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72300260115XJ/2023-259989 发布机构: 武义县教育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3-07-14 14:11

武义县教育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来源: 县教育局     发布时间: 2023-07-14 14:11访问次数: 【字号
分享: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促进三个“一号工程”落地

着力推进区域中高职一体化。聚焦地方优势产业,构建产教融合路径。探索建立政、校、行、企深度协同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以长学制中高职一体化为依托,推动中、高职和本土优势产业紧密互动,进一步扩宽产教融合新路径,切实为地方优势产业集群提能升级提供人才动力。武义县政府与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签署县校联合办学协议,计划投资14.12亿元成立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武义学院,推动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下沉,更好服务县域发展。目前,武义县职业技术学校迁建工程被列为“七优享”民生实事,省、市、县重点工程,投资金额居2023年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教育设施项目”前列;去年已顺利完成首批机械加工技术、康复技术等4个中高职一体化专业160人的招生工作,今年计划招收幼儿保育等5个中高职一体化专业215名新生,预计2028年全日制大专在校生达2000人,学历提升和技能提升培训达6000人以上。

着力托举“县中崛起”工程。落实《浙江省山区26县和海岛县“县中崛起”行动计划》,完成“县中崛起”一对一结对帮扶,浦江中学与武义一中签订结对帮扶协议,提升县中治理能力、教师教学教研水平和育人质量。通过托管帮扶、定期到校指导帮扶和组织跟岗挂职锻炼等方式开展帮扶;同时充分运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探索以“三个课堂”为主要形式的校际 “互联网+”育人方式和教研模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今年以来,开展联合教研36次,教学骨干跟岗锻炼19人次,共享资源60余份,专家入校指导16次,全力托举县中教育质量发展。

着力抓实“两县”创建。将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作为教育系统重点工作落实推进,健全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开展创建学校“先进”带“后进”结对帮扶、捆绑考核,建立县级工作督导组,通过日常督、驻点督、返场督等方式,倒逼工作推进。目前,已交办问题 1330 余个,逐一销号整改。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方面,32 项评估指标中有24 项指标得到明显提升,生均面积、办学规模等指标得到大幅提升。同时,落实中小学城乡统一编制标准,新增中小学教师编制 173名,今年通过“绿色通道”引进优秀师范毕业生 115名,切实补齐教师编制缺口确保达到评估标准。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方面,38 项指标中 20 项明显提升,今年计划投资 17241万元新建公办幼儿园7所,其中1所已完工,9月份投入使用,其余在建 6所将于 2024年前全部完工,租赁场所举办为公办幼儿园,共计新增学位2880个,实现乡镇公办幼儿园全覆盖。实施“低小散”幼儿园整治、优质园创建三年行动,预计6月底共关停不合格民办幼儿园16所,进一步提升幼儿园园保教质量。

着力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贯彻落实我省“两个高水平”建设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全面实施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明确教育管理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型、育人模式从传统向五育融合转型、学校管理从传统向现代治理转型、办学思路从封闭向开放转型的思路,促进我县办学水平的整体改变,办学条件从标准化向现代化提升、办学质量从重单纯学业向重全面发展提升、办学水平从常规办学向特色办学提升,今年拟创建现代化学校6所,3所学校已完成创建工作。

着力保障新居民子女入学。根据《武义县新市民量化积分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武政办〔2023〕3号),有序落实积分排序梯度入学服务举措,积分累计达到一定分值的新市民,且符合当年义务教育招生相关规定的,其子女按积分排名可享受义务教育阶段入读公办学校等待遇,全面保障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 我县入学。根据省民生实事要求和义务教育段随迁子女入学相关规定,按照“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两为主”要求,保障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享有公平、同等的义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通过新建、改(扩)建学校,继续向民办学校购买学位,增加公办学校学位,确保符合条件的义务教育段随迁子女在我县100%保障入学,就读公办学校达85%以上,在武义接受初中教育并参加中考的高层次人才及符合条件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技术骨干等人才子女,与本地市民子女以同等条件入读高中。

(二)以优质均衡为主线,下好教育规划“一盘棋”

