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7230026011848/2022-240210 | 发布机构: | 县财政局 |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2-01-29 10:27 |
2022年1月23日在武义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武义县财政局
2022年政府预算公开目录
一、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五)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六)“三公”经费支出情况。
二、2021年落实人大预算决议的有关情况
三、2022年预算草案
(一)一般公共预算。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五)地方政府债务。
(六)“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情况。
(七)其他事项说明。
四、2022年财政工作要点
五、公开附表
1.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表
2.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表
3.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预期收入表
4.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
5.2021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执行表
6.2021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执行表
7. 2022年政府性基金预算预期收入表
8. 2022年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表
9. 2021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执行表
10. 2021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执行表
11. 2022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预期收入表
12. 2022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表
13. 2021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执行表
14. 2021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执行表
15. 2022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预期收入情况表
16. 2022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情况表
17. 2022年“三公”经费支出预算表
18. 武义县2022年地方政府债务情况表
19. 2022年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政府经济分类科目汇总表
20.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经济分类基本支出表
21. 2022年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细化至项级)
22. 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分地区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情况表
23. 武义县2022年地方政府一般债务情况表
24. 武义县2022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务情况表
25. 2022年县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表(细化至项级)
26. 2022年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情况表
27. 2022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支付情况表
28.2022年县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表(细化至项级)
29.2022年县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表(细化至项级)
六、2022年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绩效目标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武义县2021年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预算草案情况提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492714万元,比2020年增长10.2%,完成年度预算496314万元的99.27%。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5554万元,比2020年增长7.68%,完成年度预算299190万元的98.78%。(详见附表1)
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29928万元,比2020年增长11.56%,完成年度预算649056万元的97.05%。其中:上年结转支出48731万元;省市补助支出135018万元;县级财力支出44617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475424万元的93.85%。(详见附表2)
按照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计算,2021年我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5554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23127万元(为预估数,待省财政厅体制结算对账单下达后予以调整),2020年结转2021年的各项资金52944万元,调入资金82396万元(其中: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9000万元、政府性基金3854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856万元,其他资金4000万元),新增地方政府一般债券收入91000万元,再融资债券收入6000万元,我县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收入合计751021万元。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29928万元,上解上级支出55000万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820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1558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6300万元,2021年结转2022年各项资金27415万元,支出合计751021万元。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全年实现政府性基金收入(不含专项债券)402373万元,比2020年增长114.64%,完成年度预算420484万元的95.69%。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54641万元,比2020年增长112.36%。(详见附表5)
