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武义县开展金华市“南阳实践”暨亚运会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演练。此次演练是为了提高市、县两级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能力,让电镀园区“三道闸”多级防控体系经得起实战检验。
本次演练模拟事故场景为泉湖电镀园区某电镀厂(以下称甲厂)发生火灾事故,电镀槽破损,电镀液外溢,并产生大量的含重金属事故废水。
甲厂应急人员马上打开应急池收集事故废水,由于甲厂废水应急池电源、排水设备均烧毁,无法将事故废水排到园区污水处理厂,自身应急池将满溢,甲厂应急人员随即启用第一道闸。第一道闸为企业应急池“互连空间”,电镀园区企业间的应急池互相连通而且具备自流功能,甲厂的废水收集多了自主流向乙厂应急池,乙厂应急人员通过抽水泵将应急池废水排向电镀污水处理厂。
随着火势扩大,事故废水量剧增,废水超出应急池“互连空间”的处置能力,电镀园区应急人员启用第二道闸。第二道闸为厂区“围挡空间”,甲厂的围墙已经作了防渗防漏处理,出口设置了30cm高度的缓坡,整个厂区变成了一个储水围堰。甲厂的厂区面积约为1万平方米,30cm高的围堰能临时储存废水300吨。
随着应急处置有序进行,事故废水已全部控制在“围挡空间”内。此时突发意外,电镀园区超洁路发生交通事故,一辆货车撞倒鑫润公司围墙,大量事故废水泄露,造成100吨以上事故废水外流到车苏溪。武义县人民政府立即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在事故现场成立指挥部。县应急人员迅速启用第三道闸。第三道闸为车苏溪“闸坝空间”,关上车苏溪上下游两道拦水坝活动闸门,把废水全部拦截在车苏溪1.5万立方米的“闸坝空间”内。
市、县两级政府迅速组织力量,成立污染处置组、应急监测组、应急保障组、专家组、医学救援组、宣传(舆情控制)组、社会稳定组7个小组,有序有力开展处置工作。随着应急监测组汇报的数据显示,大气与水体正常,截留在三道闸空间内的废水得到有效控制。专家组论证应急终止条件,解除环境应急警报。
演练多流汗,环境少流泪。此次演练中,市、县两级政府人员迅速成立现场指挥部做好全局统筹。各应急小组按部就班,企业、园区、县应急人员充分发挥三级联防联控作用。有效利用了企业雨水口电导率设备实时监测水质情况。所有事故废水最终全部截留在“三道闸”空间内,并得到安全处置。
武义县首创“三道闸”多级防控体系,连通企业应急池构建纵深防控体系,设置立体化围堰构建封控防控体系,建造流域拦截坝构建拦截防控体系。打造最大限度的空间换取最充裕的处置时间,确保事故废水不流入到外环境。以小成本投入,见效明显打造电镀园区南阳实践武义样板,为全省其它电镀、化工等园区提供复印机式的推广模式和经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