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15号提案的答复
武退役军人提〔2024〕1号
潘晓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助力“崇军武义”建设的建议》提案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武义作为全省最早高举红军旗帜的地方之一,历来有崇军拥军的优良传统。近年来,武义紧紧围绕让退役军人获得感成色更足这一主线,积极构筑军政同向发力、军地同频共振的退役军人工作新格局,走出了具有武义特色的崇军拥军新路子。
一.坚持一盘棋,营造崇军拥军浓厚氛围。把“双拥”国防宣传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县委党校中青年干部、民兵预备役、中小学校必修课程,并深入开展双拥主题公园、拥军古街、双拥校区、双拥厂区等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全县共设立各类纪念馆13处,双拥示范点60个。同时,不断丰富宣传载体,在各类新媒体平台开设征兵专栏、双拥专栏、军地互动专栏等板块,大力开展最美拥军人物,最美退役军人等典型选树宣传活动及征兵政策访谈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国防、尊崇军人的浓厚氛围。2019年-2023年,共印发各种国防宣传教育材料1万余册(份),悬挂横幅、张贴标语800余幅,制作固定墙体标语60余块。
二.坚持一体化,打造退役军人服务升级版。聚焦拥军优属、突出优先优待,率先启动退役军人优待证办理、“困难智助”数字化改革项目等试点工作,着力构建全方位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实现五级五有标准退役军人服务站县、乡、村三级全覆盖。高质量推进优抚安置、就业帮扶工作,积极开展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一件事联办、欢迎仪式、适应性培训等工作,先后举办“我为老兵推荐工作八一专场招聘会”“秋季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等线下活动,有效搭建“精准智供”线上平台,依托“线上+线下”就业服务模式,为退役军人创业就业保驾护航。2019-2023年,全县共接收军转干部和退役士兵562名,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助 519.6万元,发放拥军贷款7400余万元,为退役军人创业减免税收190余万元。
三.坚持一条心,凝聚社会化拥军强大合力。不断扩大退役军人社会化服务矩阵,精心打造武川老兵,拥军医院,拥军商户联盟等拥军品牌,挂牌成立298家“五级五有”标准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全省首家关爱退役军人协会乡镇联络站、全市首家非公企业退役军人服务站,实现社会拥军全域覆盖。2023年,全县新增拥军医院2家,拥军商户30余家,拥军古街1条。“武川老兵”志愿服务队伍共完成走访慰问150余人次,发放慰问物资7万余元。
今后,为加快“崇军武义”建设,我局将根据您的建议,进一步加大退役军人各项工作力度:
(一)聚力体系强化,打通服务保障“最后一公里”。按照“一站式”服务工作思路,探索打造退役军人服务站与基层人民武装部、社会工作站等平台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履坦、俞源等5个乡镇的退役军人服务站完成融合建站。在办公场所、人员、机制运行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交互,发挥“1+1>2”的工作效能,更好地为退役军人提供规范化、精细化服务。
(二)聚力就业安置,撑起就业创业“保护伞”。科学制定安置计划,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继续高质量完成上级下达的移交接收计划和年度安置任务。持续推广“精准智供”线上就业服务模式,充分发挥新挂牌非公企业退役军人服务站及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基地作用,进一步建强“线上+线下”平台,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
(三)聚焦氛围营造,持续巩固双拥创建成果。创新开展“我为部队办实事”“军地结对共建”等系列拥军优属活动,健全完善拥军支前协调机制和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制度,配齐配强拥军支前专业人员队伍,在“武川老兵”“拥军医院”等特色亮点品牌的基础上,开展“老兵尊享”优抚优待品牌建设,吸纳更多社会化拥军力量,拓展更多优待服务内容。
感谢您对退役军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多提宝贵意见。
武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2024年6月24日
抄送:县政府办、县政协提案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