全年完成政府性基金支出475410万元,比2020年增长46.41%。其中:上年结转支出616万元;省市补助支出2473万元;本级支出472321万元,完成年度预算524074万元的90.12%。(详见附表6)
按照现行体制计算,2021年我县政府性基金收入402373万元加上省市各类补助2769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收入138100万元,2020年结转2021年的各项资金816万元,我县政府性基金预算当年可用资金544058万元。全年政府性基金支出475410万元,加上调出至一般公共预算38540万元,2021年结转2022年支出的各项资金30108万元,支出合计544058万元。当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全年实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556万元,比2020年增长1.90%,完成年度预算1020万元的152.55%。(详见附表9)
全年完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710万元,比2020年增长6.77%,其中:上年结转支出5万元;省市补助支出5万元;本级支出70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700万元的100%。(详见附表10)
按照现行体制计算,2021年我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55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2万元,2020年结转2021年的资金5万元,当年可用资金1573万元。全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710万元,调出至一般公共预算856万元,结转下年7万元,当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全年实现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73148万元,比2020年同口径增长16.75%,完成年度预算159585万元的108.5%。(详见附表13)为平衡社保基金预算,今年县财政分别从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补充社保基金67892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1668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22697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22585万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942万元。
全年完成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66700万元,比2020年同口径增长26.54%,完成年度预算161145万元的103.45%。(详见附表14)
(五)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1.地方政府债券。省财政厅核定我县2021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14610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510300万元,专项债务限额635800万元。2021年底我县地方政府债券余额1145260万元,其中一般债券509460万元,专项债券635800万元。
2.隐性债务。2021年化解隐性债务83870万元,其中真金白银化债47335万元,核销核减化债26535万元,项目转型化债10000万元。截至12月底,隐性债务余额234910万元。其中:不含棚改部分94150万元,棚改部分140760万元。
3.2021年PPP项目支付9610万元,截止12月底,PPP项目未来支出责任余额129546万元。
另外,加上需还本的抗疫特别国债31082万元,以上共计1540798万元。
(六)“三公”经费支出情况。
2021年全县“三公”经费支出1918.26万元,完成年度预算3102万元的61.84%,比上年下降9.02%。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1258.59万元,比上年下降12.89%,主要为部门厉行节约;公务接待费659.67万元,下降0.55%,主要为压减部门公务接待费,公务接待数量下降;受新冠疫情影响,因公出国(境)无支出。
上述执行情况为2021年12月底快报数据,后续会因年终结算等原因,数据略有变化,将在次年决算报告中予以修正,届时再向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2021年落实人大预算决议的有关情况
2021年,县财政局按照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财为政服务”保障。在2020年度全省财政管理绩效考评中,首获全省财政管理绩效考评优秀等次,分数排名全市第一;财政管理工作首获省政府督查激励,为全县唯一。
(一)精准谋划,提高财政收支质量
1.积极争取上级资金。通过加强部门沟通合作,盯紧政策窗口期,做好分析研判,落实地方政府债券申报和各项试点争取,获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缓解当前财政资金紧平衡状态。2021年,我县累计争获上级资金47.34亿元,其中上级转移支付资金23.83亿元;地方政府债券23.51亿元,总额居全市第二,有力支持棚户区改造、教育、交通、卫生健康等重要领域项目开展。
2.加大资金统筹力度。优先使用上级转移资金和上年结转资金,缓解县本级资金压力,落实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的思想,勤俭办事、厉行节约,压减一般性支出、非刚性、非重点支出3391万元,统筹用于保障支持民生领域,加大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等的保障水平。
3.提高公款竞争性存放收益。向上争取并成功被省财政厅列为公款竞争性存放网上招标试点。实现公款竞争性存放效益最大化,做好财政资金开源,累计开展公款竞争性存放网上招投标10次,涉及金额16.93亿,预计将产生利息收入0.45亿元。
(二)聚焦发展,强化共同富裕财政保障
1.支持产业经济发展。参与制定、修订《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细则》等8项涉企政策,2021年共计拨付涉企补助4.12亿元,惠及企业4315户(次)。推动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有序运转,与八家银行签订银担合作协议,全年为三农、中小微企业担保192户,担保金额5.48亿元。成立武义农升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设立2亿元“武义凤凰上市助力基金”。有序开展企业转贷业务,累计办理业务244笔,转贷金额共计30.35亿元,惠及企业152家。
