、稻曲病等后期综合症的预防适期,做好这一时期的防治或预防工作,是单季晚稻夺取高产的关键所在,同时注意做好连作晚稻的防治。经省市专家综合分析,预测今年晚稻病虫害偏重发生,其中褐飞虱有大发生趋势,应切实加强晚稻病虫害监测防治。

一、发生情况   

1、稻飞虱  根据近期田间调查,单季晚稻虫量已经较高,南部山区平均有褐飞虱百丛虫量220头,幅度50-750,以高龄若虫为主,占80%左右,褐稻虱7月29日测报灯下又出现峰值,单灯诱虫量25头。据田间和灯下虫量调查情况,今年晚稻褐稻虱大发生趋势明显,防治上要引起重视。

2、稻纵卷叶螟    7月灯下持续有诱蛾,截至7月底灯下共诱虫465头,今年梅雨季节持续时间长,前期部分防治效果不理想田块虫源基数仍较高,预计整个8月上旬都将保持较高蛾量,若防治不好,将严重危害单季晚稻上倒三张功能叶完整,对产量影响较大。

3、三代二化螟    主要在单双季混栽区危害较重。按其发育进程并结合各种相关因素分析推算,预计将出现2个发蛾高峰,预测第一个卵孵高锋(前峰)8月10日前后,第二个卵孵高峰(后峰)8月22-23日,后峰为主峰。

4、纹枯病  据近期调查,单季晚稻丛发病率25.00%,株发病率2.81%。单季稻进入孕穗期后田间郁闭程度增加,病情将进入激增期,加上8-9月台风、雷阵雨天气影响,利于纹枯病扩展蔓延,危害水稻功能叶。

5、稻曲病和稻瘟病   稻曲病为气候型病害,其发生与晚稻抽穗前后的天气因素关系密切,且我县甬优系列等感病品种占比较大;稻瘟病近年来在我县发病面积有增加趋势,特别是部分老病区应注意穗颈瘟的药剂预防。

二、防治意见

晚稻栽种时间跨度大,地区田块间生育进程参差不齐,病虫防控难度大。本月中下旬将陆续开始破口始穗,是病虫防治关键期,必须加强田间监测巡查,做好预防和防治工作。

1、防治时间  早插单季稻田农户应时刻监测田块褐飞虱情况,若发现田间褐飞虱虫量极高,立即用药防治。一般单季稻在破口抽穗前开展一次全面用药,重点抓住破口前7-10天关键期及时用药预防,做到早破口早防治,主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三代二化螟、稻曲病、纹枯病。

2、防治药剂    稻飞虱: 可用烯啶虫胺、烯啶·吡蚜酮、三氟苯嘧啶等进行防治。为确保防效,喷药时需兑足水量,将药液打入水稻植株中下部。注意:褐飞虱百丛虫量较高田块最好选用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佰靓珑)进行防治。

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可用阿维·氯苯酰、乙多·甲氧虫、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等。

纹枯病、稻曲病及穗期综合症:在破口前5-7天(孕穗末期,田间可见零星抽穗)和始穗期各用药一次。药剂选用肟菌·戊唑醇、苯甲·嘧菌酯、苯醚甲环唑等。

稻瘟病:可选用稻瘟灵或三环唑 (三环唑要使用单剂,不推荐使用含硫磺的复配剂)进行预防。

水稻细菌性病害:以预防为主,台风过后,对受淹单季稻田以及已经发生水稻细菌性病害的稻田及周围田块要及时用药防治,以防止扩散和蔓延。可选用20%噻菌铜、20%噻唑锌等药剂。

备注:以上药剂根据发生情况和抗性发展情况,适当增加亩用量,兑水45公斤混合均匀后喷雾,注意农药轮换延缓抗性产生。高温天气注意施药安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