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7230026011848/2023-255018 发布机构: 财政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3-03-08 09:41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2021年度企业国有资产专项报告

来源: 县财政局     发布时间: 2023-03-08 09:41访问次数: 【字号
分享:


关于2021年度武义县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报告

20224月 日在武义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

武义县人民政府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人民政府委托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2021年度武义县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完成情况,请予审议。

国有企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县政府高度重视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工作。2021年,国资国企运行机制更加顺畅,资产规模稳步扩大,经营绩效迅速提升,投融资能力有所增强,党建基础逐步夯实,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现将2021年度我县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企业国有资产总体情况

截至2021年底,6家县管集团资产总额262.66亿元,净资产66.03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7.52亿元(含建投房屋拍卖),利润总额1.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83%28.34%68.58%47.61%;资产负债率74.9%。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857.13万元,预算支出1857.13万元企业国有资产转让133宗,转让成交金额3.7亿元;企业国有资产出租402宗,租金4259.69万元

二、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

(一)全方位大跨步推进国企改革,体制机制呈现新气象

1.完善顶层设计,监管体制更加优化。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国资国企工作会议,对我县国企运营体制机制进行专题谋划,为国企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出台《县属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若干意见》,以文件形式对我县两轮国企改革的经验成果进行了提炼总结和制度固定,明确各县管集团型国企参照正科级管理,初步配齐各集团领导班子,由集团党委承担主体责任,负责集团重大决策前置研究等,全县国企监管体制运行更加顺畅。

2.加快改革进程,国企运营更加高效。2021年,通过市场化及混改方式,成立混改公司5家。下半年,以国资公司为试点启动整合重组,将原有29家下属企业整合缩减到14套经营班子,减少管理层级、提升经营效能指导协调各集团瞄准有效资产、营业收入、利润等核心指标,积极拓展经营范围2021年,6家集团营业收入13.71亿元(不含房屋拍卖收入),同比增长31.94%;人均营业收入达到53.49万元,高于全县服务业平均水平。在提升经营能力的同时,各集团不忘服务社会使命。如寺后张、东创公司消薄项目发放250万元分红用于19个村集体消薄扶贫,展现共富担当。

3.制定完善政策,监管制度更加健全。经过三年多持续探索,我县已初步建立国企管理政策体系,目前共有各类国企监管制度37项,其中2021重新修订2项,新制定10项。国企监管制度涵盖体制机制、党建人事、资产、财务、工程、绩效等各方面,对国企人财物监管和风险控制起到良好政策支撑作用。如去年研究出台的《县属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将国企投资项目分为一类和二类项目,其中一类项目属于企业经营项目;二类项目属于政府指定实施项目,需编制资金平衡方案才可实施,进一步规范了国企项目建设行为。

(二)强担当高站位夯实要素保障,投资融资取得新突破

1.扛旗争先能投资,发挥项目建设主力军作用。2021年,国企承担的投资项目大幅增加,共计31个,占2019年以来国企项目总数的70.45%;投资总额约86.27亿元,占2019年以来投资总额78.53%;其中担任业主的项目27个、实施代建的项目4个,全年完成投资19.4亿元。建投集团完成了总投资38.22亿元的棚改安置房建设,为旧城改造和城市有机更新作出贡献;创新食用菌双百共富项目在金华市三季度攻坚争先大比拼中取得第四名的好成绩,被列为共同富裕突破性重大抓手该公司菌光互补项目及汽运公司农村快递项目、农村集市专线班车项目分别被《人民日报》宣传报道。

2.千方百计能融资,加强国企融资平台建设。为保障大幅增长的项目建设,国资办统筹各集团不断提升项目谋划、包装能力,全方位对接金融机构,总体满足全县重大项目建设资金需求。2021各集团合计完成融资21.54亿元,占三年来新增市场化融资40.37%超额完成18亿元融资任务。在以传统方式积极融资的同时,还不断拓展融资渠道,增强融资能力;2021年,国资公司取得AA主体评级;建投集团成功发行8亿元公司债券,积极对接国开行、农发行两大政策性银行,完成金武新城基础设施配套、金温货线外迁等重大项目融资授信15亿元。

3.全面谋划降风险,做大资产降低企业负债率。县政府召开全县国资系统工作思路交流座谈会,梳理规划将城区停车场、地下人防工程、地下管网、城区保洁、河道疏浚砂石经营权、温泉水采矿权、污水处理等特许经营权(资产)注资国有企业。12月,县政府批复同意将县城范围内符合规划要求的路内停车泊位和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停车场(位)特许经营权授权给建投集团;今年年初,将全县公路、水路资产除乡、村道外注入交投集团。截至2月底,建投、交投资产负债率已分别从2019年底的84.87%98.11%降到68.91%68.06%,风险总体可控。

(三)优考核严要求加强监督管理,国资监管迈出新步伐

1.强化党建引领,党的领导更加深入。目前,各集团及所属企业共有党委4个、党总支1个、党支部27个,党员249名。2021年,申报创建县级清廉国企”19家,经考评验收,评出五星级3家,四星级8家;开展警示教育1800余人。全面有序规范国企员工招聘,参照公务员招录,由国资办统一组织公开招聘3批次59人。举办国企经营管理急需业务知识培训班7期,500余人次。

