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青年投身农村创新创业,成为发展特色农业、繁荣农村经济的主力军。然而,在农产品电商化、品牌化进程中,职业打假问题日益凸显,给缺乏市场经验的新农人带来困扰。为有效解决这一痛点,近日,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联合县市场监管局、团县委共同举办的“青农创客电商合规经营专题培训会”在县人大代表联络站举行。来自全县25名青年农创客齐聚一堂,通过“法规解读+案例研讨”的沉浸式学习,系统提升应对职业打假的实战能力。培训聚焦当前农产品电商经营痛点,县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科副科长刘竹青以《食品安全基础知识培训》为主题,通过“理论+案例”形式,深入剖析食品流通环节法律规范。课程涵盖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标签标识合规要点等实操内容,特别针对食用农产品定义、食用农产品标签规范等进行差异化指导。县市场监管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分局局长邓辉现场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核心条款,结合“七日无理由退货”“赔偿性条款”等高频争议点,指导学员维护合法权益的同时避免陷入恶意索赔陷阱。
为强化实战应对能力,浙江中义律师事务所专业律师结合近年涉农电商典型案例,详细剖析职业打假常见套路,传授风险预防、证据保全及纠纷化解的“组合拳”。在互动研讨环节,农创客们踊跃分享遭遇“职业索赔人”的真实案例。从产品标签到土特产宣传用语、从物流时效纠纷到产品质量争议……与会专家逐一点评指导。参训学员纷纷表示,这种“带着问题来,拿着方案走”的培训模式真正解渴管用。农创客李先生感慨道:“以前遇到职业打假投诉,整个人都慌了神,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多亏了‘青创护航’行动的专业培训,通过一个个真实案例分析,让我系统学习了如何规范经营、留存证据,现在再遇到类似问题,心里有底多了!”
“我们将联合市场监管部门,打造‘田间到市场’的维权护航绿色通道,切实增强新农人抵御市场风险、维护合法权益的能力。”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县农业农村局将持续深化“青创护航”行动,通过建立常态化咨询机制,系统提升应对职业打假的实战能力,为乡村振兴新农人保驾护航。
(转载自掌上武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