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来源: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     发布时间: 2024-01-16 11:12访问次数: 【字号
分享:

金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3年以来,武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紧密围绕县委县政府各项中心工作,统筹兼顾、把握重点、整体谋划,持续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力推进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依法执政水平不断提高。现将我局今年法治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

(一)强化组织引领,筑牢法治根基

1. 秉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理念

我局始终坚守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准则,强化党内规范性文件管理。依据《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相关要求,严格执行发文流程审核与党内规范性文件备案机制,深化党务公开工作,达成 “应公开尽公开” 标准。强化涉密信息管理,压实岗位责任,全年未现泄密情形。落实党管互联网要求,推进 “网络生态瞭望哨” 工作,充分发挥其望远、显微、放大效能,强化网络舆情研判与正面舆论引导,积极传播正能量。

2. 健全领导协调机制,压实主体责任

构建完善自然资源依法行政领导协调机制,贯彻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首要责任人职责。局长亲自主持研究部署 2023 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自觉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推动改革、发展与矛盾化解。认真落实《2023 年法治武义建设工作考核细则》相关内容,圆满完成法治建设各项任务。

(二)稳固制度支撑,推动依法行政进程

1. 大力推进信息公开、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工作

深化政务公开,助力依法行政,举办听证会 5 次,作出履行法定职责申请答复 6 件。依申请办理政府信息公开 58 件;处理行政复议答复 1 件;应对行政诉讼 22 件,主要涉及土地征收、不动产登记、行政处罚等领域。积极推动行政诉讼案件实质性化解,通过沟通、调解等手段促使当事人主动撤回起诉 4 件。行政诉讼机关负责人出庭率达 100%。

2. 积极促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严格落实行政执法 “三项制度”,健全科学民主决策体系,每项重大行政决策依规定履行征求意见、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核、集体讨论等法定程序。推行法律顾问与公职律师制度,充分发挥法律 “智囊团” 作用,强化法律顾问与公职律师协同联动,共同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疑难案件研讨与调解等工作,现有公职律师、聘用法律顾问各 2 名。

3. 强化行政规范性文件与合同监督管理

依照《浙江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规定,落实规范性文件调研起草、征求意见、组织论证、合法性审查、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公布、备案程序相关要求。本年度完成重大行政合同合法性审查 48 宗,并已报县司法局备案。同时,为规范合同签订、履行与监管,防控法律风险,制定《武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合同管理制度》,完成合法性审查 5 宗。

4. 加强行政执法监管,秉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原则

一是落实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审查自然资源违法案件 6 件,移送林业违法案件 22 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2 件。拆除建(构)筑物 4134 平方米,收缴罚没款 190.73 万元。推进非诉行政案件裁执分离,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1 件。二是推行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与执法公示制度。严格执行执法人员持证执法,执法时主动出示执法证,推广 “说理式” 教科书式执法。完成 2023 年度行政处罚结果信息公示。在局门户网站主动公开执法人员信息、执法事项目录、重大执法决定事项目录等信息,接受群众监督。三是扎实做好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工作。做好执法证件申领与定期清理,统一组织人员参加行政执法考试培训,完成 169 人次执法证件换证工作,持证率达 96%。四是落实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规范案卷管理。坚持以查促改、以改促优,开展执法案卷质量问题排查整改。本年度我局选送的陈凯无证采矿案在全省自然资源行政执法案卷质量评查中获评优秀案卷。

5. 深入开展 “大综合一体化”“监管一件事” 等改革,全力推进数字化政府建设

依托 “互联网 + 监管” 平台,着力推进 “双随机、一公开”“大综合一体化” 改革,推动 “监管一件事” 场景应用工作,依据部门职能进一步梳理权力监管事项清单,及时完成监管事项动态维护。全面开展 2023 年度双随机抽查、监管一件事等工作,实现监管事项认领率、覆盖率、完成率均达 100%。积极推进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执法能力建设,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提升行政执法监督信息化、精细化、标准化水平。

6. 深化普法依法治理,积极开展 “以案释法”“典型案例曝光” 等普法宣传活动

向县司法局报送法治信息 34 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踊跃开展安全生产、森林防火、扫黑除恶等主题宣传活动。借助组织开展宪法宣传日活动、一月一学法等契机推进普法工作。结合 “植树节”“世界地球日”“全国土地日”“全国测绘法宣传日”、宪法宣传周等时间节点,大力宣传自然资源法律法规,切实提升自然资源法律法规的普及广度与覆盖深度。

7. 多管齐下,全力保障信访维稳工作

一是安排专人入驻县级矛调中心、镇街(联盟)矛调中心开展信访维稳工作。定期召开来信来访形势分析会,研究解决办理措施,化解涉土涉矿涉林矛盾纠纷。执行全年 24 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集中全局力量落实维稳工作,随时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应对准备。成立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干部接访,畅通群众来访渠道,做好来访群众解释疏导工作,强化源头治理,有效减少人员上访。二是做好来信 / 来访受理回复工作。接待自然资源来信来访 286 件(除重信 / 重访共计 229 件),其中:来信 69 件,含重信 31 件,计 38 件,已报结 34 件;来访(访、网、电)217 件,含重访 26 件,计 191 件,已报 191 件。无超期未报结信件,报结率为 98.25%。三是坚持深排细查、全面清仓,纵深推进自然资源领域信访突出问题集中治理专项行动,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实行领导干部包案化解制度,依据上级要求开展自然资源领域信访突出问题集中治理专项行动,完成省信访工作联席会议交办关于 “十大领域” 信访突出问题 4 件(主办 1 件、协办 3 件),市局交办资规领域信访积案 1 件,自然资源部重复信访事项交办 11 件,均已化解到位,化解率 100%。

