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723002601168J/2023-257986 发布机构: 县科技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3-06-02 10:45

科技特派员20周年 | 蔡为明——食用菌撑起“致富伞”

来源: 县科技局     发布时间: 2023-06-02 10:45访问次数: 【字号
分享:

编者按:今年是我省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20周年,斗转星移的时光里,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全省各地生根发芽,结出了累累硕果。“科技特派员20周年”专栏,带您了解科技特派员在之江大地写下的一个个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生动故事。

蔡为明——食用菌撑起“致富伞”

我的初心

我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派驻武义县的团队科技特派员首席专家,从2008年开始,至今已是第16个年头。作为团队科技特派员,我的初心是用科技使菌菇成为农民的“致富伞”,为当地农村产业兴旺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我出生于1967年,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0多年来,在食用菌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获部省以上科技奖9项,育成食用菌新品种11个,获发明专利10余件,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著作3部。

故事:让种菇由“苦”变“甜”

2008年,浙江省在个人科技特派员的基础上开始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以法人和团队的身份与地方结对,我就是在那个时候,以首批团队科技特派员身份,担任了省农科院派驻武义县的食用菌团队科技特派员首席专家。

当时,种香菇在武义是一个出了名的苦差事,用土法制作菌棒,靠的是人工压实木屑、麸皮等原料,几千棒压下来,菇农的手都会麻木肿胀。而完成袋装后,还要进行高温灭菌,为了保证灭菌彻底,菇农常常几天几夜不合眼,但就算这样,菌棒的报废率还是很高。

我到武义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展调研,在摸清了当地食用菌产业的短板后,我便果断做出了决定——带领团队共同投资入股创办了武义创新食用菌有限公司。由公司提供资金、技术和服务,通过新建专业化的生产线集中生产菌棒,把统一制好的菌棒直接交给菇农培养出菇,让菇农种菇既轻松又有保障。第一条生产线建起来以后,仅用了半天时间,菌棒就被订购一空,我的心里是满满的成就感,这说明我们真正找准了农民的需求点,走对了路子。

解决了生产的问题,还要解决菌种的问题。武义县的香菇生产原先都集中在秋冬季节,5至10月是种香菇的淡季,此时产出的香菇品质不好。为此,我们与当地企业协同开展了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育成优质香菇品种“浙香6号”,并研发出配套设施化高效栽培技术,所产的香菇质优价高,售价比常规的高2-3倍。种香菇不再是又苦又累、利润又薄的辛苦事,不少青壮年也开始从事香菇生产。通过我们的技术支撑与扶持,武义已经培育了食用菌专业合作社15 家、家庭农场10家,年收入20万元以上的专业大户达到了23户,食用菌从脱贫产业变成了富民产业。

如今,专业化菌棒生产线在武义县已经建起了20多条,年产菌棒 3800 多万棒,技术惠及全县95%以上的菇农,累计节支增收超亿元。在武义,“穿着皮鞋采香菇,开着汽车卖香菇”成为了现实,种菇也由一项农民眼中的“苦差事”变成了“甜美的事业”。

收获:“冬闲田”成“增收田”

和其他许多地方一样,我们省农科院结对科技帮扶的武义县大溪口乡有不少“冬闲田”,一直以来种单季稻,水稻收割后的冬春季节闲置着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来,用什么“妙招”可以利用“冬闲田”,帮助农民提高收入?成为我们团队研究的又一个重要课题。

武义山清水秀,大溪口乡是省级生态乡,境内隐蒲溪、溪口溪、曳坑溪穿境而过,溪水清澈见底,而优质水源正是冬春季种黑木耳、产好木耳的必要条件。我们决定在武义大溪口研发推广设施化“耳—稻”轮作技术,简单来说就是研发专用大棚设施夏季种水稻,冬季种木耳。

这一想法提出后,当地百姓并不买账。因为以前他们种过黑木耳,但一遇到冬春季浙江常有的阴雨连绵天气,就容易引起烂棒、流耳,不仅赚不到钱,有时还会亏进去。而我们提出的避雨设施栽培技术又从来没见过,不知到底能不能成功,所以当初大家都不愿意种。

农民往往以眼见为实,新技术要做给农民看才能不推自广,于是,我们又决定找个示范户,手把手,带着做,并且承诺“包产量”!

王秀权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21年王秀权种的6亩多、5万个菌棒,一炮打响,赚了10多万元。他激动地说,“钱支援,物支援,不如来个科技特派员!蔡老师带领的团队把催好芽的菌棒交给我们直接管理出耳,并且什么时候浇水、什么时候通风,安排得清清爽爽,连产量都给我‘打包票’,半年时间赚的钱比外出打工一年挣得还多!”

王秀权种木耳赚了钱,示范效应就出来了。去年农户张绍兴跟着种了10亩、近8万棒黑木耳,产值近40万元,并且把废菌棒还田作为有机肥种植水稻,实现“耳—稻”两收稳粮增效。

能用自己的一技之长,践行“两山”理论,利用科技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投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新时代伟业,我由衷地感到自豪。但这不是终点,而是新奋斗的起点。今后,我们将和武义县共同推进“耳—稻”轮作“千亩亿元”稳粮增收工程,并推广到全省,用科技助力浙江26县共同致富!

创想:“双百共富”模式带富农民

有调查显示,在全国的贫困县中,有七成以上发展了规模不等的食用菌产业。这一产业属于循环农业,具有周期短、见效快等优势,非常适合农民尽快实现脱贫致富。而在担任科技特派员的16年时间里,最让我有成就感的,就是“带着农民一起赚”。

在武义,通过优质香菇工厂化生产技术的创新突破,已经成功建立了由企业负责菌棒生产、农户负责出菇管理的“1+N”生产经营方式。通过优良的品种以及现代化的种植方式,一亩温室大棚可以年产一百吨香菇、带来一百万元产值,为农民亩均增收15万元、企业增收5万元,这样的模式,我把它称为“双百共富”模式。

在我看来,现代农业发展起来了,不能把小农户丢掉,“双百共富”模式能有效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当下,浙江正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我希望能把“双百共富”模式推广到全省乃至全国,真正带着农民一起富。

多年的特派员工作,已经把我和农民紧紧连在了一起。我想,做好科技特派员工作,不仅要找准农民真正的需求点、痛点,还要有切实可行的技术。因此,我正带领团队加紧开展育种及相关技术研发攻关工作,希望为农民带去品质更优、产量更高、效益更好的食用菌品种和技术,推动食用菌产业由“脱贫”产业向“富民”产业转变。

评述点赞

武义县科学技术局局长汤琳球:

蔡为明老师带领团队在武义深耕食用菌产业,与当地企业菇农协同创新、共同创业、共谋发展,通过“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为实现产业兴、农村美、农民富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真正的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把科技成果送进千万家!为推动我县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作出了巨大贡献,蔡为明老师也因此被评为“武义县优秀科技合作专家”。

武义县农业农村局正高级农艺师施礼:

我和蔡为明老师是同一届浙农大校友,是产学研合作伙伴,更是创新创业亲密战友。为了武义县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尤其食药用菌产业园平台建设,“双百共富”香菇工厂化项目的实施,呕心沥血十几年,我和武义菇农一样,一辈子都感激蔡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