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7230026011923/2023-256247 发布机构: 县人力社保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3-04-12 10:06

2023年武义县茶叶加工工(名茶加工)职业技能竞赛技术文件

来源: 县人力社保局     发布时间: 2023-04-12 10:06访问次数: 【字号
分享:

目录

1.赛项介绍 1

2.竞赛内容 1

3.命题标准 2

4.评分细则 2

4.1 加工操作过程配分与评分标准 2

4.2 成品茶感官品质配分与评分标准 2

5.成绩评定 3

6.竞赛场地与设备 3

6.1 竞赛场地 3

6.2 设备与材料 3

7.竞赛规则 4

7.1 参赛选手须知 4

7.2 工作人员须知 5

7.3 裁判员须知 6

1.赛项介绍

项目名称: 茶叶加工工(名茶加工)

竞赛方式: 个人项目

2.竞赛内容

(一)竞赛形式

包括理论知识竞赛和操作技能竞赛,均采用现场完成方式。

理论知识竞赛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成绩占总成绩的30%,60分以上为合格。采用闭卷形式,题型包括单选题和判断题。

操作技能竞赛时间为180分钟,满分为100分成绩占总成绩的70%,成绩60分以上为合格。赛项内容为绿茶加工,分针形绿茶、扁形绿茶、卷曲形绿茶。

(二)理论知识竞赛内容

以《茶叶加工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三级)要求为基础,并适当增加相关新知识、新技能,注重考查对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操作技能竞赛内容与要求

竞赛内容:分为加工操作过程及成品茶感官审评。在规定时间内,现场选手每人配置同样的鲜叶原料和制茶用具,根据自己填报的茶叶品类(针形绿茶、扁形绿茶、卷曲形绿茶)加工技术要求进行加工。

竞赛要求:手工用电炒锅及烘干设备,将1公斤摊放过的鲜叶炒制成绿茶(针形绿茶、扁形绿茶、卷曲形绿茶)。加工操作过程评分,占技能操作总分的20%;成品茶感官审评评分,占技能操作总分的80%。

3.命题标准

试题由竞赛技术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统一命制。竞赛以《茶叶加工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三级)要求为基础,并适当增加部分二级(技师)内容,融入相关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等内容。

4.评分细则

4.1加工操作过程配分与评分标准

总分值为20分。由裁判依据参赛选手加工工艺及技能是否科学、合理、熟练等进行现场巡回打分。具体分值如下表:

加工操作过程配分与评分标准

序号

考核内容

考核要点

配分

评分标准

考核

方式

1

工艺流程

是否规范、合理

5

(1)加工流程不规范,扣1~5分

(2)扣完为止

评委

现场

评分

2

杀青技能

是否熟练、程度准确到位

5

(1)技法不熟练,扣1~3分

(2)程度不到位,扣1~3分

(3)扣完为止

3

做形技能

是否熟练、程度准确到位

5

(1)技法不熟练,扣1~3分

(2)程度不到位,扣1~3分

(3)扣完为止

4

干燥技能

是否熟练、程度准确到位

5

(1)技法不熟练,扣1~3分

(2)程度不到位,扣1~3分

(3)扣完为止

合   计


20



4.2成品茶感官品质配分与评分标准

总分值为80分。审评方法按GB/T 23776-2018茶叶感官审评方法的规定执行,由裁判对参赛选手加工完成的成品茶样品(须进行两次编码)参照名优绿茶品质标准开汤审评,按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五因子”,采用百分制,审评打分排序。将单项因子的得分与该项因子的评分系数相乘,并将各个乘积值相加,再乘以0.8,即为该茶样感官审评的总得分。(注:如果成品茶外形严重不符合针形绿茶、扁形绿茶、卷曲形绿茶应有的基本特征,该茶样的感官审评得分为0分)。

5.成绩评定

竞赛总成绩由理论知识成绩和操作技能成绩二个模块的成绩组成。考试成绩实行百分制,各按100分折算,个人总成绩=理论成绩×30%+技能成绩×70%。竞赛总成绩作为参赛选手名次排序的依据。若总成绩得分相同时,则操作技能得分高的选手名次在前;当出现参赛选手操作技能成绩相同时,成品茶感官品质得分高的选手名次在前。

