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经县级申请、省级核查、专家评审、确定创建单位、评估验收等程序,交通运输部公布2022年度“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名单,武义县光荣上榜!
近年来,为积极响应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号召,我县推进新一轮“四好农村路”建设,重点关注“建、管、养、运”四部分协调发展,力争建成畅达、平安、智慧、共享的“四好农村路”2.0版。
截至2022年底,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1291.759公里,占全县公路91.8%;先后荣获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美丽经济交通走廊达标县、农村客货邮四星级样板县、农村公路管养改革试点县等荣誉,“农村客货邮融合助力富民增收”入选交通运输部第三批农村物流服务品牌。
• 串点成线 •
全域打造“产业示范路”
结合生态旅游、特色产业、乡镇经济、历史文化等特色,我县通过改造新建、规范提升、串点成线等举措,积极打造了旅游、农业、工业、美丽乡村、城市景观五大“四好农村路”示范带圈环。
其中,柳四线、王郑线、梁上线串联形成的338公里旅游产业示范路集休闲度假、踏青漫步、水果采摘、自驾畅游于一体;
十下线、武丽线、许曳线等247公里农业产业示范路服务于更香有机茶、新宅香菇、大田蓝莓等有机蔬菜、果业、茶叶;
十白线、溪郭线、宋黄线、刘马线等235公里美丽乡村示范路融合了康养文化、畲族文化、红色文化、非遗文化;
东夏线、法金线、桐双线、开发大道等155公里工业产业示范路推进黄龙、白溪口、牛背金、深塘、凤凰山工业区的发展;
上红线、武丽线等70公里城市景观示范路彰显泉城特色、展示武川风貌。
• 管理升级 •
创新推行“路务监督员”
在实现县、乡、村三级路长制全覆盖的基础上,我县通过推广“后陈经验”,创新“路长+路务民主监督”监管模式,聘用“两代表一委员”、村两委干部、快递小哥担任“第三方”民主监督员,编发“口袋手册”—《武义县路务监督员工作指导手册》,为监督员提供履职清单,操作指南,有效破解“监督什么”“怎样监督”难题,实现“路路有人管、路路有监督”。目前,已聘有监督员31人,年均解决大小各类“路事”百件以上。
此外将排查出的农村公路隐患问题纳入“四个平台”清单,由交通、交警、综合执法等部门共同推进解决,实现公路管养事件挂号、销号“一网通办”。
• 多元共建 •
管好用好“政府钱袋子”
我县在金华地区首推公路综合保险,通过与保险公司签订总保额25亿元公路保险合同,实现了农村公路灾害保险全覆盖,将投保人或受益人从交通部门、18个乡镇(街道)农村公路管理站的公路工作者扩展至全县46万民众,近三年理赔资金1212.4万元,累计节约财政支出352.47万元。
创新管养模式,牛头山通景公路、山赤线等农村公路在全省率先采用PPP融资模式中的BOT方式,引进社会资本方参与,将农村公路建设和一定时期的养护进行捆绑招标,破解资金难题,实现“有钱建、有钱养、养到位”。利用市场化节约出的养护成本招聘14名农村公路专管员,下派至乡镇(街道)解决管养力量薄弱问题。
• 深化融合 •
全力打通“城乡共富路”
聚焦快递进村难、农产品出村难等问题,县交通运输局成立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依托汽运公司“村村通”推广农村客货邮融合新模式。开通邮路班车,将“进不了村”快递由汽运公司兜底配送,有效解决偏远乡村快递进村难问题,目前开通客货邮线路15条,日均快递进村3600件。
开通带货班车
将三港乡、新宅镇等农特产品通过班车带到农产品集配中心,为农户打开新销路,实现助农增收年销售额800余万元。
开通集市班车
将散落各村农户的农副产品统一运至集市售卖,助力山区农户实现农产品自产自销,目前已开通11个乡镇共计25条集市日公交专线,服务并带动农户10万余人。
开通共富班车
免费运输来料加工原材料,带动试点乡镇低收入劳动力1千余人,人均月增收数千元。武义客货邮经验写入了全国首个《农村客货邮融合服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