2.明确考核导向,国企监管更加严格。制定完善国企负责人薪酬管理暨经营责任制考核实施办法及细则,提升薪酬考核科学性、合理性。加强国企负责人在工资、公积金等方面监管,整改退回超标缴纳资金6.63万元。紧盯目标考核,做到项目进度上墙,真晾晒真考核,适当提升项目建设在集团年度考核中的比重,以绩效倒逼进度。

3.借力数字赋能,国资监管更加科学。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统筹国企与银行建设多银行资金监管系统,目前该平台已投入试运行,实现集团内部资金统筹调剂,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重视国企财务资产信息统计审计,国资办连续三年获得省国资委年度市县企业国有资产统计工作成绩突出单位表彰。

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各集团除建投外,其他集团还未按照一肩挑的要求配备党委书记与董事长,纪委书记等关键岗位没有到位。集团下属子公司整合重组未完全到位,部分子公司仍存在职能重叠,集团对本级和子公司的管理力度不平衡,国企薪酬机制仍不够规范。部分集团的核心业务、战略方向不够清晰。

(二)项目运作存在薄弱环节。现有AA平台已无法满足滚动融资需求,需要整合打造更高级别的AA+主体。政府投资与国企投资的职责边界没有完全厘清,尚未建立完整成熟的资金运作体系;国企经营业务以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为主,难以为项目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如,交投集团公交运行连年亏损,近2年分别亏损1495万元、1676万元,拖累整个集团经营业绩。

(三)经营能力仍是最大短板。我县国企长期依附于政府部门生存,专业化、市场化水平不高。管理人员中,缺乏创新型、开拓型人才,干部队伍年龄偏大,国企经营班子的经营能力不强。我县整体工资水平不高,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集团经营班子从公务员中选任还没有成功案例,很难让体制内人才放弃身份到国企工作。

四、下一步主要工作思路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努力打造“1+3+1”,即一个AA+平台、三个AA平台及一个园区平台的国资国企架构。具体目标是:组建国控公司,将五大集团整合为国发集团(国资与水投)、交旅集团(交投、旅投)、城投集团(原建投集团)。2022年,力争完成交旅集团AA评级和国控公司AA+评级;力争完成国企项目投资20亿元,完成融资30亿元以上,其中直接融资20亿元。

目前,已完成国控公司工商登记。324日,“1+3+1”改革实施方案已经县委财经委员会审议通过,待进一步细化完善后提交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

(一)继续理顺管理机制,提高运行效率

1.找准国资办定位。重点是强化国企经营责任制考核,强调集团主体责任,突出营业收入、净利润、资产总额、融资额等核心指标,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引导作用,倒逼集团谋发展、强经营。2.继续推进企业整合。不断推进“1+3+1”体系建设,梳理各集团核心业务与发展方向,探索交叉重叠业务板块跨集团归并整合,通过精简、合并、提质,明晰集团战略定位,做强优势业务,增强集团对下属子公司的掌控力,提升经营绩效。3.规范企业薪酬管理。树立增人不增资理念,全面梳理完善各集团薪酬管理制度,倒逼企业减员增效。加大薪酬监管力度,实行每季度交叉检查制度。

(二)持续加强党建引领,深化企业人才建设

1.配强经营班子。建议县委县政府对各集团经营班子进一步充实、调整、优化。落实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肩挑要求,配备纪委书记、监事长等关键岗位。行政事业人员逐步退出集团管理层,加快市场化转型。2.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国企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及党建品牌创建。加强清廉国企及企务监督委员会建设,推动国企监督到边到底。3.加强企业人才建设。强化合同制和派遣制两种用工形式,建立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薪酬能增能减的用工制度。继续组织好每月一场国企经营培训班,提升负责人经营能力。

(三)不断增强国企实力,提升企业绩效

1.做好资产存量增量文章。继续深挖存量国有资产潜力,积极拓展增量资产范围,利用市场化杠杆提升国有资产价值。继续做好河道疏浚砂石经营权、温泉水探矿权、城区绿地等优质资产注入集团。2.继续推进国企投融资建设。推动建立政府谋篇布局、部门规划监管、国企融资实施、合力统筹平衡的公益性项目建设机制,重点是理顺资金分担与收益分配机制。指导并配合国企编制、执行好项目资金平衡方案,守牢国企经营风险底线。3.积极开拓经营类业务渠道。围绕企业年度营业收入、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完成融资额、融资成本等方面,通过考核倒逼企业参与市场。目标是各集团营业收入增速不低于全县生产总值增速(及格线),企业利润率保持稳定力争有所上升,以考核指挥棒督促企业拓展业务。

 


附件

 

2021年县属六大集团经营数据表

(单位:万元)

企业

名称

资产总额

负债总额

净资产

资产

负债率

营业

收入

利润

总额

收入

利润率

合计

2626616.0

1966333.3

660282.7

74.9%

175222.6

10734.4

6.1%

1

建投

1191348.0

1041015.2

150332.8

87.4%

57965.6

4839.1

8.3%

2

交投

623833.2

423689.3

200143.9

67.9%

55901.9

836.0

1.5%

3

水投

203111.6

132200.9

70910.7

65.1%

13960.8

759.8

5.4%

4

旅投

41896.8

21346.8

20550.0

51.0%

2928.6

-593.5

-20.3%

5

国资

500223.8

327702.7

172521.1

65.5%

43173.5

3985.6

9.2%

6

金投

66202.7

20378.5

45824.2

30.8%

1292.2

907.4

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