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童话之旅 Fairy tale journey |
从在长沙站第一次喊出“乐读猫,到!”那一刻开始,我们的心就飞到了武义,一个神奇的、有无限童话细胞的江南小城。
带团的“乐读猫”总校长李静博士说,这是“乐读猫”第三次组团到武义,前两次是2020、2021疫情期间,而这一次,正处于台风“卡努”登陆浙江期间。
是什么样的魔力,能吸引“乐读猫”的老师、孩子及家长们不惜“铤而走险”?我们一起来看后面的答案。
一座平安的小山城
到站后,接站的阿姨告诉我们,武义这座小城面积比香港大,森林覆盖率达74%以上,是“萤石之乡”“有机茶之乡”“温泉名城”,四面环山,钱塘江和瓯江源头,水系发达,空气清新,自古以来很少有自然灾害。大部分过境台风,给这座城市的是“久旱逢甘霖”,还有炎炎盛夏中的清凉。
这次的研学也一样:没有台风,只有甘霖、彩虹及清凉。
一座800多岁的古桥
这是一座来自宋代的廊桥,通济“熟溪”南北,是一个姓石的主薄发动乡绅、百姓募资建的,所以,它最早的名字叫“石公桥”。至于为什么要建,有很多版本,比较靠谱的有三个。官方那个,是石主薄看到百姓手提肩挑背扛涉水很辛苦,遇到洪水有家回不得,才先捐出自己积攒的奉银(工资)建的;民间版本,是城北有位青年的婚船到对岸接新娘,返回时船翻了,新娘被水冲走了,才发动乡亲建了这座桥。这座桥是宋韵武义的象征,汤汤老师童年到桥上阁楼“敲门”的记忆,是写作《妖精的丰厚酬谢》的灵感。
桥的南端是湖畔公园,为纪念武义红色“湖畔诗人”潘漠华。下了台阶是一座牧童骑牛铜雕,高施俊同学脱口吟了一句“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牧童我们要学一学的,可惜没带笛子。
一个可亲的童话作家
营地在离城约10公里的“孝里人家”,临溪而建的乡居建筑,功能设施齐全,户外场所空旷,餐饮丰富,空气中弥漫着农耕文化的味道。入住当天晩上,我们分配了童话剧《太阳和蜉蝣》的角色,两组,每个人都有。
第二天吃过早餐,我们来到了璟园学习古建知识,见到了心心念念的童话作家汤汤。这次没有专门设讲座分享写作心得,而是通过有趣的问答互动启发我们的创作激情。
问:你为什么想成为作家?
答:我到三年级的时候,还不太会写,开始叫老爸写,我抄,作品得到老师表扬。后来和爸爸商量着写,再后来自己独自写。小时候特别喜欢看课外书,刚看的时候,没有惑觉,突然有一天就感觉写作进步。长大后我成了一名语文教师,为了让孩子们专心听课,就每周编一个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就成为一个给孩子写故事的作家。
问:你为什么会一直坚持着写?
答:主要是喜欢,说不上坚持。喜欢的事情,就能坚持。
问:你是怎么会想出这么多的童话的?
答:灵感来自生活。昨天你们去了熟溪桥。中间有阁楼是我小时候好奇想进去的地方,有一天推门进去,看到的是一堆扫把、畚箕。30多岁的时候,我又到阁楼门前,这次没有敲门,在门外想象里面住着一个什么样的妖精,就有了《妖精的丰厚酬谢》。孩子们小时候的经历,是一生的财富。《青草国的鹅》,也是来自小时候的经历,我看到鹅吃青草,也去尝青草,有一只鹅追着我咬了。这些小时候的记忆一直存在我心里,后来把两个故事结合起来,就写了这个童话。土豆系列许多灵感都来自童年。
问:《鸡同鸭讲》的灵感从哪里来?
答:这个有些不好意思说——是来自一次吵架,和我的先生,我说什么他都反着说,我就气呼呼地说“真是鸡同鸭讲”,当时就有了创作灵感。后来把这个故事写出来,读给他听,我一边读他一边笑,读到“我吃玉米,拉出来的屎是黄色的”时候,他已经是忍不住哈哈大笑了。
问:你童年最难忘的是哪一刻?
