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县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43号提案的答复
武民提〔2023〕8号
郑未斐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高社区治理水平的提案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县社区工作的关注与支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武义城市社区发展起步于2001年,目前全县共有21个社区,三个街道共16个,柳城畲族镇、履坦镇、桐琴镇、王宅镇、茭道镇各1个,其中履坦镇莹乡社区未实体运营。社区建设二十余年,社区数量不断增多,社区规模不断扩大,社区治理水平也不断提升,我县社区基本摆脱了建设起步晚、基础薄弱等因素的困扰。特别是近年来(2019年以后),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社区建设加速推进,加强党建引领,强化顶层设计,创新治理平台,探路多元融合共治,不断提升城市社区治理社会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主要体现:
一、完善社区政策体系建设
2019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保障的实施意见》(武委办发〔2019〕29号)社区建设统领性文件,明确了从社区服务用房配置标准、部门职责、服务用房建设要求、新建商住楼盘的服务用房配套要求、服务用房的管理等方面推进社区服务用房建设;从分项目(人员经费、社区工作经费和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项目经费)进行社区经费核算加大社区经费保障力度;从规范专职社区工作者配备、招聘、薪酬待遇、管理、考核等方面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破解了武义社区治理中人、财、物三方面的短板问题,从规划设计和制度创新层面优化社区建设思路。
二、加大社区经费保障力度
加大财政对社区治理的资金保障力度,统筹使用各级各部门投入社区的相关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将社区工作经费、人员报酬以及服务设施、服务项目、社区信息化建设等建设项目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不断拓宽城乡社区治理资金筹集渠道,允许共建单位资助社区共建经费,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城乡社区治理领域,鼓励社会向社区慈善捐赠,可设立社区基金会等形式支持社区治理。创新城乡社区治理资金使用机制,有序引导居民参与确定资金使用方向和服务项目,全过程监督服务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
目前我县社区经费由人员经费、工作经费、项目经费组成,三项经费全部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全县城市社区建设经费从2019年的390万元提升到今年的2961.46万元,四年翻三番,社区经费县级财政保障力度位居金华第一。社区基金会在试点成立。
三、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一是配齐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2022年开展专职社区工作者核编,以七普城镇常住人口为基数,核定全县社区需配备专职社区工作者267人,并形成核编方案通过县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从2020年开展,共开展一次原有社区工作者(66人)转任、一次社区组织换届选任(14人)、四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大专文化及以上学历的专职社区工作者。目前,全县拥有专职社区工作者267人,达到每万常住人口18名专职社区工作者的标准。二是推进社区工作专业化。制定政策鼓励专职社区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水平考试,2020年—2022年对于新考取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高级社会工作师的社会工作人员分别给予1700—5200不等的一次性奖励,还给予专职社区工作者薪酬等级提档(助理社工师,工资提一级;社工师,工资提二级;高级社工师,工资提三级)。目前全县拥有持证社会工作者1470人,其中持证专职社区工作者101人,专职社区工作者持证率达38%。三是推进专职社工优选增能。对新进专职社区开展三天的岗前培训;每年聘请专家学者开展专职社工专场培训、继续教育培训;深化“导师帮带”活动,通过对标优选领跑良师,实施“导师+项目”机制,赋能社工成长,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社区人才队伍。
四、提高社工薪酬待遇
从2020年开始,专职社区工作者工资水平不低于本地上一年度全社会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落实“三岗十八级”等级绩效薪酬制度和社工队伍的五险一金,并实现三岗十八级一年一调整。薪酬的提高,稳定了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根据《深化新时代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浙现社办〔2022〕6号)和《关于深化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金现社办〔2023〕3号)文件,从2023年起,专职社区工作者年平均工资(不含按规定由单位缴纳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费用)按照不低于当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倍确定,有条件的地方可提高到1.8倍。我县会在今年按此文件精神落实,专职社工薪酬待遇会在原基础上略有提升,并落实社工的体检、工会等待遇。兼任专职网格员的专职社区工作者,享受专职网格员工作津贴。
五、拓宽社工发展通道
拓宽社工发展通道是我县社区建设的一个工作重点,在《武义县专职社区工作者成长赋能“阶梯计划”实施方案》有详细的规定。主要措施有畅通优秀专职社区工作者进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渠道,注重从连续任社区正职满5年、表现优秀的社区党组织书记中招录(招聘)街道(乡镇)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对连续任职满两届,表现优秀的社区党组织书记,在街道(乡镇)现有事业编制总量内,按程序解决事业人员身份,每届至少解决符合条件人员总数的1/3;特别优秀的可通过择优调任、换届选举等选拔进街道(乡镇)班子。连续两届选任为社区两委的,在届满之后可转为专职社区工作者身份等。
六、推动“五社联动”多元融合共治
依托社区,联动社会工作站、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力量,为居民群众提供心理疏导、资源链接、关心关爱等服务。以民政部门登记或镇街备案形式大力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形成门类齐全、层次分明、覆盖广泛的社会组织体系。20个城市社区组建40支“我爱我家”、“舞动武川”志愿服务队,吸收志愿者近2000人,定期上门开展“敲门行动”,“一对一”等精准结对帮扶,每月开展活动200次以上,服务群众5万余人。
七、探索数字化社区治理平台建设
聚焦新形势下城市社区治理中存在的新问题、新矛盾和疫情防控斗争经验,以融合型大社区大单元建设为突破口,探索数字化改革在社区治理中的应用,梳理完善“三张清单”、搭建更新应用架构,构建精密地图、协同赋能、组团包联、单元治理等功能模块,形成数据多跨可归集、信息感知可预警、资源协同可调度、指数量化可评价的数字化全周期闭环。
八、注重社区“减负”提质增效
根据《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浙委办〔2018〕1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理顺政府和社区之间的权责关系,按照社区减负有关要求,规范社区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2023年现代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社区减负增效,将让社区有更多的精力为居民服务。
感谢您对社区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多提宝贵意见。
武义县民政局
2023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