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公开 >> 义务教育 >> 招生管理 >> 学校介绍

百年书院谱新章 半月池畔育新人——壶山小学人文精神大讨论

发布时间: 2023-06-01 09:32

信息来源:县教育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分享:

“办什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一直是学校管理者思考的问题。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更是教育工作者不懈的努力与追求。一个学校的办学思想,蕴含着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方向、育人目标、学校文化、办学特色、治校策略等内容,是管理者对学校办学系统的一种理想构成,也是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

百年办学一脉相承

壶山小学近120年学校发展史积淀了丰厚的人文底蕴。清光绪廿十八年(1902)春,王式桢不惧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他秉承南宋理学家吕祖谦“讲实理、育实材、求实用”的教育思想,“开八婺之先”,在原壶山书院的基础上创办了壶山小学堂,开启了武义现代教育事业的新篇,成为金华府所属各县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学校。

此后百余年学校几迁校址,几易校名,历尽沧桑。明招文化、壶山书院、八婺先气等丰厚的人文底蕴,对学校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的壶小办学精神,也逐渐孕育而成。

与时俱进传承优化

一直以来,办学思想都是有时代烙印的,随着时代变迁,它的内涵也随之发展。革命时期,壶小倡导“平民教育”,彰扬红色精神;新中国成立后,注重“全民教育”,提升公民素养;“十二五”期间提出了面向全体的“赏识”教育,确立了“赏识学生、服务学习、鼓励创造、智慧成长”的办学理念。围绕“经世致用,敢为人先”,打造“三乐智慧教育”,以“乐导、乐学、乐考”为基点,培养“和而不同 乐读相长”的学生。

壶山小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的办学精神为指引;以推进“美丽校园”、“乐读校园”建设为抓手;围绕“知道明觉,明理立人,问学创玩,乐在其中”核心理念,不断优化教育品质,让每一位学生“享受学习,享受生活,享受快乐,享受成长”,着力创建师生快乐学习成长的幸福校园,奋力打造共同富裕背景下的示范性窗口学校。

“五育”时代迎接新挑战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变革。在立德树人、五育融合、“双减”新政等战略新行动过程中,百年老校壶山小学面临着一些挑战:智慧教育、拓展课程、科技教育、体育文艺、劳动教育等特色育人项目需更一步融合提升,而学校师资发展处于高原突破期,教学活力、教育激情亟待进一步释放,办学品质有待提升等新时代挑战。

教育要实现现代化,要求我们既要有面向世界的胸襟,也必须保持脚踏本土的情怀。在接纳与坚守中,在冲突与融合中,达到育人成效的最优化。“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的思想被明招先贤在历史的画卷中铭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传承、演绎、积淀、发展,成为壶小人共同的价值观。进入新时期,教育共富是时代给我们的新命题。为此,我们审时度势,进一步拉高学校发展标杆,高位设计了学校后续发展的顶层构架。

构架“3453”育人体系

立足“优质均衡、公平为先”浙江教育共富核心价值取向,以争当“两个先行”山区县样板学校为目标,拉升育人标杆,打造育人成果,着力打造共同富裕背景下窗口学校“3453”育人样态。壶山小学“3453”育人样态整体推进思路是,以“红壶”党建为引领系统,着力推进“三院”未来育人场景创设,“四系”育人系统建构,“五课”育人成果建设及“三融”育人引挈打造,高质量实现“学有所长 玩有名堂”的育人目标,奋力打造共同富裕背景下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性窗口学校。

创建“三院”未来育人场景

在传承、创新已有办学基础上,高位推进未来学校教育场景创建,建构以生为本、立体支持、高品融合的“三院”育人空间体系,创建未来育人场景。

“三院”未来教育场景建构的主体为:“乐课新书院”“少年工程院”“虎娃体艺院”,充分融合家校社企教育场景及相应优质教育资源,创建支持每位壶小学子跨边界学习、成长的新型空间系统。

乐课新书院,是指在传承壶山书院传统精神的基础上,立足学校原有的乐导、乐学、乐考等“三乐课”办学项目优势,综合利用学校的空间布局,开辟支持每位学子乐读、乐学、乐游、乐玩的第二学堂空间,为推进学校拓展性课程提供必要的支持场所,着力提升学生的适应未来社会所需的核心素养、关键能力。

