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3330723MB0R7977XA/2021-224669 发布机构: 县供销联社
文号: 公开日期: 2021-03-11 15:11

武义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来源: 县供销联社     发布时间: 2021-03-11 15:11访问次数: 【字号
分享:

今年以来,县供销联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合作社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深化“三位一体”综合改革,紧抓工作作战图及争先进位工作目标,按季按月分解督办工作任务,积极把握发展机遇,强化责任担当,发挥供销职能,精准发力,持续有效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一、争先进位、创新工作及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做大做强区域公用品牌,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一是优化“线上+线下”运营模式。一方面结合线下3家门店经营特色,给消费者营造良好的线下购物体验及产品展示展销,提升线上人流量和回购率,目前线下销售额112.43万元。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线上平台,陆续开设了拼多多宣平小吃旗舰店、秦余风物茶叶旗舰店、武义购淘宝店等 5家线上店铺,实现品牌与电商两化互动,增强农产品线上购买力。目前,线上销售额达133.74万元。此外,今年与县经济商务局合作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经专家审定,该项目60%验收已顺利通过。二是保供促销有力度。在疫情防控管制期间,采用“基地直送+平价线上选购+邮政专送”的防疫保供新模式,为农户开通“绿色销售通道”,搭建销售平台,共帮助农户销售香菇、小吃等农产品4.7吨,累计销售额达48万元。三是消费扶贫助力东西部深度协作。我社积极落实东西部扶贫合作的安排部署,深化扶贫协作,推介对口帮扶嘉陵地区,依托自有平台,对接武义各机关单位订购对口地区特产,助销嘉陵特色农产品,累计销售额287.57万元。四是组织会员参加展销活动。组织参加“武义县首届区域公用品牌农产品包装设计大赛”、“小吃美食嘉年华”、“农民丰收节”、“产销对接会”等展示展销活动,累计组织80多家农合联会员参加各类展会10次,现场销售及订单超过120万元。五是培育提升本土产品品牌。为了壮大武义茶产业,开拓武义大宗茶销售渠道。今年,培育与提升“云在意”、“美亦然”两个茶叶品牌,引进专业的电商团队,针对不同的消费定位,整合县域茶叶资源。结合线上拼多多、淘宝等平台,以直播、秒杀、抢券等方式,大力推广大宗茶,促成交易额30万元。六是积极培育小吃加盟店。落实好“宣平小吃”旗舰店、加盟店补助资金11.5万元,新培育县内县外加盟店4家,中央厨房2家,并完成25万字《武义传统美食调查与研究》书稿。

(二)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健全完善为农服务体系。一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新建柳城、岭下汤、熟溪3家基层社,完成岭下汤、柳城社有资产改造,新建2家现代农业服务中心。通过与当地特色农产品、旅游项目、农家民宿等资源相结合,激活基层社为农服务能力。同时,整合电子商务资源,开展特色农产品网上营销,拓宽农产品销路。二是完成省政协“六送下乡”活动。按照省政协“六送下乡”工作部署会“五个一”任务,与省供销社充分对接,完成宣莲实地指导、飞防技术指导、与新农都实业有限公司签订“宣平小吃”战略合作协议、扶持武义优质农产品参展省农博会、农产品上行电商培训、与浙江茂阳配送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等项目。三是承担政府服务职能。截至10月底,全系统实现农资商品销售收入1939.73万元,与去年基本平衡。由于疫情防控、干旱少雨等不利因素,1至10月实现销售化肥10216吨,其中尿素3473吨、复合肥5713吨;销售农药368.6吨,同比下降11.8%。积极完成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工作,目前累计回收农药废弃包装物391.37万只,总重量为31.49吨,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率达到97.19%,处置率达到100%,并建成占地260平方米投资8万多元的农药废弃包装物收集储存仓库。四是为会员提供授信服务。一方面积极与省农信担保公司对接,争取列入第二批省基层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服务创新试点。另一方面以为民惠民为目标助力“最多跑一次”改革,积极优化审批程序,简化贷款手续,将担保年利率由原先的1.2%下调至0.8%,担保期限由1年调整至最高3年,得到了担保户的一致好评。截至10月份,推荐省农担公司和办理农信担保业务45笔,提供贷款担保2563.4万元,累计办理担保业务834笔,提供担保33823.8万元;疫情期间为会员减免担保费3万元;为19家服务对象办理2019年度县财政贴息手续,全年贴息111.31万元。

