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233072300260131XN/2021-230646 发布机构: 武义县统计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1-08-24 11:01

上半年我县规上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来源: 县统计局     发布时间: 2021-08-24 11:01访问次数: 【字号
分享:

上半年,按照“稳增长、促发展”的统一部署,全县上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逐步落实,工业生产延续一季度向好态势,持续回升。

一、主要运行特点

(一)全县产值、增加值总量持续攀升

上半年,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5.73亿元,同比增长28.1%,两年平均增长11.1%,比一季度加快1.8个百分点。规下工业增加值增长20.4%,两年平均增长8.0%。641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18.54亿元,增长38.4%,两年平均增长13.8%,比一季度加快2.7个百分点。

今年二季度,我县规上工业产值持续攀升,4、5、6月分别实现产值57.03亿元、58.98亿元、63.54亿元。其中6月份同比增长32.9%,比5月提高10.5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7.7%这是我县规上工业月度产值历史上首次突破60亿元,反映了我县规上工业增长势头异常强劲。

(二)高质量指标进一步提升

2月,金华市成立产业转型攻坚专班,印发《金华市产业转型攻坚指数评价办法》,通过“1+1+8”指标体系来衡量工业高质量发展成效。

 

上半年,我县产业转型攻坚指数得分从去年的全市第10位跃升至第5位,排名显著提高,比一季度提高1位,多项指标在一季度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其中工业投资完成8.90亿元,同比增长20.7%,对产业转型攻坚指数争先进位贡献最为突出。数字经济增加值2.39亿元,增长40.4%,比一季度提高5位,提高最为明显。

(三)生产向好面继续扩大,回升态势延续

分行业来看,上半年,我县规上工业涉及的29个行业大类中,24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行业增长面为82.8%,13个行业的增速高于平均水平;金属制品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38.3%,增长33.8%,是工业增长的主要支撑。造纸和纸制品业(44.8%)、通用设备制造业(37.5%)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33.5%)等主要行业增长态势良好,对规上工业促进作用明显。分区域来看,上半年,开发区、桐琴镇、泉溪镇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均实现正增长,桐琴镇、泉溪镇增速高于全县平均,分别为34.0%、32.4%。分企业来看,上半年,641家规上工业企业中,529家企业工业总产值实现正增长,企业增长面为82.5%;132家去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实现产值195.80亿元,占规上工业的61.5%,增长37.9%,略低于整体水平;123家小升规企业上半年实现产值27.87亿元,同比增长100.5%,拉动工业增长6.1个百分点。从企业用电情况来看,上半年,全县工业用电量同比上升33.8%,比一季度下降了26.4个百分点,规上工业用电增长24.5%规下工业用电增36.8%工业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工业用能保持快速增长,节能形势有所好转。

(四)出口保持稳定,内销增势强劲

上半年,规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313.59亿元,同比增长39.7%。其中出口110.01亿元,增长37.3%,占规上工业比重35.1%,较上年同期降低0.6个百分点;内销203.58亿元,增长41.1%。与国家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步调基本一致。

一是主要行业出口恢复活力。上半年,出口涉及的21个行业中有19个行业实现正增长。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55.6%)、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51.2%)、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50.1%)增长较快。金属制品业增长37.8%,略低于平均水平。

二是内销增势强劲,拉动作用明显。内销排在前4的金属制品业(增长40.8%)、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81.2%)、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51.7%)、造纸和纸制品业(增长60.6%)等行业的增速均远高于平均水平,重点行业的拉动作用明显。金属压延和造纸业受价格上涨的影响较为明显。

三是去年销售高速增长的纺织服装服饰业支撑作用逐步减弱(下降33.6%),主要原因是口罩出口同比下降,部分生产口罩企业已停产,今年将面临退库。

(五)企业多项指标明显提升

640家企业(不含供电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9.35亿元,同比增长41.9%,增速高于产值和增加值增速。利税总额14.37亿元,增长15.7%,比一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

企业用工人数持续增加,达到8.74万人,增长12.7%,应付职工薪酬27.77亿元,增长38.4%,劳动生产率提高13.6%。上半年人均薪酬3.18万元/人,增长22.6%,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有力支撑。

494家企业上半年申报了研发费用,总计7.26亿元,增长74.6%。企业占比达到77.2%,比一季度提高20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31.9个百分点,企业创新面不断扩大。

二、当前工业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当前我县工业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但从企业生产形势及周边县市了解情况来看,不稳定因素较多,工业发展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6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8.8% ,环比上涨0.3%。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5.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7.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原材料工业价格上涨18.0%,其中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上涨27.7%,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上涨26.8%,燃料动力类价格上涨22.8%,化工原料类价格上涨17.1%,以上原材料价格上行的压力对我县工业产品尤为明显,购进价格强于销售价格持续压缩企业盈利空间,后续将可能影响制造业生产投资的动力。

上半年《生产经营景气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反映原材料成本压力大的企业577家,占调查企业(631家)的91.4%。部分企业表示出现成本倒挂,不愿接新的订单生产。

