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233072300260131XN/2022-246785 发布机构: 县统计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2-08-08 15:09

数说十八大以来武义县居民收入增长

来源: 县统计局     发布时间: 2022-08-08 15:09访问次数: 【字号
分享: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间,党的十八大以来,武义县委、县政府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着力强化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措施,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加大惠民政策力度,增加社会公共服务投入,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消费水平稳步提高 ,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生活质量明显提升,人民的幸福感稳步提升。

一、居民收入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居民收入水平持续较快增长,增幅居全市前列。2013年以来,我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20160元跃升至2021年的40814元,增长102.5%,年均增长9.2%,增幅居全市第三,2018年提前完成了“十八大”提出的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翻番的目标。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25686元提升至2021年的49702元,增长93.5%,年均增长8.6%;增幅居全市第一, 26县第八,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11157元提升至2021年的23778元,增长113.1%,年均增长9.9%。增幅居全市第二,26县十三。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收入增长质量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比作为衡量收入增长质量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收入比越低,意味城乡居民收入越均衡。十八大以来,我县居民城乡收入比由2013年的2.3缩小至2021年的2.09,累计缩小了0.21个点,平均每年下降0.023个点,城乡收入比缩小幅度居26山区县第十三。从增速上看,2013-2021年期间,农村人均收入增速均跑赢城镇人均收入增速,农村居民年均增速(10.1%)高于城镇年均增速(8.8%)1.3个百分点,说明城乡居民收入呈现出农村人均收入逐渐向城镇人均收入收敛的趋势。

(三)低收入居民与农村居民差距缩小,“提低”效果显现。脱贫攻坚的利好政策为乡村振兴的继续发力提供了保障,我县低收入居民收入有了质的飞跃。2013年我县农村居民收入11157元与低收入农户收入5911元相较,收入比为1.88:12021年我县农村居民收入23778元与低收入农户收入13870元相较,收入比为1.7112013-2021年,我县低收入农户居民收入年均增幅11.3%,增幅高于农村居民收入1.4个百分点。

二、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一)居民消费支出持续增长,生存型消费得到全面保障。2021年我县居民消费支出29296元,比201315550元增长88.4%,年均增长8.2%。居民食品烟酒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十年间稳定在0.27左右。

(二)居民消费支出多元化,发展型消费持续提升。家电、小家电全面普及,汽车快速进入普通家庭,城镇居民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从201340辆增加至60.5辆,增长51.3%,农村居民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从201316辆增加至31.5辆,增长96.9%,城乡居民交通通信支出从20131365元跃升至20212987元,增长118.8%,年均增长10.3%,高于消费支出2.1个百分点。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更加丰富。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从20131410元跃升至20213342元,增长137.0%,年均增长11.4%,高于消费支出3.2个百分点。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消费比重从9.1%提升至11.4%,提高2.3个百分点。发展型消费占比超生存型消费占比12.7%,总体上成为生活消费“主流”。

三、多维度看我县实现共同富裕的优势与短板

(一)居民实现共同富裕优势

1.居民收入增速跑赢GDP,居民受益增多,2013-2021年我县GDP年均增长7.0%,居民收入年均增幅高于GDP年均增幅2.2个百分点。GDP转化率逐步提升,GDP转化率是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之比,比重越高,说明居民从经济发展中受益越多。2013年我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OP之比为43.9%,2021年达到60.7%。高于全省9.8个百分点。

2.收入总量与全市差距逐步缩小,后发赶超势头良好。2013年,我县全体居民、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收入占金华市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0.370.667.0,2021年占比提升至73.073.870.5,比重均提升了3个点左右,与全市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3.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增收有基础。2021年我县规上以上工业企业724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4.1亿元,比上年增长16.9%,营业收入686.7亿元,增长26.4%,无论从绝对值还是增长率,都是山区26县中的佼佼者。一二三产占比中二产占比50.4,为26县中占比最高,工业就业对人口流动产生“带动效应”, 2021年我县常住人口为46.9万人,超过户籍人口12.5万人,为26县中四个人口净流入县市之一。工业发展势头的强劲带动了我县居民工资收入的增收,2021年我县居民工资性收入21625元,比2013年增长91.4%,年均增长8.5%。

