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7230026011848/2024-239811 | 发布机构: | 财政局 |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4-01-17 16:00 |
武义县人民政府关于武人大常审
〔2022〕2号审议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
《〈关于全县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和〈关于2021年武义县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武人大常审〔2022〕2号)已经县政府认真办理落实,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持续深化国企改革,进一步提升国资监管水平
(一)打造“1+3+1”架构,推进县管集团整合提升。制定整合提升方案,注册成立国控公司,与金投公司一套班子管理;将水投集团并入国资公司组建武发集团,将旅投集团并入交投集团组建武交集团,建投集团简称调整为武城集团;组建集投资、建设、运营为一体的产投集团,作为开发区产业投资平台。通过整合提升、股权划转、配齐配强经营班子等,进一步明确各集团发展方向和优势经营领域,增强企业竞争力和经营效率,全力打造“1+3+1”(“一个AA+平台、三个AA平台和一个园区平台”)的国资国企架构,持续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做优做强县管集团。
(二)理顺管理体制,明晰国企职责边界。出台《武义县县属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若干意见》,明确县管集团型国企作为独立法人主体,承担企业主体责任,对所属子公司承担具体监管责任。国资办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以管资本为主,行业管理部门承担行业规划和监督职能,其他相关部门对集团行使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集团党组织领导下的董事会决策机制,全面推行集团党组织书记和董事长一人担任,目前各集团班子已基本配齐,共计21人。
(三)对标现代企业,坚持依法依规治企。先后出台各类国企监管制度40余项,初步构建国企管理政策体系。坚持政企分开、管办分离,明确部门不干预国企依法行使生产经营自主权,推动国企真正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同时加强对国企“人财物”的监管和风险控制,确保法纪规章在国企有效落实,推进国企管理规范化、法治化。
二、加大资产盘活力度,进一步提升国资使用效益
(一)有序推进低效资产处置。成立低效无效资产处置工作小组,制定《低效无效资产处置操作指导》,深入开展全县国资国企低效无效资产处置专项行动,对全县180家行政事业单位的闲置房产土地、低效设备、应收账款及非持续经营的参股股权等情况开展全面清理,直面遗留问题,敢啃硬骨头,重点清理长期挂账、年代久远的往来款项,累计梳理出41家单位低效无效资产668项,账面值8157.46万元。截至目前,累计完成59项,回收值212.02万元。
(二)扎实开展资产盘活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过紧日子”和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公物仓资产调剂功能,加大闲置资产调剂力度,坚持先调后购(建),行政事业单位新增资产配置,优先从政府公物仓调剂解决,减少资产闲置浪费。各部门单位闲置资产统一纳入公物仓管理,推动资产共享共用,实现集约化,提升利用率。公物仓自2020年5月设立以来,已调剂使用资产809件,包括电脑、空调等,累计节约财政资金287.29万元。对照省财政厅地方财经秩序专项整治行动,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对排查发现的2宗已使用在建工程未及时转为固定资产问题,及时纠正,完成固定资产登记、转入工作。
(三)统筹优化资产管理配置。强化预算一体化建设,对照《武义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办法》等文件要求,严格审核各单位资产配置、预算和采购工作,从源头严控资产配置,以存量定增量,增量符合数量价格双重限额标准,做到资产有效利用,配置科学节约,有力推进节约型政府建设。延伸扩面资产管理绩效考核工作,去年选取了水务局等5家单位作为试点,通过单位自评、现场考评等方式,对试点单位的资产管理基础、管理制度建设、管理水平、管理效果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大大提高了试点单位资产管理主体责任意识,提升了国有资产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水平。本着稳妥有序推进原则,今年,将继续对人力社保局等多家单位开展资产管理绩效评价试点,为下步全县各单位推广做好充分准备。
三、强化自然资源保护,进一步提升资源管理效益
(一)空间规划体系不断完善。重点聚焦保障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统筹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扎实做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三区三线”划定;推进村庄规划编制,进一步优化村庄规划,统筹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县乡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形成初步成果。“三区三线”已开展四轮六次划定工作,争取新一轮新增建设用地规模7000亩,初步确定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372.22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面积87.61平方公里,其中集中建设区69.59平方公里,弹性发展区15.75平方公里,特别用途区2.27平方公里;永久基本农田面积19.657万亩,调出永久基本农田11000亩。建立自然资源清查数据库,探索储备土地和建设用地价值估算,截至目前,已完成全县土地、矿产、森林、水、湿地五类自然资源实物量清查,全面摸清自然资源存量家底,形成有效数据成果。
