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2-05-23 17:48
信息来源:县卫健局
访问次数:
武义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免费筛查项目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浙江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免费筛查项目实施方案》,完善我县居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体系,推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早诊早治,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目标
(一)总体目标。通过项目实施,普及慢阻肺防治核心知识与技能,提高公众慢阻肺防治知识知晓水平,控制慢阻肺行为危险因素。加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阻肺筛查和干预能力,逐步形成慢阻肺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和综合干预的适宜技术和模式,提高慢阻肺的早诊早治率及规范治疗率,降低死亡率和疾病负担。
(二)具体目标。到2025年和2030年,40岁及以上居民慢阻肺知晓率分别达到20%及以上和30%及以上,肺功能检测率分别达到25%及以上和35%及以上;70岁及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持续下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任务要求
(一)目标人群。65-74周岁的本县户籍人口。
(二)工作任务。为目标人群提供5年一轮免费肺功能筛查 (包括调查评估和肺功能检查),早期发现慢阻肺高危人群、诊断慢阻肺患者。
(三)实施时间。自2022年开始,每年2月前启动,至12月底完成当年筛查任务。其中当年10月底前完成现场筛查工作, 12月底前完成数据统计工作。各基层医疗机构按照辖区内目标人群、服务能力、慢阻肺流行状况等因素,合理安排年度任务。
三、项目内容
(一)前期准备。广泛宣传慢阻肺筛查及早诊早治的重要意义,提高目标人群依从性;县卫健局、县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办公室制订慢阻肺免费筛查项目实施方案和计划等项目准备工作,组织开展对各基层医疗机构相关人员开展项目开展项目实施方案、筛查流程、肺功能检测技术、信息管理和质量控制等内容的培训。
(二)调查评估。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慢阻肺患病风险,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和慢阻肺高危因素,根据评估结果筛查出慢阻肺高危人群。
(三)肺功能检查。对慢阻肺高危人群排除禁忌症后,进行身体测量和肺功能检查。身体测量项目包括心率、血压、外周血氧饱和度、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等,肺功能检查包括舒张前肺通气功能检查和支气管舒张试验。
(四)筛查结果告知。筛查结果包含体格检查内容、慢阻肺筛查问卷总分、肺功能检查结果,将目标人群分为一般人群、疑似慢阻肺患者、慢阻肺高危人群三类。筛查结果一个月内及时反馈给筛查对象。
(五)筛查后干预。对慢阻肺高危人群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戒烟宣教、生活方式指导、疫苗接种等,建议每年检查肺功能1次。动员疑似慢阻肺患者到二级及以上医院呼吸专科就诊,明确诊断并尽早治疗。对诊断明确的慢阻肺患者可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人群,参考《浙江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健康管理工作规范(2021年版)》进行综合干预。
(六)应急处置准备及交叉感染的防控。慢阻肺筛查工作要严格按照当地疫情防控政策,落实测温、亮码、戴口罩等常态化防控措施,提倡分时段预约进行慢阻肺筛查。肺功能检查应尽量安排在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进行,以便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肺功能检查室应配备一定的监护和抢救设备,并注意肺功能检查室的清洁消毒和交叉感染的防控。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武义县慢阻肺免费筛查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领导、规范管理和协调推进工作,统筹整合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制定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落实筛查机构和诊治机构,及时开展项目督导、评估,确保圆满完成任务目标。
(二)落实经费预算。慢阻肺筛查项目按照40元/人标准执行,其中问卷调查10元/人,肺功能仪检测及耗材30元/人。县慢阻肺筛查所需经费由县财政局统筹其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安排。
(三)做好技术指导。县卫健局、县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办公室共同承担项目培训、质量控制、数据统计和分析评估等相关业务工作。成立项目技术指导小组,负责慢阻肺防治健康教育材料编写、人员培训、技术指导、质量控制、适宜技术推广等工作。
(四)强化宣传教育。以项目开展为契机,广泛宣传慢阻肺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充分调动居民参与健康管理的积极性,主动参与慢阻肺筛查、健康管理等服务,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理念。
(五)严格质控督导。肺功能检查质控是本项目的质控重点, 县卫健局定期组织项目督导检查,及时指出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督促整改。县卫健局将对实施不规范、未完成年度工作任务的机构进行通报。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