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县综合行政执法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来源: 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5-01-20 11:10访问次数: 【字号
分享:

2024年,武义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及省、市、县委全会精神,扛旗争先、大干快干,取得了良好工作成效。“大综合一体化”改革执法质效指标排名进军全省第一方阵。“后陈式”案件回访体系成功入选全省“以增值化改革理念提升行政执法质效”工作试点。召开了金华市综合执法系统涉企案件罚后帮扶经验交流现场会,“全周期”罚后帮扶模式获全市推广。文物领域案件获评全国文物行政处罚案卷评查优秀案卷,人防领域案例获评全省人防领域行政执法最佳实践案例。“潮汐摊位”相关经验做法被浙江政务信息采用,获“潮新闻”、“学习强国”等多个媒体宣传报道。“插花摊位”经验做法被金华政务信息专报、浙江日报、金华日报采用,获李斌峰副市长、帅朝晖书记批示肯定。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执法主责持续巩固。聚焦安全生产、生态环境、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联合多部门开展专项执法行动。2024年累计办理综合执法案件8772件(含赋权乡镇事项),处罚金额757.35万元,覆盖20个领域140类执法案由。其中,重大案件130件,同比增长49.4%。文物、民政、林业、农业农村等10个领域实现执法事项首案突破。持续强化执法办案规范,制定执法视频拍摄规范,汇编《典型案例合集》31个、教科书式指引16个,编制法制简报11期,发布“案件办理优劣榜”90件。建立个性化培训积分制,开设专项培训课程及“导师课堂”,每月开展案卷交叉评查、每季度开展法制测试、每年开展岗位技能练兵及典型案例评选。2024年开展集中培训52次,覆盖执法人员3426人次。

(二)执法改革纵深推进。全面落实党委政府“双牵头”,召开改革专题会议13次,深入实施攻坚比拼五大专项行动,推动改革部署与改革落实协调统一。改革综合评价指数跃居全省前20,执法质效指标排名进军全省第一方阵。动态调整乡镇(街道)赋权事项,进一步差异化精准放权。组织乡镇执法业务专题培训,打造了农产品、校园、小吃街、水源地等11个“一支队伍管执法”品牌。深化执法监管“一件事”,健全专项领域协作机制,联合出台农业、气象、发改等具体领域协作配合实施意见7项,电气焊监管“一件事”获全省推广。以“综合查一次”为契机,探索“预约式”行政执法指导服务,推动企业减负赋能。推行“简案快办”执法模式,实现办案时长缩短至2天。2024年累计开展跨部门“综合查一次”6795次,减少执法扰企4675次,涉企执法检查频次同比降低21.3%。

(三)罚后帮扶全面推广。迭代升级案件回访机制,将增值服务厚植于回访问题处置环节,做深做实“全周期”罚后帮扶,实现案件回访监督模式向政企“互动共治”执法模式转变。制定“体检+负面+指导”三张清单,落实“处罚+整改+帮扶”三书同达,推动涉企“行政处罚—合规建议—整改修复”闭环监管,打好为企办事、助企纾困、惠企服务组合拳,有效推动行政执法效能、企业满意度双提升。“涉企案件罚后帮扶经验交流现场会”在我县召开,相关经验做法入选全省以增值化理念提升行政执法质效工作试点,被《浙江政务信息》、《浙江日报》、《浙江法治报》等省级媒体、刊物采用。截至2024年底,累计回访综合执法领域案件3857起,“一次性”告知信用修复257次,实现涉访投诉同比下降18.6%,企业满意度达100%,始终保持行政复议零撤销、行政诉讼零败诉、行政争议零信访的“三零”记录。

(四)城市管理提档升级。在城区创新推出“插花摊位”,将流动摊以“随批随摆”形式“插”入城市大街小巷,形成整洁、有序的“摊位花盘”。目前,累计设置“插花摊位”700余个覆盖城区20条街路,日均出摊频次达500余次,带动就业创业1000余人,促进财政年增收200余万元。其中,工业园区用餐高峰时段推行的“潮汐摊位”辐射园区23条街800多家企业,解决了周边近3万企业员工就餐问题。2024年以来,流动摊投诉举报率下降26.5%,占道经营类案件减少39.6%,公众满意度达100%。扩大“智慧城管”监控覆盖面,拓展AI智治典型场景,新增非特定时间内投放生活垃圾AI感知智能场景1个,累计拥有视频监控586路,AI感知智能场景5个。开展建筑垃圾、违法取水等案件视频取证152次,无人机飞行培训5次。智慧巡检系统累计抓拍人行道违停、流动摊贩类、出店经营类事件41229件,处置率100%。受理12345平台热线287件,按期办结率、事件回访率、评价满意率均达100%。

