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义县桃溪镇在新能源发展领域迎来重大突破,其国家电投武义桃溪60兆瓦峰值集中式地面光伏项目全面投产,为当地的绿色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该项目不仅成为桃溪镇经济转型的重要标志,也为武义县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探索树立了典范。
项目坐落于桃溪镇连绵起伏的山坡之上,占地面积达1200多亩,放眼望去,深蓝色的光伏板如一片浩瀚的“蓝色海洋”铺展开来,场面十分壮观。每一块光伏板都经过精心设计与安装,以精准的倾角迎接阳光,确保太阳能能够高效转化为电能,为清洁能源的稳定供应提供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的建设盘活了这片曾经“沉睡”的土地。项目涉及桃溪镇4个村庄,仅锦平村就流转了800多亩土地,惠及500多户农户。土地流转以稻谷作为租金计量单位,每亩土地每年农户可获100斤稻谷,五年后租金还将递增20%,为村集体和村民带来了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助力乡村振兴。
在能源效益方面,该项目表现卓越。每年可向电网输送约6200万度绿电,这些清洁电力不仅满足了当地居民和工业的部分用电需求,还通过电网输送至武义北部负荷中心,为更广泛区域提供绿色能源。同时,每年可节约标煤约1.9万吨,显著减少了煤炭燃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对降低碳排放、推动“双碳”目标实现意义重大。
此外,项目积极探索“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的立体发展模式。在光伏板间隙的空地上,科学规划种植区,种植枸杞、艾草等中药材以及畜牧草料、茶油等经济作物。这种创新模式不仅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实现了土地效益的最大化,还形成了独特的农光互补产业形态,促进了农业与新能源产业的融合发展。
项目的建设与运营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大量“家门口”的就业岗位。从光伏板的日常清洗维护到板下田间的作物管护,百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据国家电投集团金华能管中心副总经理徐津文介绍,仅劳务用工方面,每年就能为村民增收约50万元,进一步提升了村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武义桃溪镇的光伏项目是清洁能源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的成功实践,不仅为当地带来了清洁的电力能源,还实现了土地增值、农民增收、生态保护的多赢局面。抬头是源源不断输送清洁能源的“阳光银行”,低头是孕育希望的绿色种植园,桃溪镇通过“光伏+农业”的创新模式,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的新道路,也为其他地区在新能源开发和乡村振兴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未来,随着光伏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持续创新,桃溪镇有望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