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 规划计划
索引号: 330723JD300000/2022-243658 发布机构: 开发区管委会
文号: 公开日期: 2022-05-09 11:15

武义经济开发区2021年度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来源: 开发区管委会     发布时间: 2022-05-09 11:15访问次数: 【字号
分享:

2021年,开发区紧扣“再造一个武义工业”目标,牢固树立“做大做好经济‘蛋糕’,夯实共富基础”的理念,转作风提效能优服务,落实体制机制改革,多措并举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以赴推进“三篇文章”再深化,高质量开启“二次跨越”新征程。

一、落实体制机制改革,重塑发展优势

突出开发区经济发展主责主业,围绕“服务企业”核心,理清与属地政府职能边界,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服务撬动开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权责一致、运转高效的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

(一)重实效精简整合内设机构。突出经济管理和投资服务职能,内设5个职能科室、6个工作区片,60%以上干部下沉一线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设立专职联企服务网格员和经济网格员两支队伍以及“1+4+N”服务模式,即一家企业由四名干部(联系领导、片长、经济网格员、企业服务员)对点服务和N名干部(业务线干部、党群干部)对接服务,精准破解难题。

(二)强服务规范优化干部管理。紧扣“一核两全三亮四比”主线,以打造全科干部为目标,强考核,确保联企干部“沉在一线、干在一线”。全体干部围绕“服务企业”主职,亮出服务承诺,设置公开监督电话,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三)明目标深化优化比拼赶超。工作清单上墙,完成情况公示,每月开展片区重点工作晒拼创,每季开展业务知识擂台赛,全体干部比学习、比效率、比攻坚、比业绩,真正实现“学起来、紧起来、跑起来”。

二、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夯实发展支撑

(一)经济指标稳中有进

以“1+1+8”产业转型攻坚指数考核为抓手,明确任务目标,开发区各项经济指标稳中有进。2021年448家规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75.01亿元,同比增长25.8%,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84.78亿元,同比增长15.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7亿元,同比增长39.3%,其中工业投资14.88亿元,同比增长46.5%。5至9月的“1+1+8”产业转型攻坚指数考核中,牛背金片均位列全县第一。

(二)服务企业精准高效

开发区以服务撬动开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形成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的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一是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开发区以片区“晒拼创”、全科干部培训为抓手,把“一核两全三亮四比”贯穿干部管理全过程,强化全体干部的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二是实施优质服务举措。专职联企服务网格员和经济网格员两支队伍以“1+4+N”模式精准服务企业,紧扣“服务企业”主责,实地对接摸实情,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帮助企业解决一批难题和历史遗留问题,及时配合相关部门兑现扶持政策,截至目前共接收企业难题116件,均已回复解决。进一步优化“党建+”工作模式,开展“企业服务周”、“项目建设服务月”等活动,优化完善项目全程代办代跑制度,60%以上干部下沉一线落实好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责任。三是建立监管考核体系。全体干部亮出服务承诺,工作清单上墙,完成情况公示,每月开展“2+5”全科指数考评。设立公开监督电话,做到监管范围园区全覆盖,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三)项目推进干劲十足

为推进项目建设,开发区把项目按拟落地、落地未开工、已开工建设三类进行管理,分别采取不同服务方式,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一是签约项目抓落地。今年以来,开发区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6个,其中3亿元以上项目12个。新落地项目20个,计划总投资63.99亿元。积极对接拟落地企业,指导企业准备报批资料,为企业拿地即开工做好全程服务。二是落地项目抓开工。对已供未建项目,开发区约谈企业主,严肃提出要求,同时又积极帮助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经过努力,所有已供未建项目均已排定开工计划。三是在建项目抓进度。根据“一项目一责任领导一责任人”的要求,每个在建项目责任到人,经济网格员每月抓投资、抓形象、抓开票、抓入统。对其中的重点项目,实行挂图作战,及时研判、盘点,确保难题即时解决,进度有序推进。嘉益保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000万只不锈钢真空保温杯项目被确定为全市重大项目争先创优红旗项目。今年5个项目代表武义县参加全市晒拼创。

