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桑榆同舟”项目:银发赋能绘就山区共富新图景

来源: 党政综合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5-08-25 11:15访问次数: 【字号
分享:

在浙江省民政厅引进并牵线引智下,由浙江省芯悦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发起实施的“桑榆同舟——积累型山区支老创新共富项目”,正扎根武义县西联乡及南部山区,生动铺展一场以“银发经济”为引擎的共富实践。该项目通过政企社协同、农产直播、公益反哺的闭环模式,为缓解山区老龄化压力、增强产业活力、拓宽增收渠道提供了创新方案。

精准破局:激发山区发展新动能

作为浙江省山区海岛县,武义南部山区(西联、柳城、桃溪等乡镇)是推动共同富裕的重点区域。这里拥有丰富的银龄人力资源优势(老龄化率超30%),同时也面临吸引人才回归、优化人口结构的机遇。农业生产者中经验丰富的长者占比达73%,他们热切期盼拓宽销售渠道、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电商技能。同时,丰富乡村文化服务、完善儿童公益服务也是提升区域活力的重要方向。为此,“桑榆同舟”项目创新推出“助农产品增值+银发直播培育+双线销售”模式,不仅成功助力长者农户拓展市场,更将部分收益回馈“一老一小”事业,构建起“产业带动—文化提升—公益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生态。

多维发力:项目落地成效初显

项目启动以来,在浙江省民政厅的指导、福彩公益金的支持以及西联乡党委政府的积极配合下,多方协同稳步推进,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是凝聚共识,联动资源。芯悦项目组在浙江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指导下,深入武义县西联乡,与当地党委政府及社会组织举办座谈会。网商协会提出“农特产品直播带货培育计划”,为挖掘西联乡高山茶叶、笋干等产品的电商潜力指明方向;餐饮业协会探讨建立“食材直供基地”,形成多方参与的协作网络。同时,积极与武义县本地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对接联动,技师协会提供系统化培训资源,建材行业协会出资关爱困境老年群体,为项目提供多方面支撑。

二是深挖特色,打造“乡礼”。在西联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项目团队联合武义县民政局及爱心企业代表,实地参访共富直播间、农产品基地,进行系统性调研摸底。聚焦高山茶叶、有机菌菇、土蜂蜜、宣莲、箬叶、烤薯干、山豆腐等12类特色农产品,深入挖掘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与生产者的故事,如宣莲的皇家贡品渊源、箬叶的生态共富故事、香菇种植的千年技艺传承。爱心企业“豆语食品”展示了依托当地优质山泉水生产的特色豆浆产品及西联乡其他优质农产品。与会各方共同挑选、配套组合,设计出承载武义风物与故事的特色农产品礼包。且针对农产品包装简陋问题,设计轻量化包装解决方案,如菌菇采用250g小包装降低老人分拣难度。

三是整合资源,拓宽销路。为丰富产品线、提升供应链能力,项目组与武义县爱心企业县供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达成深度合作,由其发挥供应链整合优势,将桃溪镇坦洪乡的生态土鸡等武义县其他乡镇的特色优质农产品纳入项目体系,进行统一的故事挖掘、品质把控与包装设计,实现全县优质农产品的“抱团出山”。

四是培育力量,搭建桥梁。启动“银发主播”招募计划,精准筛选32名候选人,建立“活力值”评估模型。配套专业培训课程,采用“三阶赋能”课程,配置“1名专业主播+2名大学生志愿者”辅导小组,并结合志愿服务积分银行,直播时长可兑换健康服务包。一支充满本土特色与活力的“银发主播团”正在壮大成长,将成为讲好武义农产品故事、连接城乡消费市场的重要桥梁。

闭环设计:公益反哺助力代际共融

项目创新构建“以老助小、代际共融”的公益闭环,所有直播利润的10%-20%注入山区互助公益基金,定向支持西联及南部山区的助老与留守儿童关爱项目。拍摄的“助老日记”短视频,记录着基金转化的暖心场景,老人用餐等画面通过直播传递,既增强了公信力,也让“消费即公益”的理念深入人心。后续还将深化主播赋能、打造农产品文化IP,持续完善“产业增收 公益反哺”的良性循环。

据了解,该项目由福彩公益金资助,是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的典型实践。未来,项目将继续以常驻西联乡为根基,深化对柳城、桃溪等南部山区的辐射,让银发力量与公益暖流持续涌动,让共富之花在武义南部山区全域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