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探仙谷,诗韵润杏林——武义诗人采风寿仙谷绘就“诗药同源”新画卷

来源: 王宅镇     发布时间: 2025-08-06 16:43访问次数: 【字号
分享:

夏蝉争鸣,药香浸润。近日,在习习夏风中,武义县诗词楹联学会20余名诗人,走进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了一场题为“寻迹国药精粹,共赋诗路新篇”的诗词采风活动。这场行走在中医药文化、育种实验室与有机国药基地的诗性之旅,将诗意洒满了这家传承与创新的中华老字号企业里。

探访诗路文化交汇处:诗书本草的千年回响

当诗人踏进寿仙谷中医药文化馆,仿佛翻开了一部千年国药史诗。从岐黄之道到国家级非遗寿仙谷中药炮制技艺,从中医对生命与疾病的认知及诊疗到现代医学研究,从神农尝百草到现代农业技术对中药材的种植,从中医古籍到现代中医药各项标准的制定,寿仙谷中医药文化馆前半部分展出的是传统中医药文化,后半部分展出的寿仙谷中医药文化。

诗人们感叹,传统中医药文化历经千年传承而不衰,至今对人类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寿仙谷中医药文化也经历了116年的传承与创新,如今成为行业标杆企业。武义县诗词楹联学会前会长胡扶正作诗《中医药文化馆》:

展厅迂折表源长,医圣药王尊一堂。

杵臼磙槽从硬脆,帛书简拓说岐黄。

千秋接力勘仁术,庶类随心组妙方。

科技于今添虎翼,看培仙种驾星航。


会员徐国武作诗《咏国家级非遗寿仙谷中药炮制技艺》:

寿仙承道义,本草入医行。

五代非遗术,今朝正吐芳。


触摸科技脉搏:显微镜与诗意共生的实验室


寿仙谷生物育种创新中心,这里的科研成果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多位专家教授扎根实验室,生物育种技术不断迭代升级;经世界吉尼斯官方认证的“全球最大的灵芝种质资源库”、七次太空育种,赋予了这里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独创的去壁灵芝孢子粉,20多年市场销量第一。副会长徐晓时感慨作诗《寿仙谷去壁灵芝孢子粉》:

千年瑞草还魂力,五代仁心破壁功。

益寿延年堪小试,养颜祛病化春风。


会员朱文宝作诗《访寿仙谷生物育种创新中心》:

十万平畴秘境横,科研育种纳贤英。

基因库里基因妙,实验台前实验成。

五谷神农尝百草,一支试管抵千莺。

良心企业良心事,探得奇方天下呈。


会员胡森彪作诗《生物育种创新中心》:

九天引种落尘踪,巧借东风探碧穹。

云汉为犁耕玉壤,瑶池仙药济民功。


行吟药香基地:有机药圃里的音韵交响

在位于白姆源口水库脚下的寿仙谷有机国药基地,诗人们深入灵芝种植大棚,此时的灵芝正在弹射孢子,它是灵芝的种子,也是灵芝的精华所在,包含了灵芝所有的活性成分。孢子的大小只有人类头发直径的十分之一,基地工作人员拿出手机灯光在芝盖下照射,看到弹射出来的孢子如烟似雾、飘飘渺渺,犹如仙境。工作人员介绍,这里的灵芝采用段木栽培和有机种植,不使用任何人工合成化肥和农药,先后通过了中国、欧盟、美国和日本有机认证,确保灵芝的高品质。

灵芝被誉为“中药上品”,在我国拥有6800多年的药用历史。面对大棚内蔚为壮观的灵芝,会员徐亮吟唱道:

赤芝仙韵自真如,伞盖娉婷归太初。

但教红尘无病痛,赴汤煎煮又何辜。


副会长吕小青作对联一副:

题咏寿仙谷灵芝

寿谷琼芝承日月,饮露餐霞,养就一身灵气;

仙源丹粉济尘寰,破壳去壁,成全几代仁心。


药能祛病身,诗可涤心神。此次武义县诗词楹联学会赴寿仙谷公司采风创作,诗人们看到了中华中医药文化的根脉在现代科技土壤中再生。学会会长蓝献青表示,千年药香遇见千年诗韵,两者都传递着生命至真至善的力量。他作诗《访寿仙谷药业》:

寿仙谷里隐丹霞,九曲溪边种药芽。

百草经霜凝玉露,一壶贮月炼金华。

岐黄术续长生诀,科技光开不老花。

欲问仙翁何处是?红岩云外有人家。

中医药文化与诗词文化,同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两者碰撞,武义诗人采风寿仙谷绘就了“诗药同源”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