(四)亩均效益稳步提升

开发区通过“亩产论英雄”机制倒逼企业变粗放扩张为集约发展,积极开展节约集约用地和节能降耗减排,加快自主创新,促进了产业提升发展和经济提质增效。一是节约集约用地拓宽了发展新空间。“亩产论英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广大企业纷纷转变思路,通过实施“腾笼换鸟”、厂房“上天入地”、技改“见缝插针”等途径,提高土地利用率。截至目前完成亩均3万元以下企业整治163家,盘活低效用地944亩,消化批而未供土地548亩。二是节能降耗减排成为发展新亮点。通过“单位能耗效益论英雄”、“低碳工业园”试点等引导鼓励,节能降耗减排成为企业自觉行动,纷纷采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设备,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经济增效。积极落实上级相关工作部署,分管领导带头走访企业,宣传工业企业限电政策,督促企业做好用电计划,并实时收集企业难题,因地制宜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同时联企干部加强摸排力度,确保企业稳妥按月谋定能源计划表。三是科技品牌创新成为发展新动力。通过“亩产论英雄”使企业认识到,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在于发展方式转变。自主创新和品牌创建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主动选择。2021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1.08亿元,同比增长20.0%。规上工业研发费用12.78亿元,同比增长50.0%,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67%。四是经济结构优化成为发展新趋势。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投资得到抑制,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投资力度加大。截至目前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3.55亿元,同比增长16.3%,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8.5亿元,同比增长20.2%,增加值占比达到10%。

(五)综合治理不留死角

积极推进平安建设,打造“综治+党建”工作模式。以党建示范点和党群服务中心为载体,采用悬挂标语、电子屏、墙报、宣传栏等形式,开展“入企送平安行动”主题宣传活动。实行片区网格化管理,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分析总结工作情况,提升网格员治理能力。截至目前共处置和排查事件1995起,并被上级评选为2021年度金华市“基层党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乡镇”。同时加强企业的安全监管,建立“一企一策”狠抓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和责任制的落实。在重大矛盾纠纷以及集体纠纷化解上,未雨绸缪,时刻冲在矛盾纠纷化解的最前线,变被动为主动,利用各种渠道和资源,切实做好重点矛盾纠纷的钝化工作。

(六)疫情堡垒坚固严实

开发区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积极发动党员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网格员深入企业开展检查指导工作,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相关措施,重点做好企业外地来往开发区的人员流调信息审核和报备等工作,平均每日排查风险地区人员50余人。同时督促企业全面实施“人、物、车”同防,对司乘人员和车辆全程闭环管理,对于人员的信息登记、测温、亮码等日常工作要提级管控,特别是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和车辆要进行重点防控。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巧设全员核酸检测“流动采样车”,有效避免人员大面积聚集,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该举措在金华市防控工作简报刊发。

三、工作特色亮点

(一)浙江中日(武义)国际产业合作园申报成功,纳入省2021年国际产业合作园创建培育名单,全省共9家,金华市仅1家。

(二)创新“1+4+N”服务模式,干部下沉一线办实事,得到社会认可。

(三)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巧设全员核酸检测“流动采样车”,有效避免人员大面积聚集,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该举措目前在金华市防控工作简报第61期刊发。

(四)为非公企业量身定制“廉洁清单”,助推经济健康发展。

四、存在问题

(一)资金短缺。一是土地出让金返还资金远不能覆盖土地征收成本。2021年1月起土地出让金结算中计提比例提高后,出让金返还约177元/平方米(出让金返还约296元/平方米),每平方米征地成本约为113元/平方米(包括:耕地征地补偿90元/平方米,青苗费10元/平方米,清表费3元/平方米,征地包干费10元/平方米),根据开发区2021年已征收地块计算,出让面积与征地面积比为1:2.09,即出让1平方米土地需征收2.09平方米土地,在不计算资金使用成本的前提下开发区出让1平方米土地需亏损资金119元,出让金返还资金不仅不能覆盖土地征收成本,出让地块的平基及配套建设更是无法保障;二是开发区下属企业融资日渐困难。开发区下属国企共5家(分别为:浙江武义经济开发有限公司、浙江省武义经济开发区物业投资有限公司、浙江武义经济开发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武义扑克竞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浙江武义经济开发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属企业负债率高,融资额度基本饱和,且因经营业务受限、没有盈利项目和现金流等,融资途径和规模非常有限,根据最新政策,针对有隐性债务的国企,银行将逐年下调流动贷款总额,开发区现有融资规模将被缩减。三是开发区园区支出金额大。开发区为保障园区营商环境,每年需支出13140万元,包括绿化及保洁费1053万元,雨污管网运维费310万元,园区路灯电费96万元,道路修补费228万元,基础设施建设费3480万元,借款利息支出8483万元等,债务的一再增加和高额的资金使用成本更是令开发区举步维艰。