教育发展形成更优格局。引进初中教育基金600万元,改善办学条件投入575万元,新增学位600个,初中强校工作覆盖率达100%。 统筹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着力优化城乡布局结构,政府投资项目有序推进。2023年共实施项目12个,总投资预算180179万元。桃溪镇中心小学和桃溪镇中心幼儿园2个项目已如期完工并将于秋学期投入使用,金湖幼儿园、鸣阳幼儿园等项目已开工建设,目前正在基础施工,王宅镇中心小学、实验小学新扩建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截至6月底累计支出126001万元,预算执行率大68.48%。积极探索“1+N”联盟办学模式,以优质规模学校为龙头,组建教育集团(联盟),通过“一校两区”或“一校多区”模式,城区“强校”来托管农村“弱校”,加强学校管理横向联动,实现决策、主题、内容、方式的协同化,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组建县域内“融合型”教育共同体2对,“共建型”教育共同体18对,义务段学校教育共同体建设100%覆盖,城乡优质资源实现共享,走出了一条全面提升我县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的新路径。

教师成长加速提质。创新名优特骨干教师队伍培养机制,开展优秀青年教师进阶式培养,形成多层次、梯队式教师培养格局,取得明显成效。今年全县共有4人获评省教坛新秀,11人获评市教坛新秀,新增正高级教师4人,推荐浙派名师培养人选5人。

联动执法巩固“双减”成果。靶向发力推进教育“双减”,紧抓“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契机,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构建“日查+夜查”“联检+抽检”“线上巡查+线下暗访”监督体系,加大“隐形变异”培训场所查处整治力度,巩固“双减”工作成果。截至目前,共排查无证照机构12个,查处“隐形变异”培训场所18处、违规事件27起,100%完成整改,追回经济损失142万元。

工作机制常态高效。研究制订局层面的“四张清单”和“七张问题清单”工作机制,与县级“四张清单”管理机制形成有机衔接,每月常态化完成“四张清单”工作进展和“七张问题清单”等相关材料报送。截至6月底,教育局共牵头整改市级问题2个,县级问题9个,累计办结市级问题2个,县级问题9个,问题办结率为100%。

(三)以品牌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教育“软实力”

“区域推进优秀班集体”实现模式升级。积极开展以“优秀班集体建设”为主要载体的中小学生德育评价改革省级试点工作,确立明晰的德育评价导向,建立一套贯穿中小学全程的德育评价系统,强化数字化手段运用,注重家校社协同,构建全县“一盘棋、一体化、一本账”的德育模式。目前已组建10个“优秀班集体建设研究工作室”,制定《“优秀班集体建设研究工作室”运行机制》,打造优班创建新引擎,凸显优秀班集体“硬核”成果。

“文教融合”实现育人成果转化。与中国计量大学合作的“三全育人”背景下校地融合共建项目充分挖掘我县明招文化、诗路文化,开展“乡风文化入校园”活动,将本土文化与动画、绘画、书法、朗诵、歌唱等教学形式相结合,形成富有武义文化特色的德育体制,项目已成功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双百计划” 典型案例。今年,与中国计量大学合作编写我省第一本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研发的、基于乡土诗词、文化挖掘的诗词读本《武义诗教读本》,在落实全省宋韵文化、诗路文化并送进校园的工作中走在前列。

“五育并举”现实素质教育风貌重塑。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突出德育实效以德立人,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加强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持续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提升智育水平以智慧人,深入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和师生“大阅读”活动,提升人文精神素养;强化体育锻炼以体建人,聚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强化以体育智、以体育心,通过建立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培养体系,完善分学段、跨区域、多等级的学生体育竞赛机制,打造教体融合“生态圈”;今年获各类体育项目比赛全国冠军3人次,亚军3二次,省冠军3二次。增强美育熏陶以美化人,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校园艺术节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接受美育熏陶。获评金华市中小学艺术节一等奖表演节目2个,二等奖6个;金华市艺术类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教师2人,二等奖5人。加强劳动教育以劳塑人,构建校内劳育链和校外劳育圈,盘活山区县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涌现出“立竹教育”、“梅郎教育”、“耕读教育”、“乡情教育”等一批劳动教育品牌,形成了“心灵滋养班”、“履途讲坛”、“嘤鸣学农”、“畲乡旋风”等一批劳动教育创新模式和特色课程。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持续推进党建统领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精心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推进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到9月底争取覆盖率达到95%以上,制度进章程工作覆盖率100%。推动民办学校党组织整固提质。对标普及普惠县创建要求,全面压实民办幼儿园党建工作。深化党建品牌提升年行动。做好党建课题立项工作和党组织书记培训,力争年底前培育3个党建工作品牌典型,打造10个五星级党建阵地。清廉品牌培育引向深入。召开全县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年度总结会,力争年底前完成6所县级、2所市级、1所省级“清廉学校”创建和五星级“清廉机关”评定。

