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冒充金融机构工作人员、修复不良征信记录、退款理赔为手段骗取用户资金的诈骗方式层出不穷。近日,壶山派出所就接到这样两起警情......
3月19日13时,受害人应女士接到一个自称为“微粒贷”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其在“微粒贷”中的贷款利息比较高需要进行消除,但消除需要先充值一定金额用以清除其他银行贷款,才能关闭“微粒贷”中的贷款。后对方向应女士提供了一个输入身份信息就能查到其他贷款的网站,又让应女士下载“瞩目”APP,让其通过该APP消除贷款,并提供了银行卡账户。应女士信以为真,往对方提供的三个银行账户转钱,但转账完成后对方未将充值的钱的转回,方女士方知被骗,共计损失34960元。
3月20日12时,受害人周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是银监会的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询问周女士是否在“微粒贷”上办过贷款,如果开通“微粒贷”却不贷款,会对征信造成影响,周女士慌了,对方称现在银监要对开通业务后并未贷款的客户账户进行关闭处理,现在就是来教周女士如何关闭“微粒贷”账户的。随后,周女士按照对方的要求将23999元转到“微粒贷”里,对方称这样操作只是为了形成交易记录,关闭账户后会返还。第一笔转账完成后,对方以操作太慢为理由,让周女士继续转账10000元,后又以太慢为理由要求周女士转账39980元,接连大额转账才周女士反映过来自己被骗了,共计损失73979元。
两个案例,一个以影响征信为借口,一个以帮忙消除账户为借口,都是利用了受害人担心自身钱财安全的心理实施诈骗,以假乱真,让受害者误以为是微信里的正规“微粒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