6.竞赛场地与设备

6.1竞赛场地

实操比赛区域分为若干个炒茶区域、每个工位的面积为4㎡(长2m,宽2m)(布局以场地实际情况为准)。

6.2设备与用具

6.2.1赛场地提供制茶设备与用具清单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电炒锅

深23cm,口径64cm,3000W

制茶油

圆柱状,直径3cm,长27cm,重200g

3号方眼筛

直径57cm,边高5cm,方孔边长0.8cm,蔑宽0.15cm

软口簸箕

中号:软口边长44cm,前斜长度42cm,后斜长度28cm,蔑宽0.6cm

簸篮

直径60cm,边高16cm,蔑宽0.5cm

竹匾

直径107cm,边高1.5cm,蔑宽0.6cm

抹布

棉质,白色,约10cm×15cm

棕扫帚

直径10cm

盖茶布

白色、棉质

10 

揉捻平台

高800mm的操作台

11 

烘笼

40型、竹编

12 

工作服装

白大褂加帽子120套

13 

每人一支

7.竞赛规则

7.1参赛选手须知

1.根据预定比赛时间的安排,选手提前抽取实操编号的号签,分批参加竞赛。

2.选手应于赛前30分钟凭准考证、身份证及抽签号到竞赛指定地点进行检录,迟到30分钟,视为弃赛。大赛严格执行检录进场程序,检录时选手应主动出示身份证、准考证,主动出示自带物品,不能夹带禁止携带的材料和物品,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和违禁物品,违者不得参赛。检录检查完成后,有序进入赛场。

3.选手应做到着装规范、清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选手着装上不能有反映身份信息的任何标识,否则,视同作弊,取消竞赛资格。

4.选手应根据竞赛需要,准备好指定的有关工具。如发现选手私自携带与竞赛相关的其他材料和物品进入考场,一律按作弊处理,并取消竞赛资格。

5.选手应独立完成操作,不得有任何暗示选手身份的记号和符号,否则取消成绩。完成项目操作后,先清理工位卫生,后离场,若卫生不清理,打分表上酌情扣分。

6.选手应服从现场指挥和调度,自觉维护赛场秩序,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安全参赛。若发生争吵喧哗、打架斗殴等严重违反国家颁布的安全文明操作规定的行为,一律取消参赛资格。

7.选手有身体突发情况等,自动退赛,已有成绩不计。竞赛时间内不得外出,若有特殊情况中途外出赛场,消耗的时间计入竞赛规定的时间范围内。

8.赛场设有安全通道和安全门,备用消防器材,配备医务人员,如遇突发情况,选手应听从现场管理人员安排。赛场已做好大赛安全、健康和公共卫生及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处理等工作。

9.选手对出现的不符合大赛技术文件规定的情况和违规行为,可在赛后1小时以内,以书面形式向竞赛组委会提出,由竞赛组委会裁决,逾期不再受理。

7.2工作人员须知

1.工作人员必须服从赛项组委会统一指挥,佩戴工作人员标识,认真履行职责, 做好竞赛服务工作。

2.工作人员按照分工准时上岗,不得擅自离岗, 应认真履行各自的工作职责,保证竞赛工作的顺利进行。

3.工作人员应在规定的区域内工作,未经许可, 不得擅自进入竞赛场地。如需进场,需经过裁判长同意,核准证件,有裁判跟随入场。

4.如遇突发事件,须及时向裁判员报告, 同时做好疏导工作, 避免重大事故发生。

5.竞赛期间, 工作人员不得干涉及个人工作职责之外的事宜, 不得利用工作之便,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如有上述现象或因工作不负责任的情况,造成竞赛程序无法继续进行,由预赛组委会/决赛组委会视情节轻重, 给予通报批评或停止工作,并通知其所在单位做出相应处理。

6.各类赛务人员必须统一佩戴由大赛组委会签发的相关证件,着装整齐。

7.除现场裁判员和参赛选手外,其他人员不得进入竞赛区域。赛场安全员、设备和软件技术支持人员、工作人员必须在指定区域等待,未经裁判长允许不得进入竞赛区域, 候场选手不得进入赛场。

7.3裁判员须知

1.裁判员须佩戴裁判员标识上岗。执裁期间,统一着装,举止文明礼貌, 接受参赛人员的监督。

2.严守竞赛纪律,执行竞赛规则,服从赛项组委会和裁判长的领导。按照分工开展工作,始终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自离岗。

3.裁判员在工作期间严禁使用各种器材进行摄像或照相。

4.现场执裁的裁判员负责检查选手携带的物品,竞赛用自备手机,违规物品一律清出赛场,比赛结束后裁判员要命令选手停止竞赛操作。

5.竞赛中所有裁判员不得影响选手正常竞赛。

6.严格执行赛场纪律,不得向参赛选手暗示或解答与竞赛有关的内容。及时制止选手的违纪行为。对裁判工作中有争议的技术问题、突发事件要及时

处理、妥善解决, 并及时向裁判长汇报。

7.要提醒选手注意操作安全,对于选手的违规操作或有可能引发人生伤害、设备损坏等事故的行为,应立即制止并向现场负责人报告。

8.严格执行竞赛项目评分标准,做到公平、公正、真实、准确,杜绝随意打分; 严禁利用工作之便,弄虚作假、徇私舞弊。

9.严格遵守保密纪律。裁判员不得私自与参赛选手或代表队联系,不得透露竞赛的有关情况。

10.竞赛过程中如出现问题或异议,服从裁判长的裁决。

注:未尽事宜以竞赛现场规定或竞赛组委会规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