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7230026011848/2024-239813 | 发布机构: | 财政局 |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4-01-17 16:02 |
关于2022年度全县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
2023年4月14日在武义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上
武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韦益毅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下面我代表县政府,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2022年度全县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请予审议。
一、总体情况
2022年度全县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汇总反映了我县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企业国有资产和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的总体情况。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基本情况。
截至2022年底,全县行政事业单位编制内独立核算机构数共185个,其中行政单位71个,事业单位113个,其他单位1个;编制内实有人数8630人,其中行政单位1834人,事业单位6796人(包括卫生系统1996人)。全县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包括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总额106.26亿元,同比增长21.86%;负债(包括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总额7.00亿元,同比下降3.31%;净资产99.26亿元,同比增长24.14%。
按单位性质分,行政单位资产总额30.03亿元,事业单位资产总额76.23亿元。
全县行政事业性资产负债情况表
单位:亿元
项目 | 2021年 | 2022年 | 同比增幅 | 其中 | |
行政单位 | 事业单位 | ||||
资产 | 87.20 | 106.26 | 21.86% | 30.03 | 76.23 |
负债 | 7.24 | 7.00 | 3.31% | 1.60 | 5.40 |
净资产 | 79.96 | 99.26 | 24.14% | 28.43 | 70.83 |
按资产构成分,流动资产21.85亿元,固定资产20.32亿元,在建工程13.27亿元,无形资产1.20亿元,公共基础设施48.08亿元,其他非流动资产1.54亿元。
全县行政事业资产构成情况表
单位:亿元
项 目 | 资产总额 | 流动资产 | 非流动资产 | ||||
固定 资产 | 在建 工程 | 无形 资产 | 公共基础设施 | 其他 | |||
账面数 | 106.26 | 21.85 | 20.32 | 13.27 | 1.20 | 48.08 | 1.54 |
占比 | 100% | 20.56% | 19.12% | 12.49% | 1.13% | 45.25% | 1.45% |
固定资产中,房屋及构筑物14.93亿元,占比73.47%;设备(含车辆)4.48亿元,占比22.05%;图书档案及文物和陈列品0.23亿元,占比1.13%;家具、用具、装具及特种动植物0.68亿元,占比3.35%。
无形资产中,土地使用权0.80亿元,占比66.67%,计算机软件及其他0.4亿元,占比33.33%。
公共基础设施中,公路资产47.86亿元,占比99.54%。
1.资产使用情况。我县行政事业性资产主要用于保障单位履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需要,资产使用以自用为主,少数乡镇(街道)、医院及部分事业单位等有出租情况。2022年,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公开出租资产账面价值59.03万元,主要为房屋、土地出租。
2.资产处置情况。全县2022年通过调拨、报废报损方式处置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账面原值)33445.43万元,其中:调拨方式处置行政事业国有资产(账面原值)30419.51万元,报废报损方式处置3025.92万元。(调拨包括源口水库等四个水库大坝及发电设施等资产无偿划转给县国资办28300.56万元)。
全县行政事业性资产处置情况表
单位:万元
项 目 | 合计 | 固定资产 (账面原值) | 无形资产 (账面原值) |
调拨 | 30419.51 | 29847.08 | 572.43 |
报废报损 | 3025.92 | 2737.92 | 288.00 |
合计 | 33445.43 | 32585.00 | 860.43 |
占比 | 100% | 97.43% | 2.57% |
3.资产收益情况。2022年,全县行政事业性资产净收益4449.95万元,其中:出租净收入(已剔除因疫情原因减免的租金收入)231.35万元,处置净收入4218.6万元(包括机关事务中心、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县乡公路管理所行政事业性房屋土地和四个水库资产有偿划转给国企4014.44万元,建设局、泉溪镇中心小学、清溪口水库资产有偿调拨至乡镇107.79万元)。
全县行政事业性资产收益情况表
单位:万元
项 目 | 合 计 | 出租收入 (剔除疫情减免的租金收入) | 房屋及土地 处置收入 | 废旧资产 处置收入 |
金 额 | 4449.95 | 231.35 | 4122.23 | 96.37 |
占 比 | 100% | 5.20% | 92.64% | 2.16% |
(二)企业国有资产总体情况。
