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素有“山中白玉,水中人参”之称,眼下,正是秋季茭白成熟上市的时节。连日来,武义县白姆乡的茭农们忙着采收秋季茭白,产量喜人。
由于采收量大,他们要从凌晨就摸黑开始干活。伍方河、蓝舍菊夫妻俩种植茭白已有20多年了,每年可在4月和10月中旬收获,秋季茭白亩产可达到3000斤。蓝舍菊告诉记者:“每天我们凌晨1点多就开始到田里收茭白,一般一天收1000多斤,多的时候3000斤,一直要收到下午。”
像他们这样的茭农,在伍家坞村还有十几户,他们种植浙茭1号和浙茭2号等优质品种,加上来自源口水库的优质水,种出来的茭白鲜嫩清甜,口感好,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伍家坞村作为白姆乡种植茭白面积最多的村,近年来,茭农实现了增收致富。“我们村种茭白有二十几年历史了,现在还有80多亩,十几户在种,是乡里种植面积最大的村了。按照现在价格,每年每亩茭白的产值可达到两、三万元,给农民带来不少的收入。”伍家坞村党支部书记伍忠溪自豪地说。
另一边,在武义县白姆乡白姆村的一处茭白加工点,一袋袋整齐码好的茭白正在装车,准备发往义乌的蔬菜批发市场,这些茭白由周边茭农运来,经过人工剥皮,露出雪白的果肉,由于剥皮的人工需求量大,吸纳了村庄的闲散劳动力,一人一天的工钱最多时可达200元。据负责人梅惠莲介绍,从6月中旬开始,将持续到12月底,每天都有5千斤左右的茭白运往义乌、金华、永康等周边县市,按照茭白的品质,价格有所不同,在4—5元不等。
据了解,武义县白姆乡共有60多户茭农种植茭白,种植面积200余亩,每亩带动增收2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