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下午4时,随着测绘仪发出最后一声“滴”的提示音,义龙庆高速公路桃溪镇种子源村段测量数据正式封存。在这场持续了一周的攻坚战中,当地干部用“带伤”的脚步丈量出乡村振兴的蓝图。
在荆棘丛生的测量路线上,种子源村党支部书记江爱娥的腰伤贴和副书记梁子仁头上的“包”成了特殊“工作证”。7月27日勘察地形时,因山路崎岖,连日下雨,两人不慎摔伤。然而,他们仅仅经过短暂的休息,便再次坚守在岗位上。“这高速公路可是咱村盼了多少年的致富路啊,咱可不能当‘绊脚石’。只要能把路修起来,村民们日子能好过点,这点磕碰算啥。”次日清晨,村民发现他们扶着树枝当拐杖时,已带着团队翻过了两个山头。
另一头,刚动完手术的村委会副主任李宝武身体还在恢复期,也毅然加入到征迁工作中。工作现场,他慢慢挪动着脚步,耐心地向村民解释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意义,积极协调解决测量和征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种子源村的“带伤攻坚”只是桃溪镇高速建设推进中的生动注脚。在镇政府的统筹调度下,全镇8个涉及征迁的行政村组成“尖刀班”,每天清晨6点带着水壶上山,直到日落才踏着露水返程。
攻坚路上,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镇班子成员驱车进山时,轮胎被尖锐的石头扎破,被困在半山腰,他们索性下车步行,扛着设备继续赶路;镇村干部在疏导群众时,不慎扭伤了脚,简单处理后,拄着拐杖依然坚守在现场……
“伤痕是干部们最动人的述职报告,干部往前站,群众就敢跟着干。”桃溪镇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镇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5%,创造“桃溪速度”的背后,是多名带伤坚守的镇村干部、无数次磨破嘴皮的上门走访和顶着烈日的默默付出。
如今,看着一步步推进的工程进度,全镇干部群众脸上都洋溢着期待。大家正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决心,迎接这一重要发展契机,盼望着高速公路建成后,为桃溪镇带来新的活力与繁荣,让乡村振兴的画卷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