(五)普法宣传进阶扩面。扎实推进“八五”普法工作,采用主题活动、说理服务、罚后帮扶等方式,大力营造学法尊法守法用法良好社会氛围,不断提高执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助力擦亮“宪法与浙江”法治金名片。开创“普法集市”、“云端说法”、“新华小记者”等线上线下普法活动,通过小品、知识问答、普法游戏、执法体验等多元普法形式,常态化宣传违建管控、垃圾分类、燃气安全等法律法规知识,打造法治宣传矩阵。实行“点单式”送法服务,针对临时占道、渣土运输、秸秆焚烧等高频违法行为梳理普法“菜单”,根据群众“点单”需求,靶向开展一站式、精准化“送法”,有效破解法治服务供需错位难题。组建“执法帮帮团”,采用以案促思、以案促学、以案促改等方式,帮助企业快速扫清法律知识盲区,精准识别、高效化解经营风险。2024年,作出首违免罚案件1954件,助企信用修复20余次。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执法改革存在堵点难点。部门间协作配合有待加强,部分业务主管部门在业务指导、案件移交、协助认定等监管执法衔接配合上不够积极,协作效率不高,如函询指导不充分、案件办理参与度不高、线索处置跟进不及时等。部分执法部门对于监管纠正率提升工作认识不足、工作积极性欠缺,且条线检查任务与“综合查一次”任务存在冲突,容易导致重复检查。

二是执法办案质效有待提升。执法事项赋权后,乡镇(街道)“一支队伍管执法”能力素质跟不上,执法办案参与度不高,法制审核能力薄弱,赋权事项案件办理质量不高。案件办理规范化水平仍有待提升,处罚主体不当、处罚公示超期、办案进度不及时等问题仍然存在。新案由、大案要案等疑难复杂案件办理力度不足。

三、下一年度法治建设工作的主要安排

2025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对标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质效、助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目标,紧紧围绕省、市综合执法工作决策部署和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干,加压奋进,纵深推进“大综合一体化”改革收官,全力狠抓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奋力跑出综合执法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一)深入开展“六大”专项执法行动。开展餐饮油烟、秸秆焚烧专项执法行动。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机制,开展乡镇(街道)间餐饮油烟交叉执法检查、新开餐饮单位上门“体检”服务等;开展扬尘污染、建筑垃圾专项执法行动。落实部门间建筑业信息共享联络机制,动态掌握工程项目进展,精准制定执法计划,实现信息交互、工作联动、执法反馈等“一站式”对接;开展燃气安全专项执法行动。针对城郊结合部、流动摊等薄弱环节开展燃气安全整治,严厉查处违法行为;开展饮用水源保护专项执法行动。强化5个新增的一级饮用水水源地宣传执法,实现处罚案件提升。

(二)全面提升综合执法队伍素质。定期举办“一月一主题”业务培训、典型案例分享及“讲师课堂”,组织法制员队伍跨县市交流学习,打造高标准法治团队及专业执法团队。持续开展以案释法、典型案例评选活动,严格落实案件评查及优劣案件晾晒机制,提升执法能力和案件质量。制定并实施“全周期”培育方案,持续开展“亮剑争锋”技能大比武、“砺剑铸盾”分层分级执法能力提升行动,通过技能大比武、分层分级执法能力提升行动及五大培育体系比拼,全方位打造优秀青年干部队伍。强化执纪监督,开展“净风2025”作风专项整治行动,严格落实“三项督查”机制,进一步加强执纪监督。

(三)持续放大协同联动组合效应。持续发挥执法、司法、编办三部门协同机制作用,常态化开展执法监管问题提醒、交办、督办,指导督促镇街、部门履职到位。加强全县执法检查计划统筹,完善部门间、县乡间协同联动机制,确保协同需求3个工作日内100%响应。加强镇街综合行政执法队建设,规范下沉人员管理,定期组织县级行政执法部门开展“点单式”业务技能培训。以“1143工作法”为抓手,深入推进涉企多头重复检查综合防治,最大限度减少入企检查频次。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产业全链条服务,创新涉企行政检查监督方式,构建涉企问题“发现-交办-处置-评价”高效闭环管理机制。

(四)深化涉企“全周期”罚后帮扶模式。探索“互动治理型”执法模式,做好“全周期”罚后整改帮扶全市试点工作,争取2025年形成较为完善的涉企罚后帮扶制度体系。前端强化指导服务。推进“预约式”执法,建立企业主动预约、部门联合上门指导机制,实现执法检查和问题整改一次性解决;中端规范执法行为。大力实施跨部门“综合查一次”,切实减少企业迎检负担;末端强化整改帮扶。建立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定期会商研究疑难复杂问题,落实专人跟踪帮扶。建立“两法衔接”良性互动机制,定期收集、分析执法一线的法律适用问题形成意见建议,制定“执法-立法”评估反馈报告,依托人大调研、监督活动反馈立法意见,推动立法端“立改废释”,实现执法立法双向互动。

(五)打造“插花摊位”城市管理品牌。健全完善“插花摊位”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制度,明确运营收费管理主体及监管职责分工。在城区游商聚集区域及较大乡镇全面推广“插花摊位”,在城区新增“插花”点位,带动就业创业人数。坚持“社会力量+执法力量+流动摊贩”管服融合新理念,建立小区物业、居委会等常态化沟通联系机制,有力推进“摊位进小区”工作。开发上线“摊有序”运维平台,对流动摊实行实名制统一管理,发布摊位地图实现摊位位置、空余情况掌上可查,并为摊贩线上报名、快速审批、锁定摊位提供一站式服务,打造具有武义标识度的城市管理品牌。

                                                                                                                                                                   武义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5年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