(二)低效用地整治全面推进。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三大战役”部署,着眼“跻身千亿级工业强县”目标,成立由县主要领导挂帅的低效工业用地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抽调业务骨干集中办公。出台《武义县低效工业用地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加压提速推进低效工业用地五大专项整治工作(低效工业用地集中连片整治、供而未用工业用地专项整治、低效工业用地和低效工业企业整治、工业用地临时改变房屋用途专项整治、低效仓储物流用地专项整治)。上半年,共整治低效企业265家、低效用地3342亩。
(三)资源保护监管日趋完善。以卫片执法检查为抓手,严厉打击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上半年共立案查处自然资源违法案件21件。拆除违法建(构)筑物27581平方米,罚没款112.25万元。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不稳定斜坡、废弃矿山和重点巡查区排查546点次,出动巡查人员1422人次,处置地质灾害险情和应急事项35起。组织重点矿区执法巡查50余人次,制止非法盗采10余起。加大森林防火宣传、管控力度,清理病死松树1200万公斤,防治面积18.26万亩,完成省下达防治任务的113%,顺利通过省、市验收。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清风行动,救护白鹇、领角鸮等各类野生动物35起、40只。全面落实田长制,出台《武义县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全面施行“田长制”的实施意见》,建立县乡村三级耕地保护“田长制”体系,明确各级“田长”113人,配备村级耕地保护巡查员590人。加快“耕地智保”应用场景落地,规划安装铁塔高空探头300个(其中新增293个),有效满足森林防火、地灾防治、违法盗采矿产等工作数字化需求,安装数量居全市第二。
四、强化制度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一)加快资产资源注入,做优做强融资平台。加快推进国控公司AA+及武交集团AA评级,推动集团公司实体化、市场化转型。深挖各类资源,将城区停车位、河道疏浚砂石经营权、公路及城镇雨污管网资产等注入相应集团,有效增强企业造血功能。截至上半年,我县四大集团资产总额302.98亿元,同比增长22.64%,净资产额102.64亿元,同比增长67.38%,营业收入35.62亿元(含棚改安置及栖霞花苑七区销售28.63亿元),同比增长319.69%。国企负债率从2020年的77.50%降低至66.12%,资金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健全国企决策程序,提升防范风险能力。修订完善国企重大事项决策及报告暂行规定,进一步规范国企决策行为,提高决策水平;制定国企董事会工作规则,规范董事会运行,提升董事会决策效能;指导各集团党委(支部)建立前置研讨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将党的领导贯穿公司治理各环节,实现国企经营决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将国资管理同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机结合,制定国企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将国企投资项目分为企业经营项目和政府指定实施项目,其中企业经营项目由企业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和市场行情,经备案、审批后自主决策投资实施;政府指定实施项目在设计之前必须编制资金平衡方案,经财政、国资牵头项目部门审查同意,并报县政府批准后方可实施,着力降低政府和国企债务风险,推动企业既勇当项目建设主力军,又守牢经营风险底线。
(三)强化债务约束机制,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建立企业债务申报监测机制,要求国企每季度申报债务风险监测表和风险债券明细表,及时监测国企债务情况。将资产负债率、融资计划、融资成本等纳入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内容,以考核强化债务控制。进一步加强国企内审工作,制定2022年度县属国企内审必审方案,加强企业风险控制,对经营和管理中的风险做到及时发现,实现国企自我纠偏、自我完善、源头智治。
五、优化绩效评价机制,进一步提升经理管理绩效
(一)优化考核体系,推行契约化管理。修订国企用工管理办法,建立“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薪酬能增能减”用人导向。出台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暨企业经营责任制考核实施办法和实施细则,根据企业所处的不同行业、资产经营的不同水平和主营业务等不同特点,按照分类分级、综合考核的原则,对不同类别的企业设置不同的考核目标,分配不同的考核指标权重;由县管集团与各子公司签订经营目标责任书,明确业绩考核目标,年终根据考核结果兑现薪酬,通过科学、针对、有效的考核,切实调动企业工作积极性。
(二)规范薪酬标准,实行市场化分配。出台《进一步规范国企职工薪酬的通知》,规范企业薪酬标准,坚持“增人不增资、减员增效”原则,倒逼企业减员增效。国企层面由集团本级及下属子公司修订薪酬管理制度,规范工资结构,实行全员考核;集团公司的薪酬制度经职代会、董事会同意后报国资办备案,下属子公司的薪酬制度经职代会、董事会同意后报集团公司备案并抄报国资办。加强薪酬制度执行情况检查,制定具体检查方案,联合派驻纪检监察组、抽调各集团内审、财务人员组成检查组对集团公司及子公司薪酬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现场检查,根据检查情况整理检查问题及整改意见,约谈企业负责人确认相关问题并下发整改通知,确保相关制度执行到位。
(三)强化行为约束,严格责任制管理。健全责任追究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印发《武义县县属国有企业人员发生违纪违法行为薪酬扣减规定》,将企业人员违纪违法责任与薪酬激励挂钩,企业负责人因违纪违法行为受组织处理或处分的,扣减相应绩效年薪和任期激励;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及其他人员因违纪违法行为受处分时扣减相应薪酬,并对负有领导、监督责任的企业负责人扣减相应比例的薪酬。
武义县人民政府
2022年8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