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部门动态

武义县村庄规划情况新闻发布会召开

来源: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     发布时间: 2024-09-02 09:42访问次数: 【字号
分享:

8月28日,武义县村庄规划情况新闻发布会召开。

发布会上,县资规局总规划师沈俊华介绍了当前我县村庄规划总体情况。

近年来,相关职能部门按照前期工作部署,对全县村庄进行了合理划分,形成了村庄分类布局成果。其中集聚建设类村庄24个,整治提升类村庄120个,城郊融合类村庄45个,特色保护类村庄60个,搬迁撤并类村庄9个。按需有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对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要实现应编尽编。

统筹村庄发展目标。落实上位规划要求,充分考虑人口资源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要求,研究制定村庄发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人居环境整治目标,明确各项约束性指标。

统筹生态保护修复。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明确森林、河湖、草原等生态空间,尽可能多地保留乡村原有的地貌、自然形态等,系统保护好乡村自然风光和田园景观。加强生态环境系统修复和整治,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优化乡村水系、林网、绿道等生态空间格局。

统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落实永久基本农田和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定成果,落实补充耕地任务,守好耕地红线。统筹安排农、林、牧、副、渔等农业发展空间,推动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发展。完善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布局,保障设施农业和农业产业园发展合理空间,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统筹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深入挖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划定乡村历史文化保护线,提出历史文化景观整体保护措施,保护好历史遗存的真实性。防止大拆大建,做到应保尽保。

统筹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在县域、乡镇域范围内统筹考虑村庄发展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布局,规划建立全域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网络。

统筹产业发展空间。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优化城乡产业用地布局,引导工业向城镇产业空间集聚,合理保障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用地,明确产业用地用途、强度等要求。

统筹农村住房布局。按照上位规划确定的农村居民点布局和建设用地管控要求,合理确定宅基地规模,划定宅基地建设范围,严格落实“一户一宅”。整体规划居民点,设计科学户型、设置合理建筑高度和间距,解决民居质量差、高低不一、附房杂乱、户型不合理等根本性、普遍性问题。同时也充分考虑武义建筑文化特色和居民生活习惯,因地制宜提出住宅的规划设计要求。

统筹村庄安全和防灾减灾。分析村域内地质灾害、洪涝等隐患,划定灾害影响范围和安全防护范围,提出综合防灾减灾的目标以及预防和应对各类灾害危害的措施。

明确规划近期实施项目。研究提出近期急需推进的农民建房、生态修复整治、农田整理、补充耕地、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历史文化保护等项目,明确资金规模及筹措方式、建设主体和方式等。

总体来看,全县村庄规划工作成效卓著。截至目前,已有45个村庄完成批复,112个村庄完成评审,剩余需编制村庄规划的村庄均已启动编制工作。下一步,全县将继续统筹城镇和乡村发展,按需有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合理优化村庄布局;同时进一步提倡公众的参与,不断建立村庄规划互动机制,并强化实施监督,确保规划适应未来发展需求。

发布会上,发布人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问:如何在村庄规划编制、审批、实施各环节中,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

县资规局规划设计高级主管王鹏飞答:村庄规划的群众主体是村民。而村庄规划的成功与否,村民也最有发言权,包括村庄规划是否充分考虑村民生产生活细节,是否关注村民根本诉求,是否充分尊重村民意愿,是否立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主要可总结为以下三个“规划”:

一是规划编制环节。通过广泛宣传动员,让村民了解规划将对他们的生活产生的积极影响,提高村民对规划的关注度和参与热情与信心;深入调研走访,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认真听取村民对村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特别关注弱势群体,如老年人、残疾人、低收入家庭等的特殊需求;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座谈会等形式,组织村民对村庄规划的初步方案进行讨论。对村民提出的合理意见,应及时纳入规划方案中进行修改完善。

二是规划审批环节。规划批准后,组织编制机关通过“上墙、上网”等多种方式及时公布规划成果,方便村民了解和查询规划及管控要求;对于涉及村民重大利益的规划内容,如村庄搬迁、土地征收、产业项目建设等,应组织村民听证。邀请村民代表、专家学者、政府部门负责人等参加听证,确保规划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三是规划实施环节。由村民代表组成监督小组,对规划实施过程进行全程监督。监督小组有权对规划实施中的违规行为进行制止和举报,确保规划严格按照批准的内容实施;此外,在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项目实施过程中,鼓励村民以各类方式参与,增强他们对规划的认同感和支持度。建立乡村责任规划师制度,积极培养在地规划人才。

总而言之,国土空间体系下的村庄规划的核心要求除了“全要素”就是“实用性”,只有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才能变得“能用、管用、好用”。

问:如何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

县资规局规划设计高级主管王鹏飞答: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是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基础工作,是关系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民生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的有多个分项维度,包括住房改造与、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美化、垃圾处理、文化传承、农旅开发、社区自治等。因此,我们需要坚持以下几点核心原则:

一要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规划先行,因村制宜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注意把握好整治力度、建设程度、推进速度与财力承受度、农民接受度的关系,不搞千村一面,不吊高群众胃口,不提超越发展阶段的目标。

二要始终坚持有序改善民生福祉,先易后难。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脏乱差做起,到改水改厕、村道硬化、污水治理等提升农村生产生活的便利性,到实施绿化亮化、村庄综合治理提升农村形象,到实施产业培育、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美丽乡村创建提升农村生活品质,先易后难,逐步延伸。

三要始终坚持强化政府引导作用,调动农民主体和市场主体力量。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做好规划编制、政策支持、试点示范等。注重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从“清洁庭院”鼓励农户开展房前屋后庭院卫生清理、堆放整洁,到“美丽庭院”绿化因地制宜鼓励农户种植花草果木、提升庭院景观。调动引导社会各界和农村先富起来的群体关心支持农村人居环境,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推动的大格局。

目前,全县258个行政村已实现分类垃圾箱到户全覆盖,同时已全面完成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人居环境整治任务。

问:如何在规划中满足村民诉求?

县资规局国土空间规划科负责人邵燕姿答:在现状调研阶段,我们通过线上调研、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形式进入村民家中,进行面对面交谈,了解村民的实际需求。

举个例子,柳城畲族镇车门村村民喜欢在公园里锻炼身体,但公园使用年限过久已老化。另外村内有两处社会停车场,位于车门村委会门前,以及白马下自然村养老服务中心的前方,总体来看,不能满足近期村民停车及远期游客停车需求。村庄内部干路线性不流畅、交通组织相对混乱。针对这些现状问题,我们会在规划中进行落实,比如对车门村的公园、停车场进行现状改造,增设广场,梳理道路路网系统等举措来进一提升整个村的人居环境。类似这些村民的真实需求,我们都将通过体察“村情民意”和村民直接参与落实到规划中,真正实现规划的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