4.居民可支配财富持续增长,增收有保障。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居民的财富积累逐年提高,2021年我县住户存款379.2亿元,较2013年增长156.9%,增幅快于居民收入。居民的财富积累是居民收入来源的重要渠道,有了前期积累才能更有效的促进经营、财产性收入的增长,居民收入增长拥有多渠道保障。2021年我县居民经营净收入4518元,比2013年增长103.8%,年均增长9.3%;财产净收入6709元,比2013年增长109.2%,年均增长9.2%,增幅均高于居民收入增长。

(二)居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短板

1.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破解难度大,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压力大。我县长期以来的不均衡发展带来的城乡贫富差距,是共同富裕路上的绊脚石之一。虽然我县城乡收入比在逐年缩小,但比值一直处于在全市靠后水平。2021年我县城乡收入比为2.09,在全市十县市区中位列第九,追赶压力较大。同时,对于2025年要达到1.9以内的目标值,每年缩小幅度需要达到0.05,有一定实现难度。

此外,我县城乡收入绝对值差距仍在逐年扩大,由2013年的14529元扩大至2021年的25924元,差距呈扩大趋势,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制度惯性,短期内破解难度较大。目前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仅相当于城镇居民在2012-2013年的收入水平,比城镇落后将近10年。

2.收入结构与分配格局不合理,收入来源单一。我县居民收入对工资的依赖性较高,2021年武义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814元,其中工资性收入21625元、经营净收入4519元,财产净收入6709元,转移净收入7961元,分别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53.0%,11.1%,16.4%,19.5%。近五年来,工资占比变化不大,收入来源渠道相对单一。

3.经济发展不平衡,南北差距较大。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口转移和城镇化发展,我县南北部区域差距大、发展不平衡问题持续凸显。北部平原新型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工业总产值占全县九成;南部山区资源要素分散,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南北部的产业差距对居民的就业产生影响。从就业情况看,北部地区以雇员、非农业经营户居多,雇员多企业管理人员、技术工人,收入相对较高。而南部山区以雇员、农业经营户居多,雇员以来料加工、村周边加工作坊为主,劳动附加值低,工作时间不稳定,工资收入较低,农业经营户主要以菜叶采摘、零散蔬菜种植等季节性劳作居多。就业类别的差异也是直接影响南北区域居民收入差异的主要因素。

四、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的建议

(一)加快发展,做大分配蛋糕。工资是我县居民增收的主体,要继续发挥工资增收效应,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做大经济分配蛋糕。针对当前招工难问题,要积极引导鼓励企业员工素质提升,提高员工的技术技能,从而提高职工的收入;要加大支持南部山区经济发展力度,充分利用山区优势资源,加快工业反哺、农旅融合、农村合作互助,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和绿色经济,做强做大南部山区的优势特色经济;鼓励支持农村集体经济通过村与村、村与企业联合组建公司,经营劳务服务、清洁服务、工程施工等领域业务,承接公共财政投入项目或者发展农村生活服务业,吸纳当地农村居民灵活兼业。

(二)强化支持,构建创业支持体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群众都期盼能有良好的创业环境,拥有更多的创业机会,特别是一些刚毕业的高校大学生,都有强烈的创业意愿。要进一步完善创业扶持体系,降低创业的门槛,消除创业的限制,充分激发大众创业热情和创业智慧。进一步发挥人口红利效应,稳定就业岗位,创造就业机会。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困难人群、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高质量就业。推动实施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科研人员等重点群体增收激励计划,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我县就业创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血液、新活力。同时,要在全社会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

(三)完善服务,扩大公共服务供给。一方面,对低收入群体精准施策,加大兜底政策砝码,健全社会救助制度,提高精准救助水平。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和水平,缩小群体间社会保障待遇的差距。另一方面,要抓住农民工这一关键人口增量,外来人口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中等收入群体的重要增量。保障外来农民工合法权益,提高其在住房、医疗、教育方面的待遇,增强农民工对新武义人的身份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