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30723000000/2024-231136 | 发布机构: | 县府办 |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4-01-16 10:20 |
2023年,县残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导,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引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推进全面依法治县的各项决策部署和中心工作,坚持和提升依法开展残疾人工作思路,全面推进依法工作实践与法治建设紧密结合,推动残疾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现将2023年度法治建设工作总结报送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制约监督。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中央、省残联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省、县对法治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县残联主要领导定期对法治工作进行研究部署,把推进残疾人工作法治化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将法治工作摆在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明确分管领导具体抓,做到法治建设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为法治建设工作纵深发展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二是健全权力运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形成计划、实施、审理、报告等各环节既相互制约又协调有序的权力运行机制。重点对关键岗位、重要环节开展督查,促进干部严格执行工作纪律,确保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监督权。完善外部监督机制,采取公开监督举报等方式,全面推进残疾人工作依法公开,自觉接受对依法工作的社会、舆论、民主监督。
(二)加强队伍建设,深化普法宣传
一是提高干部法治素养能力。紧抓“关键少数”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等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精神,切实增强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着力提升干部法治意识、政治素质与业务水平。
二是全面落实普法责任要求。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做好宪法、民法典等重要法律法规宣传工作。开展残疾人普法工作,强化以案释法,使干部职工在日常工作、普法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法治素养和工作能力;把民法典普法宣传与法治文化建设、财务审计建设、法治乡村建设有机结合,把民法典宣传内容融入各类法治文化阵地中去;利用周一夜学组织全体职工干部收听收看了民法典等专题讲座。
(三)打好三套拳,扎实宣传《无障碍环境建设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于2023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营造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无障碍环境的良好氛围,让大家充分认识到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社会生活,促进全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提升无障碍环境建设质量、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有力保障。县残联加强有关残疾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根据县普法办《武义县第三个“宪法与浙江”主题宣传月暨2023年“12·4”国家宪法日活动方案》要求,开展了一系列宣传工作,工作充分,宣传到位,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一是打好主动拳。利用第33个国际残疾人日开展“以法护航 有爱无碍”宣传活动。11月28日,县残联组织县残疾人五大专门协会成员、全县各乡镇残疾人协会会员和各乡镇(街道)残疾人工作者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宣传活动,法律工作者对该法进行释法宣讲,市残联领导、县领导应邀参加。共有100余名残疾人参与活动,宣传结合清廉、五子棋、插花、百名残疾人游古街等活动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宣传氛围。
二是打好配合拳。积极响应普法办组织的“玩转古城 乐学宪法”活动,配合做好法律宣传。12月1日在普法办组织“玩转古城 乐学宪法”活动中,县残联根据《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相关内容设置小问题,通过知识问答的方式让市民能够更好的学习到知识,宣传活动发放了宣传用品2000余份,参与知识问答的市民400余人次。此次活动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三是打好组合拳。通过“法韵武义”微信公众号开展线上宪法有奖知识竞答活动。组织残联全体干部职工学习法制知识,在编干部全部完成普法考试、成绩合格。
(四)依法履职担当,严格依法工作
一是2023年“七优享”指标完成亮眼:1.重要公共场所无障碍建设,任务数10个,共完成15个,完成率150%,并在全市率先完成市级验收评估。2.“康复救助孤独症儿童”民生实事项目,任务指标为20人,完成救助25名,完成率为125%。3.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任务数407人次。现已完成残疾人辅具适配服务1464人次,省、市残联考核通报情况:我县辅具适配工作在全市多次排名位列第一。4.新增残疾人稳定就业任务数是26人,我县完成31人。完成率119%。31人中按比例就业的有8人,集中就业的有23人。5.残疾人之家覆盖率实现乡镇(街道)100%全覆盖。目前全县有20家残疾人之家(壶山、柳城各两家,其余乡镇各一家),其中工疗型(企业办)的有13家,普通型的有7家。6.完成残疾人托养照护机构建设,一级综合医院“武义枫怡医院”设立“托养服务科”,开放近60张床位,入住残疾人托养和老年人养老人员40人,其中15位为重度残疾人。7.有就业意愿2023应届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率100%。 二是靶向定焦残障人士群体,积极推动残疾人之家升级转化为“工疗型”残疾人之家,推动残疾人就业率超省八代会目标的65%。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残疾人之家20家,其中“工疗型”残疾人之家13家,实现全县各乡镇街道残疾人之家建设全覆盖。在县残联的积极推动下,就业年龄段残疾人4084人,新增残疾人就业120人,同比增长25%。其中,残疾人集中就业企业29家,安置残疾人就业1165人;按比例安置企业448家,安置残疾人就业935人;残疾人之家20家,共安置精神、智力及其他重度残疾人约460人,其中,13家为工疗型残疾人之家,每年可为残疾人增收1200万元以上;另有灵活就业残疾人184人;残疾人就业率达67.68%,超出“十四五”规划要求的60%和省残联八代会要求的65%。浙江卫视中国蓝新闻栏目、金华电视台、浙江省残联公众号等省、市多家媒体连续报道了武义推动残疾人之家向工疗型升级转化的做法。 三是全市唯一一项获省财政厅竞争性分配激励专项资金1000万元的残疾人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项目进展顺利。截至目前,对县域内的肢体残疾人进行基本信息采集和需求筛查,共完成残疾人建档、需求初筛工作4900余人(入户率70.98%),排查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1372人,有医疗需求的残疾人1011人,有护理需求的残疾人659人。完成残疾预防知识培训40场,服务2400余人次;开展中医义诊20场,服务400余人次;免费发放香囊1000余份;中医药适宜技术体验300余人次。 四是成立全市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脊髓损伤者同侪康复训练营“希望之家”,获省市残联领导关注点赞。 五是扶持残疾人创业项目60项,发放残疾人创业金融贷款838万元,让残疾人融入社会,实现精准提低、暖心共富。截至11月底,核定30户残疾人种养殖业等创业项目补助及30户残疾人创业项目贷款贴息补助。其中,30户种养殖业等残疾人创业项目补助,发放补助金额合计19.5万元;金融机构发放30户残疾人创业贷款,共830余万元,由残联审核发放贷款贴息共38.81万元。武义县残疾人创业金融助残贷款工作还在浙江卫视《爱心浙江》栏目播出,并获得市残联领导肯定,点赞武义助残新亮点。11月,成功推荐武义县福运家庭农场、武义县白洋街道陈旭家庭农场入围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发起“种子计划——全省山区26县农村残疾人种养殖业扶持项目”分别获得项目提供的8000元和30000元的农业生产物资支持。
武义县残疾人联合会
2024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