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723002601176D/2021-225466 发布机构: 县民政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1-04-01 08:57

婚姻登记漾新风

来源: 县民政局     发布时间: 2021-04-01 08:57访问次数: 【字号
分享:

近年来,县民政局立足“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坚持问需于群众、求计于群众、服务于群众,以“建设、管理、服务”三个着力点并重,全力提高婚姻登记规范化服务水平,积极创建规范化、人性化、数字化的婚姻登记机关。

倡导喜事新办 促进文明新风

婚事活动中高消费、大操办是文明生活中的一个不和谐音符,也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很大负担。为营造简朴、文明的婚庆氛围,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弘扬文明新风,深化文明城市建设,县婚姻登记处充分发挥窗口平台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倡导新人喜事新办,抵制婚嫁旧俗,大力营造新时代风尚,引导广大民众树立正确的婚姻观。

民生大篷车是武义民生服务的特色品牌,婚姻登记处搭载民生大篷车平台,通过设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解答群众疑问,文艺表演等形式,开展文明婚俗、婚姻登记办理流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常识的宣传。已到各乡镇、街道开展文明婚俗宣传活动五十余场次,发放宣传手册、宣传单、婚事简办树新风倡议书等相关宣传材料六千余份,所到社区、村镇百余个,受益群众近万人。  

在登记大厅努力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宣传屏循环播放婚事新办宣传片,在每个登记窗口放置婚事新办倡议书,以最直观的方式向每一位新人开展新事新办宣传。通过举办特色颁证仪式、开展婚前辅导,增添婚姻登记的仪式感,以此引导新人树立新时代婚俗理念。

婚姻调解常态化 尽心服务为小家

近年来,离婚率不断升高,其中非理性离婚占据了一大部分的比例。为了尽可能挽回濒临解体的家庭,减少“冲动型”离婚的发生,早在2017年,县婚姻登记处专门成立了婚姻家庭指导服务中心,这几年来一直为群众免费提供纠纷调处、心理疏导、法律咨询等婚姻家庭关系方面的指导帮助。经过多年发展,婚姻家庭指导服务中心的志愿者已由最初的2人增加到了30多人,辅导天数也由每周开展半天增至每工作日开展,并保证每个工作日有两位以上志愿者。

今年,随着调解队伍的壮大,志愿者职业结构的不断合理化,以及调解疏导机制的逐步成熟,服务人数及调解成功率都大幅提升。自去年5月份疫情得到控制,恢复调解服务以来,县婚姻登记处调解中心共进行调解服务508次,调解成功197对,成功率近百分之四十,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常有调解成功的群众,再次上门或致电表示感谢,从而也进一步激发了各位调解志愿者的工作热情。

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加强宣传教育,进行善意提醒,侧重对因生活琐事相互斗气的草率型、冲动型的离婚当事人,运用“消除隔阂法”、“情系子女法”、“唤起回忆法”、“批评教育法”等调解法则,找准症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婚姻、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责任进行调解劝导,使当事人冷静并重新审视婚姻,从而做出正确选择。

目前,婚姻家庭指导服务中心工作已常态化开展,中心始终坚持“四要四心”,在日常工作中接待来访要热心、主动询问要耐心、努力解决要诚心、善后处理要关心,认真做好来访群众的调解和疏导工作,从而进一步提升婚姻家庭辅导水平。

婚姻登记全省通办 预约请上浙里办

前段时间,徐女士和俞先生在微信朋友圈晒出全家的幸福合影,说:“我们成为婚姻登记全省通办的直接受惠者!可喜可贺!”徐女士和俞先生虽都是浙江人,但是户籍所在地却不一样,因种种原因,两人无法返回户籍地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原定的登记时间一拖再拖。得知婚姻登记全省通办后,两人第一时间向婚姻登记处预约办理结婚手续。“感谢这么好的政策!”

据悉,浙江省已率先试点实行内地居民婚姻登记全省通办。浙江省内的居民不再受户籍限制,可以在全省自主选择任一内地居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婚姻登记。涉外国人、港澳台居民、华侨结婚登记、离婚登记以及补领婚姻登记证仍由具有管辖权的设区市民政局和义乌市民政局办理,不实行全省通办。这一新政已经在我县同步实施,也就是说,男女一方或双方常住户口所在地在浙江内地的居民,或部队驻地、入伍前常住户口所在地或另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在浙江的现役军人,都可以在我县婚姻登记处申请办理结婚登记或离婚登记。

婚姻登记全省通办改革试点工作是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具体体现,是便民利民的重要举措,为办事群众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有需要的市民可提前2至30日登录“浙里办”或关注“浙江民政”微信公众号进入“浙江省婚姻登记网上预约”系统,在全省范围内自主选择内地居民婚姻登记机关进行婚姻登记网上预约,预约同时可提交材料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