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是农业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着力推动农业科技园区向高端化、集聚化、融合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创新浙江”公众号推出“走进省级农科园区”系列报道,向您展现优秀园区风采。
在茶叶种植基地,万亩茶树整齐排列生机盎然,科技特派员正忙着指导茶农采摘春芽,赶赴今年春茶上市;在药材种植基地,铁皮石斛、灵芝、西红花等珍稀名贵中药材琳琅满目,技术员正通过数字显示屏上的光照、大气和土壤的温湿度等数据,查看作物成长情况……一走进浙江武义县有机茶药农业科技园区(以下简称“园区”),“科技”的气息就扑面而来,绘就出一幅传统和现代交织的别样春景。
这春景背后折射的是我省农业科技园区创建的突出成效,彰显的是科技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武义县有机茶药农业科技园,于2020年列入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创建名单,是我省首批创建的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之一。自创建以来,园区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逐渐成为我省集茶叶和中药材加工、康养等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农业科技成果示范平台,创建成效明显。园区企业R&D投入强度均保持在4%以上,共育成新品种2个,获批植物新品种权1个;获授权专利26件,其中发明专利10件;制定标准7项,其中行业标准2项,地方标准5项;获得科技奖励9项。此外,园区还建成农业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2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家。
科技驱动——铸就有机农业“金名片”
“武义得天独厚的优势,具备发展有机农业的先天条件,而科技创新的不断加持,加速了创新资源不断释放,让有机农业的‘金名片’越擦越靓。”园区的负责人介绍。“我们坚持在创新、研发、保护同向发力,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快速发展。”
沿武义王郑线公路而行,“一心八园”布局清晰可见——“一心” 是有机茶药科技创新管理服务中心,“八园”即中药材资源品种园、铁皮石斛有机栽培示范园、灵芝有机栽培示范园、新旧浙八味示范园、有机国药循环农业观光示范园、国药文化养生园、有机茶生产示范园、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目前完成了80%以上,全部建成后,这里将涵盖农业科技研发、智慧农业示范、新品种新技术示范、现代农业典型示范、农业产业孵化、休闲观光、产业经营模式创新、农旅融合、创新平台打造等功能,融合集聚效应将更加明显。”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有了载体和平台,创新、研发和保护体系也将更加健全。”
据悉,园区一直致力于有机茶基地建设与区域特色有机茶品牌打造,目前拥有了“武阳春雨”、更香有机茶、乡雨有机抹茶等多个有机茶品牌,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研发、农旅、外贸于一体的特色有机茶产业带。同时还引进了“铁观音”“金观音”“水灵一号”等茶树新品种,先后与美国梅奥、北大、浙大、省农科院、省农林大学、中茶所等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项目17项,在新产品开发领域实现深度合作,成功研发武阳工夫红茶、水灵白毫白茶、金坑乌龙茶,跨越绿茶、红茶、白茶、黑茶、乌龙茶、花茶等茶类的加工。园区还注重中药材的培育,重点开展了灵芝、铁皮石斛、西红花等新品种选育工作,其中,两个“灵芝” 菌种和一个“铁皮石斛”新品种更是成功入选神舟十二号的太空培植实验。
园区还注重地方特色茶药资源的保护。开展武义中药材资源普查,建成1000多个种质资源圃。编制完成武义县中药材长期发展规划,推选出“武八味”等地方特色中药材。牵头成立武义中药材产业协会,积极推进重点农业文化保护,顺利组织申报道地(有机)中药材生产循环系统重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寿仙谷灵芝孢子粉(破壁)”被列入首批“浙产名药”目录,武义县被授予 “浙产名药”产业发展大会永久会址。园区积极探索立体种养殖、循环养殖方式,以稻鳖共生系统与灵芝、铁皮石斛等武义地方特色药材进行循环轮作,形成稻药循环轮作系统,成功建立“种养循环、变废为宝、综合利用、生态循环”的农业产业链。
数字赋能——现代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眼下,正是茶农们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与火热的茶园一样,位于武义县白姆乡金坑脚的浙江更香有机茶业开发有限公司数字化茶厂内机器运转,茶香四溢。这是园区创建的首个茶叶数字化加工生产车间及抹茶数字化生产示范生产基地。“以前是‘凭经验做茶’,现在‘看数字做茶’,做出让普通百姓喝得起的放心茶。”更香公司负责人感慨道,这条数字化生产线不仅能够保证生产产量,还有效节约了成本,更重要的是保证了茶的品质。
科技助农——绘就农民增收新路径
农业科技创新研究与生产推广应用往往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技术成果转化带来的成效确是实实在在的。
园区通过“核心园+示范园+经营主体”及“龙头+科技+基地+农户”的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模式,形成技术梯次示范辐射机制,带动现代农业技术的示范推广应用。目前,园区累计种植中药材面积3000余亩,茶叶15000余亩,带动周边2000农户致富增收,园区建设成效初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树起了“绿色屏障”。
“园区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力量的增强,将促进园区示范、辐射推广面积的扩大,对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整体发展质量的提升,助力武义经济发展都将起到积极作用。”园区负责人介绍。
组织开展“铁皮石斛质量安全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 铁皮石斛优良品种引选及高效繁育技术研究”等科技项目,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完成铁皮石斛有机栽培示范园、灵芝有机栽培示范园提升建设,积极开发农文旅观光项目,有效促进一二三融合,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三年来,园区围绕茶叶、中药材这两大主导产业,努力打造特色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目前已建成茶叶、中药材2条省级农业全产业链,主导产业产值15.77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辐射带动周边农户收入人均增长8000元以上。”园区负责人介绍,“建设期末,园区的经济发展方式明显转变,产品科技含量显著提升,未来,我们将努力将园区打造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高地、农业转型升级的典范、农民共同富裕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