(三)强化“两网融合”,稳步推进可利用物回收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城镇可回收物上门收集清运。开展可利用物收集清运、分拣销售的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城镇300多座“两定四分”投放点已开展可利用物收集清运,每天收集的可利用物在10吨以上。截至11月底,武义供销环境服务公司累计收集清运可利用兜底回收物品3492吨,其中废旧玻璃2813吨、塑料(含农膜)386吨、橡胶142吨、织物151吨。累计销售低价值可利用物2435.95吨。二是加快资源回收龙头企业培育。通过扩大回收范围、拓展销售渠道、增加回收总量,降低运维成本,加快县级再生资源回收龙头企业的培育。同时,实施机关团体单位可回收物统一集中收购,进一步强化部门单位非税收入资金监管,消除非税收入资金账外循环的隐患。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小吃发展工作缺乏经验。小吃发展工作刚刚起步,虽然借鉴了嵊州、缙云等地成熟经验,但各地都存在差异化,我县小吃产业“低、小、散”现象明显,在文化挖掘、产业培育、统标建设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2、线上推广运营方面经验不足。目前已搭建有赞微商城、淘宝官方店铺等线上平台,但由于线上运营正在初期阶段,各方面经验等专业化水准还有所欠缺,还需进一步提升。

三、2021年工作思路:

(一)发挥农贸城优势,完善城区市场布局。充分发挥供销农贸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设施完善等优势,在市场布局上定位为我县的蔬菜、水果批发市场,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主动承接蔬菜、水果批发功能转移。加大招商力度,吸引更多的经营户入驻。强化市场管理和服务,切实打造成为环境整洁、优美、有序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我县文明县城创建,改善市民购物消费环境提供全力保障。

(二)聚焦公用品牌,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一是维护运营好线上线下平台。一方面在武义县供销优质农产品电商产业园创建完成后,设置电商服务中心,不断吸纳县内外优秀电商平台,助力农产品上行。另一方面针对每个品牌特性,通过市场调研,优选出爆款产品,将其包装重点推广,提高店铺浮现率。二是挖掘武义小吃文化。结合先前培育经验,做好宣传发动,继续培育一批县域内外门店,并加强“宣平小吃”规范管理,加快制定行业标准,推动“宣平小吃”经营规范化、工艺标准化、主体组织化、产品品牌化建设,实现“宣平小吃”产业化发展。三是加强小吃技能培训。通过举办小吃培训班,提升从业人员专业技能。

(三)加大农资经营,提高供销社服务水平。一是继续抓好农资供应和应急储备。根据武义县供销社、财政局、农业农村局联合印发的《武义县化肥农药应急储备和动用管理制度》,在保障化肥农药应急储备的前提下,做好农资商品供应工作,重点做好粮食生产所需的化肥农药供应。二是开展作物病虫害专业防治试点。在财政资金保障的前提下,制定《武义县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方案》,加快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建设,引导服务组织开展粮、茶作物病虫害专业防治试点工作。

(四)深化金融服务,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做好与省农信担保公司后续对接工作,力争我县成为2021年省基层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服务创新试点县。完善内部审批手续,拓宽农信担保业务,年度办理担保业务4000万元,为我县农业优势产业和新型农业主体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积极助力乡村振兴。

(五)强化政企联动,推进回收工作有序开展。按照网格化要求设立“村级”可利用物回收点,建立“镇级”可利用物中转站,兜底回收企业探索最佳回收线路,安排回收人员和车辆做好上门收集清运服务。按照规划一次到位、项目分期实施的原则适时启动再生资源集散中心建设,改变回收企业经营场所脏乱差,影响环境、市容等问题,根治违章用地、违法建筑,消除安全生产隐患。通过采取“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企业实施”的方式,做好农村“两定四分”站点和可利用物代理收购站点建设,探索资源回收与环境服务融合的途径。


武义县供销联社

2020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