少年工程院,是指在传承壶山小学堂的《格致》学科及金华市科普教育示范学校、浙江省首批创新教育试点学校、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基地等基础上,创建支持新时代儿童探究自然、探索星空、科学实验、创造发明等所需的科技实践空间系统,满足不同儿童自主探究、乐于探索的多层次、多样化个性需要,着力发展儿童的未来科技精神和培养一定程度的科探技能。

虎娃体艺院,是指在体育传统项目和半月池文艺社等精品课程项目的基础上,系统性地创建满足新时代少年多元化体育健身、美育体验、艺术活动所需的新体艺场景,打造“一校多精品,生生多才艺”的高品位、高质量的学校体育、美育工作高地。

打造“五课”高品质特色项目

高品质育人项目是解决学校育人载体的创新问题,也是打造“壶·有优学”办学名片的最后落脚点和关键着力点。对此,壶小在传承已有办学成熟项目的基础上,立足“玩有名堂,学有所长”的育人目标,大力推进壶山好课、经典乐课、科技探课、虎娃艺课及行走研课五大载体,覆盖每位壶山学子的学、研、玩、做、践等多样化的个体学习需求。

壶山好课,是指“共富”取向下的义务教育课堂上,每位学生拥有公平、美好的人际关系,都有均等的提问、发言、讨论及被关注、指导的机会,能自主选择适性的学习方式主动、积极参与学习,在认知、能力、思维、心智等领域能不同程度地获得发展,生生都能体验到较高学习获得感。它突出每位学生均等参与、主动学习、美好关系和学有所获这条“学足学优”主线,侧重从目标选择、学材重构、学式适性及个体关注等维度实施深度变革创新。

经典乐课,是指基于学校较成熟的“三乐课”为基础,借助乐读坊、乐学馆、乐游厅、乐玩铺组成“乐课新书院”空间系统,开设涵盖课外大阅读、校园研学、游戏活动等领域的“第二课堂”课程,为每位壶山学子搭建课内外融合的通道,发展学生学以致用、开阔视野、实践创新等综合能力及素养。

科技探课,是少年工程院下的系列性科学体验、探究及创造性活动,目的是满足不同儿童自主探究、乐于探索的多层次、多样化的个体科技体验需要,为不同学生自主参与科学体验、探究活动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主题选择,着力发展儿童的未来科技精神及培养一定程度科探技能。

虎娃艺课,是虎娃体艺院下衍生出的体育运动、文学艺术及书画美育项目,依据“虎娃体艺院”的民间体育馆、体育俱乐部、精品文艺社、经典民乐厅、半月池书画创作室、虎娃才艺展示舞台等独特空间布局,研发丰富、有特色的文体项目群,支持不同壶山学子自主参与文体活动的需求。

行走研课,是指引导壶小学子参与社会实践、美丽新农村建设的系列性课程,旨在开拓学生场馆学习视野、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和培育热爱新农村情怀。依托武川游学、乡村劳动、古镇考察、非遗传承、企业勤工、场馆学习等六大序列项目,为壶小学子参与社会实践体验建立了丰富的载体支持。

建构“四维”高质协同系统

以“红壶”党建全面引领、统筹“壶·有优学”办学规划的整体、高位推进。确保“壶·有优学”办学规划实施与推进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核心,建构“四维”高质协同系统,围绕打造窗口学校教育共同富裕示范地、新时代小学高质量发展的新标杆,建构相应的高品质协同系统、高质量学改体系、高科技助学体系及新评价引导系统,四大系统合力助推壶小迈向新时代发展的新高地。

创新“三融”内发引擎机制

为实现基于“3453”育人升级样态的“壶有·优学”办学规划,打造共同富裕背景下山区窗口学校,拉升壶小的育人新标杆,打造一批未来壶小育人的新成果,则需要建立在全局性的机制创新,对此,以建立“壶小名师”孵化机制、推进“壶小优班”提质工程、打造“山区共富”联盟平台三大机制,形成支持“壶有·优学”办学规划高质量推进的实施“底座”。

“经世致用 敢为人先”是壶山小学永恒的烙印,更是永远的鞭策,它意味着壶山小学必须要有争当“两个先行”山区县样板学校的勇气,围绕高质量育人我先行,教育共富我先行,书写壶小教育新篇章。同时,更要有“三大重塑”的决心与魄力,坚持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观,重塑五育融合,重塑育人生态,重塑师资发展,开辟新育人载体及高质量推进的路径,突出学校教育与我县赶超发展的契合度,着力帮助孩子提升思想道德、科学与人文素养、身心健康水平与创新能力,为每位为壶小学子的美好未来奠定基础。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