答:小时候看戏,我们跑后台看化妆,趴在台前,在戏台底下捉迷藏。有一天戏台塌了,刚好下面的架子挡住了,我们从台下爬出来,没事,就有了《小绿的樱桃》中的《看戏》。
问:《门牙阿上》《喜地的牙》是来自童年吗?
答:不是我童年的经历。《门牙阿上》讲的是衰老,到最后就剩下一颗牙。在诸暨看到一个老人的照片,笑着,只剩一颗牙齿。牙齿很倔强。《喜地的牙》来自我的儿子换牙,通过这个故事讲成长。
……
从童话书屋出来,我们直奔“童话餐厅”,全息餐桌上游动着3D大鱼,桌上每人一份童话套餐,小戏台上铺着漂亮的气球。我们一边吃着童话套餐,一边欣赏童话剧。有个胆大的孩子,还尝了一口餐厅秘制的“笑傲江湖”小酒。
一个小小的童话村
碗铺青蛙童话村离童话餐厅10分钟车程,经过路口的大青蛙门楼,路两边的大青蛙(造型)及知了的欢叫将我们接到村中。这个村古代的时候是烧窑做碗卖碗的,所以叫碗铺,村里的泥墙上和进去的碗片,有的已经800多岁了。
这里体验的是蜂蜜自然课堂,女主人给我们介绍蜂蜜的酿造流程,还让我们亲手提取蜂蜜并品尝,这些勤奋的小家伙酿造出来的东西,真的甜蜜到了我们的研学之旅。
一片花海一片茶叶
刚下车,一股清新的香气就包围了我们的嗅觉,一群白鹭在碧海红波中低飞嬉戏,搅动花香。这是一个叫做柳城的地方,一片叫“十里荷花”的花海,有2000多个莲花物种,还有“并蒂莲” “双色莲”“三蒂莲”,看得我们是眼花缭乱,心身都迷入了莲田。剥开一个个莲蓬,里边就是白嫩香甜的莲子呀。
“骆驼九龙”黑茶生产基地有一节绿皮火车,40多年前,这里黑茶通过这种交通工具运到新疆,再运到周边国家。在这里,我们不仅认识了很多品种的茶叶,还认识了一批可以泡茶的养生植物。
一件从“飞旋”而来的作品
两条不深不浅的小土沟,露出来的全都是陶器的碎片,有些脱离泥地躺在外面,有些和泥地成为一体,有黑色、褐色、灰色、青色、绿色等,让我们有挖出一片来研读的冲动。“婺州窑遗址博物馆”的负责人说,这些碎片的年龄100到1000多岁不等,都是文物,不能动。我们可以自己动手做出一件作品。
然后,我们每个人围上工匠的围裙,坐在飞旋的制陶盘前面,用双手捏制自己心中的作品。
一场童话演出的约会
《太阳和蜉蝣》绘本,我们在出发前就看过很多遍,听李静博士解读。但要通过两个晚上的排练就把这个有十几个演员共同演绎的童话剧排出来,和童话书屋志愿者团队的孩子们一起交流演出,我们一直很担心。好在武义童话办请了一个很专业的老师教我们。说实话,当穿上演出服、化好妆,我们每个人都被自己惊艳到了——我们让太阳、小蜉蝣、大蜉蝣、男蜉蝣、小蝌蚪、青蛙、鸭妈妈、蜘蛛、花、蜻蜓、蝴蝶从绘本中走出来,演绎生命的奇迹。这样的演出,本来很有戏剧性,要知道,我们来自不同学校,年龄也不尽相同,直到营地还很多不认识。
当然,童话书屋志愿者团队的《安凤》也惊艳到了我们,说是3-14岁的业余演出,但好认真好有范儿。
在短短的五天研学中,我们学会了自己整理旅行箱、自己整理床铺、自己洗衣服、自己搞卫生,还会帮助同学、配合老师。这些体验,我们在回程的火车上,有的写了出来,有的画了出来。瞧,那个身上背着好多气球的男孩,不就是演太阳的小帅哥吗。
我们是奔着“童话”来到武义的,武义留给我们美好的记忆,诚如汤汤老师所说:童年经历是写作的宝藏,从童年里捞一点记忆出来,就是很好的创作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