截至2022年底,4家县管集团资产总额361.75 亿元,净资产119.29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6.42亿元(不含房屋销售),利润总额0.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00%、102.81%、22.86%、-6.51%;资产负债率67.02%(各集团经营数据见附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200万元,预算支出1200万元;企业国有资产转让38宗,转让成交金额1.09亿元;企业国有资产出租356宗,租金5043.25万元。
2022年县管四大集团经营数据表
单位:万元
企业名称 | 资产总额 | 负债总额 | 净资产 | 资产 负债率 | 营业 收入 | 利润 总额 | 收入 利润率 | |
合计 (不含房屋销售) | 3,617,488.24 | 2,424,572.45 | 1,192,915.79 | 67.02% | 164,163.26 | 8,719.25 | 5.31% | |
1 | 国控 (金投) | 85,454.32 | 36,168.87 | 49,285.45 | 42.33% | 1,681.01 | 789.74 | 46.98% |
2 | 武城集团 (不含房屋销售) | 2,088,783.07 | 1,470,821.29 | 617,961.77 | 70.42% | 28,424.12 | 4,283.32 | 15.07% |
房屋销售 | 325,741.80 | 2,638.00 | ||||||
3 | 武交集团 | 751,193.84 | 471,644.55 | 279,549.29 | 62.79% | 68,088.79 | -61.60 | -0.09% |
4 | 武发集团 | 692,057.02 | 445,937.74 | 246,119.28 | 64.44% | 65,969.35 | 3,707.80 | 5.62% |
(三)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基本情况。
1.土地资源情况。
我县是金华市中部的县市之一,截至2021年底,全县土地总面积235.23万亩。其中,国有土地面积14.1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0%,比上年净增加0.15万亩,同比增加1.07%。国有土地中,农用地2.44万亩,占国有土地面积的17.26%,与上年持平;建设用地9.35万亩,占国有土地面积的66.12%,比上年净增加0.19万亩,同比增加2.07%;未利用地2.35万亩,占国有土地面积的16.63%,与上年持平。
全县土地资源情况表
单位:万亩
项目 | 面积 | 占比 | 同比递增 |
国有土地 | 14.14 | 100.00% | 1.07% |
其中:农用地 | 2.44 | 17.26% | 0.00% |
建设用地 | 9.35 | 66.12% | 2.07% |
未利用地 | 2.35 | 16.62% | 0.00% |
2022年,全县批准建设用地面积3339.05亩,同比增长160%。征收集体土地3779.67亩;建设用地供应4754.89亩,同比增长39.3%;出让国有建设用地3139.60亩,土地出让合同价款35.06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23%、12.79%。
2.矿产资源情况。
全县已发现各类矿产22种,已查明各类矿床(点)200余处,有开采利用价值的矿产地156处,已查明的矿产资源以萤石、地热水和银为主。全县共设置探矿权3宗,采矿权9宗。
萤石:萤石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武义和宣平断陷盆地内部及其周边,矿床以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为主,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为次。已查明的萤石矿床(点)有131处,其中大型矿床7处,中型矿床14处,其余均为小型矿床或矿(化)点,累计查明萤石资源量(CaF2)20925千吨,2022年底保有萤石资源量(CaF2)9299千吨。
地热水:武义县是浙江省地热地质条件较好、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的地区,境内已知的13处地热水显示均与萤石矿含矿断裂带在空间上有一定联系,已探明的可采水量4850立方米/日。
银:已查明的银矿床1处,分布于南部弄坑一带,截至2022年底保有银资源量(金属量)9.28吨。
建筑石料矿:主要分布于武义—宣平盆地周边的凝灰岩地区,潜在资源丰富;饰面石材矿分布于新宅镇大莱、坦洪乡上周和柳城镇祝村等地,潜在资源丰富。
全县部分矿产资源储量表
矿种名称 | 单位 | 资源储量 |
萤石 | 千吨 | 4388.12 |
地热水 | 立方米/日 | 4850 |
银 | 吨 | 9.28 |
3.水资源情况。
2022年,全县水资源总量(含地表水和地下水)15.0134亿立方米,同比减少25.7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201.15立方米。全县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0.3416亿立方米,同比减少0.0223亿立方米;全县年总供水量1.393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0.0016亿立方米;年总用水量1.3930亿立方米,包括农田灌溉用水、林牧鱼畜用水、工业用水、城镇公共用水、居民生活用水、生态环境用水等;年总耗水量0.8822亿立方米。2022年度征收水资源费686.0331万元。
我县水资源情况表
单位:亿立方米
地表水 资源量 | 地下水 资源量 | 大中型 水库年末 蓄水总量 | 全县年 总供水量 | 全县 总用水 | 全县 总耗水量 | 水资源费 (万元) |
15.0134 | 3.1147 | 0.3416 | 1.3930 | 1.3930 | 0.8822 | 686.0331 |
4.森林资源情况。
截至2022年底,全县林地总面积162.5511万亩,森林面积177.1316万亩,森林覆盖率75.3%(含一般灌木林);全县活立木总蓄积636.937万立方米。