(二)企业出现库存积压、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国外疫情反复,外贸企业出口受船期紧张造成压仓,同时货运成本也不断抬升。经了解,2020年货柜价格约2千元,今年飙升至2万元,同比增长900%。6月末,规上工业企业存货达64.58亿元,同比增长27.6%,比5月末多1.58亿元;其中各项成品库存23.59亿元,增长19.1%,比5月末多0.71亿元,企业库存积压问题值得关注。同时,企业应收账款达79.30亿元,同比增长23.3%,处于近年来的较高水平,企业间资金周转较为紧张。

(三)人民币汇率不断提高对出口影响较大。我县出口企业多,进口企业少,人民币汇率提高对出口影响较大。汇率提高导致外币回笼货款对应的人民币价值不断缩水,进一步挤压了出口企业的利润率。

(四)招工难问题突出。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很多企业普遍反映存在招工难的问题。一是人口红利不再。随着国家战略与产业布局调整,劳动力输出大省,如:四川、河南、安徽、贵州等,当地的就业机会也越来越多,就业的薪酬收入差距也越来越小,90后,尤其是00后,接受了更多的互联网经济,如开滴滴、送外卖等,进入工厂意愿淡薄。二是外地留人政策力度大。如营商环境优化、各项税费优惠政策等各地花式留人政策纷纷出台,更多农民工选择就地就近发展。三是用工大环境差。多数企业劳动报酬、劳动条件较差,本地人不愿去企业就业。一线的普工、技术工人、高技能人才相对难招,在经济恢复的过程中已经逐步显现。

(五)工业能效偏低。一是重点企业能效偏低。二季度,产值较高、用能较大的有42家企业能效偏低,其中单耗持续上升的企业3家,持平的25家,持续下降的6家;单耗高于同行业的29家,持平的9家,低于同行业的4家,重点企业未展现节能降耗示范性作用。二是分区域规上工业能效不平衡。上半年,桐琴镇节能降耗最好,经济开发区次之,受热力因素影响泉溪镇最差,用能强度最低。金属制品业能耗增长明显,用能增速28.6% ,高于全部规上工业用能增速(24.6%),增量占全部用能增量的39.4%,较上季度提升5.7个百分点,拉动全县用能增长9.7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还面临发展质量不高、缺乏新项目大项目支撑等问题,工业经济增长后劲不足。

三、工作建议

“十四五”工业经济开局良好,但随着同期数的回升,增速将逐步回落,预计全年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要确保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三季度是抓推进、抓落实、抓突破的关键期,需要落实好以下工作:

(一)明确三季度工作目标。相关经济部门和3个平台要充分利用宝贵时间,对需要完成的各项目标任务制定计划、抓好落实、确保完成工作进度。要各部门联动加强走访调研,深入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难点、堵点和痛点问题,切实帮助企业纾解困难,让企业的产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重视高质量发展指标。以产业转型攻坚指数为引领,密切关注数字、新、高新、研发等高质量发展指标。围绕高质量发展指标,专班要深入学习指标构成、统计口径、计算方法,精准分析相关指标落后的原因,瞄准短板,积极研究提升对策,实现争先进位赶超。

(三)关注规下工业发展。规下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次于规上工业,对GDP 的影响至关重要。要千方百计解决好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发展壮大在库企业,样本企业所在的镇(街联盟)要确定专人负责规下工业统计工作,会同经商、统计、税务等部门对仍有经营的54家调查单位开展精准对接,全面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摸清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订单情况、困难问题等,做好帮扶工作;二是想方设法挖掘非目录企业,围绕样本村开展新增非目录企业的培育和招商工作,吸引企业注册、搬迁到样本村,发展壮大样本村的非目录企业。

(四)全面发挥经济网格员优势。加快推进经济网格员工作进度,动态监控工业企业周、月、季各项指标变化,精准分析研判工业经济发展趋势。加强对重点企业生产经营、存在问题及走势的跟踪监控。加强对企业的监管,督促企业如实申报各部门报表。加强对企业申报数据的审核,分析用工、用能、用地等指标与上报数据的匹配性,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发挥“六个员”的作用,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

(五)千方百计抓项目建设、抓要素保障、抓困难帮扶。一要对项目进行分类排队,投产项目要加快要素配置、尽快达产;在建项目要加快施工进度,争取早日竣工;拟开工项目要加快开工,争取下半年要新开工一批带动作用明显的重大项目;前期项目要抓紧做好各项手续报批工作。二要抓要素保障,保优扶弱存量企业。谋划新增点的同时,对现有企业在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物流运输、用工用地等环节给予积极指导、扶持并加强各生产要素的保障,保证在库企业生产不下滑、存量不减。三要抓困难帮扶、精准施策。加大对停减产、负增长企业的帮扶力度,区分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采取不同措施,精准帮扶,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度过难关,进一步增强企业盈利能力。

(六)想方设法提升工业能效。一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工业产出。积极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完善科技创新、人才支撑、工业服务体系,优化营商环境,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值。二是整治低效企业,提升行业效能。加强低效企业监管,针对同一行业单耗过高企业把脉问诊,着力查找企业高耗低产原因,淘汰落后生产工艺,释放节能空间,提升全行业用能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