2.持续保障改善民生。2021年我县一般公共预算中民生支出45.77亿元,增长2.03%,占财政支出比重达72.66%。其中:教育支出9.55亿元,较上年增长7.1%,用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保障教学资金、教师待遇、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教学成果奖励等方面,促进我县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76亿元,支持健全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体系,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城乡居养老补助,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等。科技支出2.79亿元,较上年增长16%,主要用于科技政策的兑现、科技工作和科普支出等。卫生健康支出4.8亿元,新冠疫情相关支出0.67亿元,主要用于免费疫苗接种、核酸检测以及其他等防控支出。
3.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全年审核拨付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资金16.19亿元,重点支持“金武同城”协调发展、公路、学校、医院和城市有机更新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品位和能级。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加大项目审核、规范化管理、绩效监管、政府投资概算评审等工作力度,强化资金监管,全年累计核减项目预算、结算金额0.66亿元。
4.助推乡村振兴发展。2021年度整合财政支农资金6.28亿元,集中财力支持“三农”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将“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模式贯穿支农资金管理全过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加大资金统筹力度,整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等各类资金,通过推进飞地和异地抱团、发展物业经济、加大金融支持等举措,统筹资金,并通过组建国有强村公司,采取村级资源入股、项目化运营等方式,全力支持村集体经济巩固提升,鼓励村集体进行收益再投资。
(三)加强监管,坚决防范化解财政风险
1.积极推进隐性债务化解。针对隐性债务形成原因及用途量身定制隐性债务化解工作方案,紧盯时间进度,细化工作措施,采取核销化解、预算安排资金、项目转型等多种方式积极稳妥推进存量隐性债务化解。我县上报的化债方案均高质量通过财政部浙江监管局核查。截至目前,我县完成八年化债任务的85.39%,超时序进度39个百分点,并作为全省唯一隐性债务化解经验推广县上报财政部。
2.防范社保基金风险。分析社保基金收支情况,适时调整完善政策,推进扩面提标,做到应保尽保。强化管理,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强对意外伤害的核查、工伤调查等,严厉打击骗保行为,杜绝基金的流失。加强资金筹集,加大财政资金对社保基金的保障力度,2021年安排社保基金6.79亿元。从一般公共预算资金、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社保风险准备金保值增值收益中充实社保风险金3.06亿元,进一步防范社保基金风险。
3.规范“两直”资金使用。设立“两直”资金专班工作小组,细化完善工作方案,指定专人专责及时跟进,建立“日清日结”工作机制,关注“两直”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等关键环节,加强制度约束和管控,常态化开展财政资金使用风险大排查,2021年共分配“两直”资金6.42亿元,分配率达100%,处理41个风险,制定防范措施并抓好落实,确保廉政风险零发生。
(四)深化改革,全面提升财政治理能力
1.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加快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推进核心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建设,强化绩效监控和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倒逼部门增强绩效管理意识,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现部门预算绩效自评全覆盖,完善评价结果反馈机制,根据监控和评价结果,取消和调整低效无效项目135个,取消调减资金1.15亿元,统筹用于重大项目支出;在2个部门开展部门整体绩效评价试点,探索建立全面绩效机制。
2.推进预算一体化改革。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整合预算管理全流程,梳理完善县级预算管理规范。充实预算单位基础信息,按规范统一系统参数,确保了预算数据的采集。加强系统间衔接,确保人员信息动态管理,为预算精细化编制提供基础保障。完善项目库建设,部门所有项目支出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3.优化资金审核拨付流程。完善金财工程,推进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电子化,推行授权支付,运用远程结报系统,实现部门申请用款、报账审核、小额拨付、数据清算四个“一次不用跑”,提高财政资金审核拨付效率。全年直接支付笔数49301笔,金额77.82亿元,增长13.57%;授权支付笔数20537笔,金额6.32亿元,增长277.65%。
三、2022年预算草案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稳定。从我县实际看,收入端,疫情、减税降费等减收性影响还在继续,当前外贸发展仍面临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工业制造业转型升级存在瓶颈,经济增长相对乏力,财政可持续平稳增长面临挑战,土地出让收入不稳定,整体经济形势复杂。支出端,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压力进一步增加,社保兜底、数字化改革、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公共卫生、科技、民政等各项重点项目和民生领域的资金需求明显增长,财政收支紧平衡的状态依然持续。
2022年,我们将保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主题主线,按照“扛旗争先、崛起浙中”要求,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服务“六稳”“六保”工作大局,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一般公共预算。
根据对2022年我县经济形势的分析和预测,2022年预期财政总收入548622万元,比2021年增长11.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预期收入331030万元,比2021年增长12%。(详见附表3)