全县国有森林面积4.53万亩,占森林总面积的2.79%。国有林木蓄积21.02万立方米,占全县总蓄积的3.30%。
全县森林资源情况表
单位:万亩
总计 | 国有林地面积 | |||
小计 | 乔木林地 | 竹林地 | 灌木林地 | |
162.55 | 4.53 | 4.36 | 0.03 | 0.14 |
2022年,全县共办理各类建设项目使用林地项目185项,使用林地面积145.3692公顷,征收森林植被恢复费2561.6335万元,其中使用国有林地面积21.5154公顷;采伐国有林木蓄积716立方米。
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
(一)严控细管,提升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效能。
1.做好资产配置源头把控,提高资产采购审核规范化。坚持厉行节约、从严控制,按政府部门长期过“紧日子”、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要求,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按《武义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办法》审核各单位的资产配置、预算和采购,从源头严格控制资产配置,以存量定增量,增量符合数量价格双重限额标准,做到资产有效利用,配置科学节约,推进节约型政府建设。2022年各单位通过审核新购资产7.78亿元。
2.加强闲置资产调剂使用,助推资产使用效益最优化。根据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决策部署,对各单位闲置资产统一纳入公物仓管理,推进资产共享共用和集约化管理。充分发挥公物仓资产调剂功能,加大闲置资产调剂力度,坚持先调后购(建),减少资产闲置浪费。2022年县财政公物仓共调剂资产91件(主要为电脑、会议桌等),价值11.91万元。
3.严格把控资产处置审批,实现处置收益最大化。严格控制资产处置审批,资产未达到最低年限的,除非损坏无法修复,否则不予报废;已达到使用年限仍可继续使用的,同样不予报废。对行政事业单位废旧资产实施集中处置,罚没物资再利用,充分发挥国有资产使用效益,进一步节约财政资金,推进集中财力办大事。2022年资产处置审批共413笔(含账外资产处置审批),其中集中处置134笔,自行处置97笔;资产调拨91笔。资产出租审批15宗,其中公开招租12宗,协议出租3宗。统一销毁涉案物资6232件。废旧物资处置收入去除各类评估费、佣金费后共计96.37万元,全部上缴财政非税专户。
(二)强整合谋提升,全力做优做强县属国企。
1.进一步完善国企体系架构。完成国控集团组建,武发集团、武交集团重组,组建产投公司,“1+3+1”国资国企架构初步建立。整合期间,除有序完成股权划转、银行账户调整、税务变更、工商变更、章程修改等常规工作外,还启动武交、武发两个集团整合清产核资专项审计,厘清资产、债权债务及财务状况,同步推进集团子公司整合、中层职数核定等工作,集团整合取得阶段性成果。整合后,集团定位更加精准,发展方向更加明晰。
2.全力推进主体信用评级。通过盘活存量资产,挖掘增量资源等方式,全力推进资产资源整合,集中注入包括城区停车位经营权等各类资产87亿元。武交集团获得AA评级,国控集团获得AA+评级,成为我县首家AA+信用主体,目前我县县管集团已实现AA以上信用评级全覆盖。国控集团在资本运作、增信担保方面已发挥强大作用,多家国企向国控集团提出贷款担保需求。
3.着力优化国企治理结构。配齐配强集团经营班子,目前各集团班子成员共21人,实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肩挑”。行政事业人员完全退出集团经营班子,各县管集团制定党委前置研究清单,建立党委领导下的董事会决策机制、董事会授权机制,集团运作进一步规范化。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等公司治理结构逐步健全。优化集团内设机构设置和子公司职数配备,核定4个县管集团内设机构和中层职数,减少子公司经营班子14套。
(三)集约节约,提高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效益。
1.科学谋划发展空间。强化规划引领,圆满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工作。本轮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19.35万亩、生态保护红线调整后面积55.82万亩、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总面积11.3625万亩。精准新编修编总规控规,开展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完成乡镇总体规划初稿编制。全面铺开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科学布局村庄“三生”空间,合理安排村庄公共服务设施,推动空间布局优化,分类分步实施全县221个全域全要素村庄规划的编制。聚力土地攻坚利用,加快低效用地整治,完成消化批而未供3158亩;存量建设用地盘活1800亩;低效用地再开发完成1820亩。通过向上争取、向内挖潜、向前创新,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3189.05亩,同比增长148.37%,连续5年创新高。
2.坚决筑牢生态屏障。全面实施林长制,建立县、乡、村三级林长组织体系,构建“林长+警长”工作体系,全县共设立林长办20个,三级林长1026人、警长60人,开展全县各级林长巡林34488人次。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1100亩,新增森林认定434亩,迹地更新2398亩,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17293亩,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20场次,参加人数18.8万人次,植树56.45万株。切实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全县2021-2022年度病死松树清理1.1万吨,防治面积18.26万亩,完成率113%。启动松林主动改造工作,所有疫木实现无害化处置。全面完成病死松树“即现即清”工作,清理下山处置疫木1800多吨;全年施药5万多支,免疫保护松树近1.77万多株。
