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723733194156M/2021-244679 发布机构: 熟溪街道
文号: 公开日期: 2023-11-29 11:26

关于规范村级误工报酬和通讯费发放的实施意见

来源: 熟溪街道     发布时间: 2023-11-29 11:26访问次数: 【字号
分享:

各村(经济合作社):

为切实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减轻村级组织负担,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现就规范我街道村级误工登记和报酬发放提出如下意见。

一、适用范围

适用所有村级组织干部和村民(社员)。本意见所指村组织干部是指各村(社)经街道核定的职数范围内,按照有关规定和法律程序选举、任命的在职的村党支部、村委会、监督委员会、股份经济合作社等班子成员以及团委、民兵、妇女等配套组织人员。

村级组织干部和村民(社员)的误工报酬可通过填制领款单领取,非本村村民(社员)的误工为劳务用工,通过开具劳务用工发票领取劳务用工报酬。

二、村级组织干部和村民(社员)误工报酬标准

(一)按规定程序制定误工报酬标准。误工报酬标准按一村一策制定。误工报酬标准由村务联席会议提出方案,经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初审同意,经街道三资办审核同意后召开村民(社员)代表会议讨论。讨论通过的误工报酬标准要在村(社)公开栏进行公示并报街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备案。误工报酬标准原则上一定三年不变,超过三年的,可按程序重新确定,新确定的干部误工报酬标准在原有基础上增减幅度不得超过30%。

(二)误工报酬发放方式。街道各村(社)干部的误工报酬原则上都按日计算,长期坐班或特殊岗位人员经街道报批审批同意后可按月计算,村(社)要根据岗位工作量合理确定按月发放人员的工资标准。对村(社)干部兼职下属企业管理岗位的人员,各村(社)可根据综合工作量确定每月工资标准,但一人每月只能领取一份工资(具体发放单位由村(社)确定)。按日计算误工报酬的人员,误工报酬标准可结合各村(社)实际情况讨论确定,原则上会议类和一般事务性的误工报酬最高不超过100元/天、重体力类误工报酬最高不超过200元/天、技术类误工报酬最高不超过280元/天,包干类(如包干打扫卫生)的误工报酬标准视各村(社)具体情况按规定程序确定。

(三)主职干部报酬和年终考核奖励。村(社)主职干部及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的误工报酬按县委有关规定执行,不得向村(社)领取各种补贴(包括值班)。经济相对薄弱村、省级扶贫重点帮扶村和有公益性负债的村(社)原则上不得发放年终考核奖。确需发放年终考核奖励的集体经济强村(社),考核奖励方案由村务联席会议讨论提出,经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初审同意,街道三资办审查同意,三资分管领导审核同意后报街道党委会(或班子会)讨论通过后召开社员代表大会表决。

三、规范误工登记

(一)按月发放误工报酬的人员根据月度工作考勤情况发放(如村文书、报账员)。按月发放误工报酬的村干部,在辞职、退职、停止、撤职处理的次月起停止发放各项误工报酬。

(二)登记误工要区分不同误工性质。登记会议性误工需要提供会议通知或其他证明材料;登记一般事务性误工、技术类误工或重劳力类误工,需要提供派工单(一般由村主职干部开具)并有证明人签字。

(三)误工时间计算。误工登记时间以半日为单位。村(社)因工作需要安排在晚上工作的,一个晚上折合半日误工时间,因特殊情况工作延至半夜零点后的可按一日计算误工。

(四)下列情况不能登记误工:

(1)村主职干部或有专职补贴的人员把本职工作(或会议)安排给其他人员代替,该代替人员的误工报酬由村主职干部或有专项补贴的人员承担,各村(社)不得登记代替人员误工。

(2)党员每月主题活动日、党员会议和党员干部的义务劳动等。

(3)组织单位已支付误工补贴的,村(社)不再登记误工,补贴金额少于村集体误工报酬标准的,可领取差额部分。

(4)因零碎性工作单次误工时间少于0.5小时的,不得登记误工。

四、规范误工报酬计算和发放

(一)误工登记和公示。每月10日前由村文书对上月的各类误工汇总登记,经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初审签字后在公开栏进行公示(7天),接受群众监督。

(二)误工报酬发放。村文书(报账员)根据公示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汇总公示单编制每月误工报酬清单,按规定审批程序审批后发放。集体经济薄弱的村(社),按上述审批流程审批后挂账处理,持有资金时支付。各村(社)无正当理由超过二个月不上报误工报酬或不按规定流程审批的,街道三资代理中心将不再受理,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将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五、规范村级组织干部通讯补贴发放

在熟街委[2008] 53号的基础上,对街道各村(社)干部的通讯费进行调整。村(社)主职干部的通讯费发放原则:人口1000以上的,最高不超过120元/月;人口500-1000的,最高不超过80元/月;人口500人以下的最高不超过50元/月。各村(社)文书的通讯费参照主职干部的通讯费标准,其他村级组织干部的通讯费按照主职干部的50%进行发放。

各村(社)村级组织干部通讯费标准由村务联席会议提出方案,经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初审同意,召开村民(社员)代表会议讨论通过。

六、监督考核

(一)强化责任。村级党组织、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对村级误工管理负主体责任,股份经济合作社董事长(村党支部书记)为村级误工管理第一责任人,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和驻村干部为审核直接责任人,村文书(报账员)为误工登记直接责任人,街道三资办负业务指导责任。

(二)定期检查。 街道纪检、组织、农经部门组成督查组,每季定期开展村级误工报酬发放检查。对不履行审批手续,不及时公开公示的,要进行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达到党纪政纪处分标准的,按规定进行处理。

(三)加强考核。将村级误工管理纳入街道对村(社)主职干部及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年度考核,发生严重违规违纪的村(社),当年度考核不得评定为优秀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