按照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计算,2022年我县一般公共预算预期收入331030万元,调入资金106641万元(其中: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9700万元,政府性基金62383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558万元,其他资金4000万元),已提前下达上级补助收入158150万元,上年结转27646万元,提前下达一般债券30000万元,当年收入合计653467万元。建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571264万元,上解上级支出81383万元(含购买土地指标上解22383万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820万元,支出合计653467万元。其中县本级财力安排支出446288万元。当年收支平衡。(详见附表4)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2022年政府性基金预算预期收入463962万元,比2021年增长15.31%。其中:土地出让收入413600万元。加上2021年结转2022年支出的各项资金30108万元,已提前下达上级补助收入2033万元,提前下达专项债券额度43000万元,收入预计合计539103万元(详见附表7)。其中62383万元需调出至一般公共预算,建议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476720万元,其中县级财力安排支出444579万元。当年收支平衡。(详见附表8)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22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预期收入1858万元,比2021年年初预算增长82.16%。加上2021年结转2022年支出的资金7万元,提前下达省市补助资金8万元,收入预计合计1873万元。调出至一般公共预算558万元统筹使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1315万元,当年收支平衡。(详见附表11、12)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022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预期收入85090万元,比2021年度预算数同口径增长11.65%(详见附表15)。其中:缴费收入37638万元、财政补贴收入45750万元、利息收入370万元、转移收入及其他1332万元。社保基金支出安排79315万元,比2021年度预算数同口径增长9.27%。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支出22266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支出43503万元,工伤保险支出10930万元,失业保险支出2616万元。(详见附表16)
(五)地方政府债务。
1.地方政府债券。2022年地方政府债务年初余额1145260万元(不含抗疫特别国债31082万元),目前省财政厅提前下达2022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券额度73000万元,其中一般债券额度30000万元,专项债券额度43000万元。
2.隐性债务。2022年隐性债务年初余额234910万元,按隐性债务化债计划当年需化解73328万元,预计2022年末隐性债务余额161582万元。其中:不含棚改部分63050万元,棚改部分98532万元。
3.2022年PPP未来支出责任预计支付5700万元,预计余额123846万元。
(六)“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情况。
2022年“三公”经费预算总额3004.2万元,比上一年度预算数减少97.8万元,下降3.15%。分项情况是:因公出国(境)经费因疫情影响暂不安排预算数;公务接待费预算1200万元,比上年减少50万元,下降4%,主要原因为根据要求压减一般性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预算1804.2万元,比上年减少了47.8万元,下降2.58%,主要原因为一般性支出压减。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预算573.4万元,公务用车运行费预算1230.8万元。
(七)其他事项说明。
根据预算法第五十四条,预算草案在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前,参照上一年同期的预算支出数额安排必须支付的本年度部门基本支出、项目支出、法律规定必须履行支付义务的支出以及突发事件处理的支出等预计262115万元。
四、2022年财政工作要点
(一)多措并举提高财政收支质量
一是健全财税协同机制,与税务部门深入沟通,合理把握收入力度、进度和节奏,培育涵养优质税源,夯实财政收入增长基础,切实提高收入质量,增强收入平稳有序可持续增长后劲。二是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严格执行经费开支标准,严控“三公”经费和非刚性、非重点经费支出,积极落实集中财力办大事。三是做大收入盘子,加大土地出让收入等政府性基金收入,加强政策研究,关注政策导向,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
(二)精准对标对表助力高质量发展
一是对标各项考核指标,精准保障各项支出。安排科技支出3.22亿元,增长15.51%,达到年均增长15%以上的要求;教育支出10.28亿元,增长18.25%;农林水支出7.71亿元,增长2.38%,均达到只增不减的要求;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6.09亿元,人均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达1317元,增长5.7%;“三保”支出(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预计23.31亿元,按国家标准和省标准足额安排。二是统筹资金助力乡村振兴。落实土地出让收入优先用于农业农村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安排7.14亿元用于农业农村,占土地出让收入的17.26%,高于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5%的比例要求。实施村集体经济巩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继续统筹一事一议资金、村级组织运转经费、集体经济发展扶持资金、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水库移民资金和少数民族资金等财政补助村集体资金,促进乡村发展提质增效。三是支持做大做强国有企业,安排国有企业租金、代建费、融资成本以及注册资本金约4.1亿元。四是积极推动股权投资、产业基金、股权投资等运作,强化财政金融政策联动,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撬动社会金融资本,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转型升级深化财政管理改革
一是加快建设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落实业务规范,从整体上实现预算全过程管理、控制和反馈,全面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二是把握“科学、精准、绩效”三个关键,完善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等工作机制和抓手,推进事前绩效评估。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反馈与通报,推动绩效问题整改落实,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政策改进相挂钩,强化绩效管理激励约束。三是积极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坚持预算安排量入为出,打破基数概念和支出固化格局,建立完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标准体系,充分利用事前评估机制,结合绩效评价体系,不断优化预算资金分配方式、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各位代表,2022年,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迭代升级“三篇文章”,全力推进跨越赶超,攻坚争先,推进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取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