(二)持续推进教育提质

学前教育提质扩面。加快教育项目建设进度,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狠抓民办幼儿园普惠工作,确保山区26县考核中“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进入全省前8、共同富裕考核中“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进入全市前3名。“双减”改革全面攻坚。聚焦课堂教学、作业管理、课后服务,区域推进“品质课堂”、提高作业管理、完善特色活动课程,深化“双减”提质增效。“初中强校”完美收官。召开初中强校例会,走好“初中强校三年计划”“最后一公里”,总结提炼特色亮点和成功经验。初中学校教学质量明显进位,中考成绩位于全市中上水平。“县中崛起”全面推进。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对标抓好落实,加强精细管理,全力冲刺高考成绩位列全市前列目标。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深化中职高一体化发展,完成新增汽修专业招生工作,预计招生215人,做好双高建设迎检工作,办好全民运动会。

成教特教稳步发展。完成所有乡镇老年学校验收,实现县域全覆盖;完成成人双证制培训任务;壶山街道社区学校通过省级现代化验收。

(三)持续推进队伍强基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暑期师德师风专题研修,有序高校推进教育系统师德师风专项整治活动,严格规范教师从教行为,营造良好教育生态。统筹做好师资管理。开展暑期人事调配、新教师双向选岗、进城选调及支教交流工作,做好教师职称晋升工作及自主评聘试点工作。加强人才引培工作。加大高校人才引进力度,完成2024届毕业生高校校园招聘;落实各项奖补基金,开展县学科带头人、班集体建设带头人等评优评先以及名师名校长、任教30年、20年、10年现任班主任等各类人才表彰工作。组织开展县教育管理干部暑期培训、中小学教师业务考试。

(四)持续推进资源优化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职校迁建工程完成工程量的40%,金湖幼儿园、壶山街道中心幼儿园完工,鸣阳幼儿园主体完工,泉溪、桐琴第二幼儿园完成工程量的80%、70%,王宅小学扩建工程完成工程量的40%;武阳中学建设工程,下杨中学扩建工程,桐琴镇第二小学新建工程完成项目前期,武义五中体艺楼完成前期批复。民生实事落地见效。统筹推进省市县民生实事中13个教育项目,挂图作战,明确时间节点,压实工作责任,规范招生工作,增加学位供给,加强学历提升,促进教育公平,力争提前完成民生实事项目规划。

(五)持续推进创建攻坚

继续推进“两县”创建。高效落实“两县”创建百日攻坚行动,形成问题整改闭环,对标问题整改清单,做到逐项销号,争取9月底前整改率100%。做好迎评各项工作,高标准通过省督导评估。切实做好现代化学校创建。对下杨中学、武义一中、壶山成技校开展省现代化学校创建实地督导,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认真落实优质园创建。组织开展优质园创建指导工作,指导白阳幼儿园省一级园评估,武阳幼儿园武川园区、壶山幼儿园城西园区省二级园评估筹备工作。

扎实各类考核监测。确保市对县教育现代化考核全市第一方阵、省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进位5名以上,基础教育生态监测稳中有进。

(六)持续推进安全保障

常态化开展排查整治。建立常态长效安全机制,不忘前车之鉴,进一步巩固前3轮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成果,确保教育发展行稳致远,长治久安。扎实开展安全教育。部署开展“平安暑假”专题研修。做好暑期防溺水、近视防控、119消防、交通安全、节假日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应急逃生演练、中小学生体检、秋冬季传染病防控工作,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加强平安校园建设。组织开展学校等级平安校园认定和迎检、2024年健康促进学校资料申报、新一批无废学校验收、健康金华督查迎检等工作。落实信访维稳工作。做好每月信访汇总梳理分析,持续推进省政府积案化解工作,及时完成民呼我为平台交办的信件。

(七)持续推进改革创新

德育评价改革凸显成果。深入探索以优秀班集体建设为载体德育评价改革试点,印发《武义县深化中小学生德育评价改革指导意见》,总结提炼典型经验,加强育人成果转化。

教师工资机制更加完善。继续实施教师待遇保障行动,出台《武义县公办幼儿园劳动合同制教职工管理办法》,确保公办幼儿园学前合同制教师工资不低于在编教师平均工资,学前非编教师工资不低于上一年度社平工资。校外“双减”工作长效管理。实行网格化管理,常态化开展隐形变异违规培训行为专项查处行动,巩固校外培训治理成果,确保全市月度“双减”考核位列第2方阵。

(八)持续推进管理提效

落实清单管理机制。做实“七张问题清单”和教育系统“四张清单”等年度重点工作的联动文章,形成一体化推进格局,不断提升工作效度。保障教育经费投入。完成教育事业年报统计,学校暑期维修项目。分月研判分析,提高预算执行率,提高资金使用绩效,确保教育财政投入增长率在全市排名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