(三)着眼服务优化,提升服务品质效能

1. 强化要素精准保障

积极探索用地保障策略,成功争取全省空间治理试点,为我县农业产业突破发展开辟路径。通过向上争取、向内挖潜、向前创新等方式,全力做好用地保障工作,获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2635.15 亩,为教育、交通等民生用地以及山海协作、新材料产业园、金武新城等重点项目落地提供有力要素支撑。深化建设用地赋能机制改革,强化土地出让管理,加速项目落地见效,公开出让国有建设用地 1517.2 亩,成交土地出让金 30.63 亿元。

2. 全力推动 “数字化” 改革工作

强化数字赋能与科技支撑,打造高品质 “互联网 + 不动产登记” 便民利企模式,在全市率先达成登记信息查询和查(解)封登记 “全网办”“无纸化”。深入推进数字化改革,搭建国土空间规划应用场景,积极落实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贯通应用,全面推进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流程集成,推动交易、登记、税收等职责、环节的 “化学融合”,实现 “不动产智治” 落地应用。全面实现不动产登记服务端权属查询、商品房买卖、二手房买卖、房地一般抵押等高频事项的部署应用,不动产登记与水、电、气过户服务事项 “一站式” 联动办理。全面推行抵押权登记网上办,达成抵押权登记 “跑零次”。实现不动产一般登记 3 个工作日内办结,申请材料压缩至 4 件以内,办理环节压减至 1 个工作日以内,其中一般抵押登记、商品房交易登记 1 个工作日内办结。共核发不动产权证书 21308 本、不动产登记证明 14339 份。办理注销登记 10753 宗、查封登记 599 宗、解封登记 763 宗,办理地下空间不动产转移、变更登记 14 宗,完成农房确权登记发证 3139 宗。

3. 强化自然资源安全生产

落实防灾责任,执行全年 24 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开展地灾隐患点、不稳定斜坡、废弃矿山和重点巡查区排查 945 点次,处置地质灾害险情和应急事项 13 起。开展桐琴镇 1 个乡镇地灾风险调查评价,完成 8 个雨量监测站、10 个群专结合监测仪器建设,完成新宅镇梁上线滑坡隐患点治理工程,调整 3 个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核减 10 个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目前全县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为 224 处。加强森林防火宣传,夯实防火基础,建成森林消防蓄水设施 156 处,新增高压水泵 20 台、智能语音提示器 80 个、高空探头 85 个;成立并按标配备乡镇级林火早期处置队伍 16 支 710 人、国有林场和自然保护地的防灭火队伍 3 支 45 人。加强重点路段火源管控,在重要时段设置防火检查卡口 600 余个,收缴火种 2200 余个,有效控制火源上山,严防死守,全力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累计排摸各类森林火险隐患 270 余处,均已交办整改完毕。

4. 严格执法监察

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大棚房” 问题 “回头看” 等执法专项行动。完成 1182 个卫片执法监测图斑的核查举证。及时组织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治,加强防治进度质量管控,杜绝松材线虫病疫木流失事件发生,全县 2023 年度病死松树清理 1.99 万吨,防治面积 18.25 万亩。及时发现并制止各类自然资源违法行为。

二、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

2024年,我局将继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把法治理念、法治思维和法治原则贯彻到自然资源管理的全过程,全力推动自然资源法治建设向纵深发展。

(一)进一步营造普法宣传。立足自然资源系统本职工作,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谋划新形势下“八五”普法规划,继续开展多形式的普法宣传活动。利用植树节、世界地球日、全国土地日、全国测绘法宣传日、爱鸟宣传周、“12.4”国家宪法日等时间节点,联合“民生大篷车”进农村、进校园、进乡镇、进企业开展送政策、送法律、送服务、送树苗下乡活动,依托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创新普法形式,切实提高普法宣传实效。
        (二)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规范办理程序,细化工作流程,公开办事依据、条件、程序、期限等,完善工作制度,确保工作高效运行。健全争议预防化解工作机制,推动复议、诉讼与其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有机衔接,形成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和共同支持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信息公开方面的涉诉案件办理制度、调解制度、审核制度、案情通报、错案责任追究等内部制度规范,提高案件办理质量。
        (三)进一步健全行政决策制度体系。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增强公众参与实效,提高专家论证质量,充分发挥风险评估功能,严格遵循法定权限和程序作出决策,确保决策内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确保所有重大行政决策都严格履行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程序。
       (四)进一步深化数字化改革优化政务服务。充分运用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OA(协同)办公系统等数字化手段,对自然资源领域治理的体制机制、组织架构、方式流程、手段工具进行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提升数据质量和共享应用能力,保障群众的知情权与监督权,为群众办事提供便利。


武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4年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