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公开 >> 义务教育 >> 重要政策执行情况 >> 控辍保学

2024年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进展情况

发布时间: 2024-11-16 13:52

信息来源:县教育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分享:

2024年,武义县教育局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责任制,落实教育帮扶政策,巩固控辍保学成果。

一、基本情况

武义县共有义务教育段学校35所,其中初中7所,小学28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2所,特教学校1所,义务段学校在校学生48925人。

二、主要举措

1.落实双线包保责任制。落实行政和教育双线推进机制,压实各级控辍保学责任,实行层级管理,细化责任分工,全面落实控辍保学各项措施,确保县域内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100%入学。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及各学校均已建立适龄儿童少年、困难家庭子女、残疾儿童少年信息档案及就读情况资料台账,对失学辍学学生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实现“一生一案”“一户一册”。

2.加强控辍保学摸排核查。每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新生学籍录入和未返校学生排查工作,10月底前全面完成控辍保学台账管理工作,确认的辍学对象除因身体残疾等特殊原因无法正常上学的(按照送教上门开展工作),必须在10月底前全部劝返回校。2024年秋季学期义教阶段入学率、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实现100%,我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零失学、零辍学”。

3.健全残疾少儿关爱机制。保障残疾儿童少年特别是残疾孤儿的受教育权利,对具备入学条件的安排随班就读或者送到县特校就读,对不具备入学条件但具备接受教育能力的残疾少年儿童实行送教上门。2024年我县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总数234人,其中在特教学校就读63人,随班就读134人,送教上门10人,缓学在康复机构治疗27人。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的按照普通学生10倍学生公用经费拨付。对实行送教上门的儿童,每生每学期送教上门不低于5次(每月至少1次),每次送教时间不少于2课时。所在学校做好送教上门工作方案、教案、活动记载、照片等相关资料,做到一生一册。

4.完善行政督促复学机制。各学校一经发现学生辍学,立即开展劝返复学工作,劝返无效的及时向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县教育局报告。由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联合司法部门加大行政控辍力度,督促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依法送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对无正当理由未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或造成辍学的,由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司法部门依法发放相关司法文书,督促其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或保证失学辍学学生复学;情节严重或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建立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依托公安户籍系统、学籍管理系统建立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及时为无身份证号的儿童少年办理入户手续,及时注册在校生学籍,核清标注学生去向;学校规范学籍变动手续,建立学籍变动台账,做好跟踪和建档工作,确保学籍系统信息和学校学生实际一致,严禁虚报、瞒报,杜绝错报、缓报。重点加强对流动、留守、残疾、家庭经济困难适龄儿童少年与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等群体的监测力度,积极开展帮扶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加强宣传教育。继续加大《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家长和学生的法律意识。同时,通过举办讲座、开展活动等方式,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

2.完善资助政策。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扩大资助范围和提高资助标准。同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助学活动,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利用心理咨询室,建立心理辅导机制。通过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抗压能力。

4.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通过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等方式,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投身教育事业。同时,鼓励学校开展特色教育、创新教育等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加强部门协作。各相关部门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通过建立健全联控联保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等方式,共同推进控辍保学工作。同时,加强对辍学学生的劝返工作力度,确保他们能够及时返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