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共富班车·新宅站】挖掘乡土文化:新宅岭上文化园的振兴密码

来源: 新宅镇     发布时间: 2024-09-15 15:48访问次数: 【字号
分享:

在我县新宅镇,一座由闲置校园蜕变而成的文化宝藏——岭上文化园,正以崭新的姿态,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这座文化园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更以其独特的乡村特色博物馆群,为当地农业、文化旅游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岭上文化园的发展历程颇具传奇色彩。2008年,新宅初中因学校布局调整合并到武义的实验中学,原校园就此闲置。直到2012年,乡镇文化站迁入其中一栋楼,为这片旧校园注入了新的活力。2017年,浙江省乡镇综合文化站达标创建,规划了竹编馆作为体现当地文化特色的地方文化展示馆。随后,借助全省乡村博物馆创建的机遇,岭上文化园在竹编馆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如今已拥有八个各具特色的博物馆,包括竹编文化展示馆、蔡一鸣县长抗日事迹展示馆、乡村书画馆、民俗家居馆、泥水画展示馆、酒文化展示馆、婺州窑技艺体验馆等,成为浙江省唯一一家集聚性的乡村博物馆群。“我们这个平台开展以来,对新宅地方文化的传承保护、文化活动组织开展、当地农产品开发销售以及乡村旅游发展,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成为了一个样板。”新宅镇岭上文化园负责人唐桓臻说。

走进竹编文化展示馆,仿佛置身于一个竹编艺术的殿堂。这里展示出来的两百多件藏品精美绝伦,而整个藏品数量更是多达五百多件。负责人唐桓臻介绍,这些藏品主要以武义的竹编物品为主,他一直致力于研究武义地方文化,这些藏品都是他从四面八方精心收集而来。竹编馆的设立,不仅展示了当地精湛的竹编技艺,更让人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蔡一鸣县长抗日事迹展示馆则是岭上文化园的红色名片。馆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和文物,生动再现了蔡一鸣县长领导武义军民艰苦抗战的英勇事迹,成为了我县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乡村书画馆里,一幅幅精美的书画作品展示了当地艺术家的才华和创造力。民俗家居馆里的各式老物件承载着人们的乡愁和记忆,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过去的岁月。那些泥水画展示馆、酒文化展示馆和婺州窑技艺体验馆也都各具特色,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

除了丰富的博物馆资源,岭上文化园还配备了完善的配套设施。文化站内的图书馆、培训教室、舞蹈和戏曲排练厅以及少儿活动中心等,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场所。此外,新宅镇率先设立的好人工作室也在这里开展各种活动,如剪纸、民俗讲座等,充分发挥了好人的专业特长,传递着正能量。

岭上文化园的成功,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新宅镇党委委员陈罡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为此,新宅镇提出了打造文化强镇的目标,充分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引进优秀文化乡贤唐桓臻,盘活闲置校舍资源,以岭上文化园为载体,兴建了多家乡村特色博物馆。

如今,岭上文化园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它不仅促进了当地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还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感受这里的文化氛围,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农家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未来,新宅镇将继续以岭上文化园为龙头,全力实施农文旅三产融合发展战略。进一步引进社会资本,打造更多具有乡土文化特色的体验研学教育、餐饮住宿等活性业态,丰富游客的体验。同时,充分发挥新宅镇“五朵金花”等传统产业优势,培育更加完善的农文旅产业服务链条,推动新宅乡村振兴的转型升级,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