(二)干部队伍有待完善。一是各片片长未到位。目前各片区由开发区的中层干部担任常务副片长管理工作,各乡镇街道还未明确好各片区片长,导致工作落实方面还存在困难,不利于乡镇街道跟开发区共同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围墙内外难以区分的问题也无法有效推进解决。二是服务职能不到位。主要表现为管委会只是开发区的协调服务机构,只有经济管理、开发建设和投资服务等权利,大多时候往往是各职能部门的“传话筒”,无法当场处置环境卫生和应急事故,也无法兑现工业政策,最终的决策和兑现仍需相关职能部门处理,导致开发区在企业面前没有话语权,进而影响开发区提高工作服务水平和效率。同时在今年的体制改革后,开发区组织性质变为机关部门,领导名额减少,但各类工作事务仍未减少,导致管理架构面临膨胀的极大压力。三是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目前在开发区所有正式编制的干部(行政、事业、工办)中,45周岁以上干部占55.9%,35周岁以下占30.5%,35至45周岁的中坚力量只占13.6%,中间层力量比较薄弱。此外,专业型干部比较紧缺,特别是在工业经济、规划建设、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监管等方面的人才紧缺,这与开发区工业主战场的定位和需求不相匹配。同时开发区队伍中临聘人员比例高、人员情况复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够高。

(三)国资公司发展有难度。一是经营性资产缺乏。目前开发区下属公司负债较多,包袱较重,而土地、房产等有效资产非常匮乏,资产收益能力基本为零。二是运行模式单一。开发区下属公司通过银行贷款为主、土地出让金返还为辅的收入模式来承担园区日常维护、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项目,盈利项目无,缺乏现金流,缺乏造血功能。而且随着土地和房产等资源的缺乏、银行贷款收紧,贷款越来越紧张,整体运行模式捉襟见肘,步入不可循环、非持续发展的道路。三是国资公司机制与市场化运行不匹配。开发区下属国企没有独立机构,也没有专业人才开展公司运营,为改变这一现状,开发区实施了国企改革,但在改革中面临国企实现营收乏力、人员选聘方面没有成熟的方案等问题。

五、明年工作重点

(一)再造一批大平台,让产业集群更强。坚定不移“破散促聚”,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打造以科技城为主体的特色生态产业平台,以寿仙谷药业为核心的有机国药产业园,以高聚光纤为链主的5G光电产业园,以及以山海协作为基底的金义新区“产业飞地”,进一步拉开发展大框架,放大集群集聚效应。搭建科技服务平台,发挥上海二工大等高校院在我县设立技术转移工作站的作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二)再拓一片新天地,让发展空间更宽。聚焦“空间从哪里来”,以打通“生命线”的决心,纵深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用好“以地管企”等数字化成果,推动资源要素从“低产田”向“高产田”集聚,稳步推进企业优胜劣汰。做深产城融合文章,加快推进白洋渡、岗头等区块退二进三、退二优二,谋划建设工业邻里中心,丰富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开发区从“工业孤岛”迈向“产业新城”。

(三)再育一批大好高,让转型动能更足。全力推动门业、汽摩配、旅游休闲用品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巩固壮大电动工具、食品接触容器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5G光电、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力争重点细分行业规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速15%以上,亩均税收年均增长20%以上。深入实施“凤凰行动”“放水养鱼”行动、“雄鹰计划”,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着力引进一批投资体量大、产业层次高、带动性强的大项目,抓好高聚光纤项目跟踪落实,打造中国高聚光纤产业中心。

(四)再塑一个大磁场,让市场活力更强。重拾“白天搞三讲、晚上跑永康”的服务精神,用好用足“亲清茶室”、政企恳谈会等载体,优化“一件办”“掌上办”等政策服务,让走企便企惠企成为一种新风尚。进一步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实施道路、绿化亮化以及供水、供气、排污管网等配套设施建设。探索完善开发区管理体制,加强专职联企服务网格员和经济网格员两支队伍建设,系统提升干部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