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县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100号提案的答复
武经商提〔2023〕12号
胡建宁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私企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打造开放包容的经济生态环境
1.优化金融服务环境。深入推进融资畅通工程,加大对民营经济、制造业、普惠小微、科创、绿色等重点领域信贷支持。推动贸易结算便利化。实施扶优育强助企上市三年行动,积极探索设立上市后备企业股权投资基金,推动企业“滚雪球”式上市。引导武义金融组织稳健发展,筹建武义金融组织行业协会。深化政府性融资担保一体化改革,实施金融牌照再突破战略。推进数字化改革金融领域延伸扩面工作,学习“信义贷”“省金综平台”“贷款码”等平台迭代升级运作。加大金融风险排查处置力度,落实股债风险防控机制,高压态势打击非法集资活动,切实防范化解区域金融风险。
2.完善创新服务体系。深化推进重大科创平台和新型高校建设“一事一议”支持机制。提高科研项目间接费用比例,建立以事前产权激励为核心的职务科技成果权属制度,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机制,推动各类实验室重大科研设备向社会开放。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升级版。健全新兴产业领域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职称评审直通车机制。推进工程领域职称社会化评价改革。
3.加快建设人才服务体系。坚持人才引领驱动,继续深化“才聚八婺、智汇赋能”行动,深入实施“双龙计划”等重点人才工程,完善“引育用留”人才工作全链条机制。促进外籍人才停居留便利化,逐步推行外国人工作许可、停居留许可“一件事”办理。拓宽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人才流动通道,加快构筑教育、人才、科技联动的新机制。常态化实施重点人才工作推进例会制度,抓实服务保障重点人才企业稳进提质八条举措。
(二)打造亲商安商的人文环境
1.构建亲清政商关系。高规格开展“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活动,健全完善政企定期沟通机制,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深化开展“万名干部助万企”系列活动,推动构建以市场主体满意度为导向的营商环境评价机制。深入推进清廉民企建设,完善县领导联系企业、联系商会机制,督促落实“亲”“清”政商关系交往清单。在干部选育管用中全面加强政商关系审核把关和规范监管。持续深化机关作风建设,推动各级党委(党组)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优化营商环境各方面全过程,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政治监督、审计常态化“经济体检”重要内容。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健全精准问责、容纠并举机制,完善撑腰鼓劲、关心关爱机制。持续推动为基层减负,开展“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专项整治。
2.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新时代婺商精神。高水平举办第三届金华发展大会,深入传承婺商文化、大力弘扬婺商精神,提振婺商发展信心。完善企业家正向激励机制,加强对优秀企业家突出贡献的宣传,展现新时代企业家的使命担当。支持和引导企业家践行新发展理念,拓展国际视野,依托海外统战侨务优势,在全球范围内高效整合和配置资源。深入实施新生代企业家“双传承”计划,积极培养新生代企业家茁壮成长。建设高素质创新型现代化民营经济人士队伍,打造更多基业常青的“百年老店”。
3.营造良好创业创新环境。进一步讲好武义创业创新故事,做好“服务大局、提振信心、展示气象”主题宣传。打造一支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匹配的,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健全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加快中高职一体化和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拓宽人才培养维度。
(三)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
1.投资项目审批服务提速增效。实施投资项目审批服务综合改革,迭代投资项目审批服务协同平台,整合投资项目“一站式”审批服务中心,加快推进政府投资项目“集成审批”、企业投资项目“极简审批”,实现政府投资项目规范高效全流程优化审批、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80天。加强涉企中介管理,培育中介联合体,实现工程项目“专家组团式全生命周期”高质量服务,强化中介机构管理考评工作。
2.惠企政策智配直享。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健全减负降本长效机制,持续推出企业急需、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开展惠企政策“智配直享”机制改革,加快推广“政策智配直享”应用。开展企业难题破解行动,迭代企业服务综合平台(企业码)应用,优化政务便民热线,畅通政企互动渠道。
3.商事登记“智治速办”。深化企业开办便利化改革,实现全程网办、一日办结。统一登记规范和审查标准,优化企业登记办理流程,提升外资企业登记便利度。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优化企业注销流程,全面深化歇业和强制注销制度。深化工业产品领域“放管服”改革,完成检验检测审批系统建设。
武义县经济商务局
2023年8月2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