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723350087302Y/2024-260968 | 发布机构: | 武义县卫生健康局 |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4-06-05 17:00 |
编者按:村卫生室是乡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网底”,近年来,我县将村卫生室建设作为守护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加大资源投入,突出标准引领,不断织牢织密基层医疗“网底”,使健康武义成色更足。现推出筑牢基层卫生健康“网底”系列报道,集中展示一批具有示范性的一体化村卫生室建设成果,展现乡村医生风采。
下邵村卫生室:百姓家门口的“医”靠
“几十年的类风湿关节炎,吃了一个半月的药并配合针灸、刮痧等中医理疗,现在感觉好多了,多亏了下邵村卫生室的医师,开的方子管用又省钱,还不用大老远跑城里大医院!”白洋街道下邵村村民老杨告别了靠吃止痛片睡觉的日子,精神也好了很多。
老杨看病省心省力,得益于近年来我县基层村卫生室建设的大力推进。下邵村卫生室是武义县白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辖管理的“一体化”村卫生室,成立于2012年,白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下邵村村卫生室建设总共投入20多万元,添置了艾灸治疗仪、电子针灸治疗仪等诊疗设备,配备一名中医师,可以为群众提供多样化诊疗服务。”卫生室覆盖上邵村、下邵村、后陈村、百花山村、双仙村,现服务人口数5000余人。
近年来,白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派出村医参加培训与进修,时间短则一月,长则半年,培训内容包括急救技能、慢性病防治、公共卫生服务、中医适宜技术等。除了人员培训,为了不断提升村卫生室常见病基本诊疗能力,村卫生室在制定统一标识标牌、就诊流程、无障碍设施等优化就诊环境的基础上,根据服务功能合理划分卫生室区域,独立设置治疗室、全科门诊室、药房等功能区域。目前,下邵村村卫生室逐步配置心电、制氧、理疗等设备,提升了常见病、慢病初步识别和诊治能力。同时不断推进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加快电子健康档案普及应用,大力推进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慢病管理等服务,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
在下邵村卫生室内,还设置有独立中医阁,配备中医诊疗设备4种以上,可以为患者提供艾灸、拔罐、针灸、刮痧、穴位贴敷、耳穴压豆、膏药等4类6项以上中医适宜技术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安全、优质、便捷的中医诊疗服务。
村医朱祝富:坚守25年 倾心守护村民健康
1999年加入乡村医生队伍,如今已是25年,白洋街道下邵村卫生室朱祝富扎根基层,成为百姓家门口的健康守护者。
2023年,朱祝富到上级医院进修中医适宜技术后,将中医适宜技术带到了村里。邵大伯因颈椎病引起压迫神经导致左手长期麻木,两个月来四次求医,效果不明显,来到下邵村卫生室找到朱医生,通过脐针一针见效。
朱祝富在完成医疗工作的同时,还承担着辖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辖区内有5000余人,流动人口较多。为了不影响卫生室常态化的业务开展,他利用休息时间,去下乡随访,走村入户,大大小小的街头巷尾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谈到辖区的村民,他总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朱祝富始终把患者的需求放在首位,时刻关注患者的健康状况,并根据病情变化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他的手机永远是24小时待命,随时接受患者的咨询服务。他常说,家庭医生就是群众的健康顾问,最值得信赖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