3.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续推进审批效能提升,通过平台建设、信息共享、流程再造,完成不动产司法处置、抵押登记、税务缴纳联办等“一件事”改革。全县范围内率先实现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和查(解)封登记“全网办”“无纸化”办理。开展“绿色通道”、权籍调查预约服务、特殊群众上门服务等便民措施,共核发不动产权证书18000本、不动产登记证明14613份,办理查封登记455宗、解封登记226宗、注销登记8089宗,办理地下空间不动产转移、变更登记8宗,完成农房确权登记发证3455宗,办理地役权登记2宗。
三、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有企业运营能力薄弱。各县管集团谋划、争取资源要素的能力不足,国企投资二类项目包装运作比较困难,各集团自我造血能力还不足以支持项目建设任务。
(二)单位资产基础管理不强。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不够,资产管理人员业务能力不高,缺乏有效的内部考核机制,造成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账实不符。
(三)农村自然资源资产盘活利用不足,闲置房屋、存量建设用地、宅基地未得到高效利用,偏远农村房子大幅度贬值,无人居住。市场流转机制、利用方式不多,资产优化配置难。
四、下步工作安排
(一)规范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强化管控,完善机制。研究修订完善《武义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武义县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损坏、丢失赔偿处理暂行办法》,堵塞资产管理制度“漏洞”,减少国有资产损失浪费,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摸清家底,动态监管。开展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摸底排查,针对制度贯彻落实、工作机制建立、公务用车管理、日常资产处置、资产清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督促主管部门和被查单位从强化主体责任、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审批流程、做好台账登记等方面做好整改落实。强化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贯彻落实《金华市各级党政机关进一步厉行节约坚持过紧日子工作任务清单》,结合年度预算审核,优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加强资产使用管理,严把处置关,结合虚拟公物仓,推进资产整合和共享共用。
(二)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统筹设立资金中心。落实集团设立资金调度分中心主体责任,持续推进资金集中管理系统建设运行。优化资金归集制度,出台资金中心管理办法。完善资金预算管理,加强集团内部资金情况分析,统筹资金借调,优化融资结构,拓展低成本融资渠道,置换高成本融资,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开展国企存量资产盘活。梳理各集团可盘活存量资产,全面掌握国企存量资产规模、权属等基本情况,制定盘活计划。按照分类施策、科学盘活、能盘尽盘原则,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通过产权规范交易、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多种方式,加大资产盘活力度,提升国企资产运营管理水平。完善国企监管制度。规范国企在资产管理、投资项目、采购等环节的管理流程、机制,出台国企集中采购制度,制定国企投资项目管理办法操作规程、资产管理办法。出台国企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办法,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按照全覆盖、有重点、分年度实施的原则,制定中长期审计规划和年度审计项目计划。
(三)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开展规划统筹行动。强化全域规划管控,扎实推进自然资源领域“十四五”各项规划实施,建立全县规划编制“一本账”“一张图”,构建全覆盖高水平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发“三区三线”图则和组件征收一本通,全面提高土地要素保障工作的精准度。开展要素保障行动。通过精准配置、标准控制、高效利用、低效开发、存量盘活等举措,不断提升土地综合效益,构建集约、高效、可持续利用的资源要素保障体系。争取全县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000亩、消化批而未供土地1000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000亩、低效用地再开发1000亩、垦造耕地1000亩、项目征地1000亩、工业用地供应1600亩、商住用地出让1000亩,出让金收入不少于30亿元。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全面深化林长制,落实省政府提出的森林覆盖率持续增长的目标任务。谋划林业产业发展,新建培育香榧、林下中药材等项目1500亩以上,实施木本油料林质量提升抚育2670亩,组织有机食用林产品认证基地1.2万亩,实施“千村万元”林下经济增收帮扶示范基地4个,全力打造林业生态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