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电子商务(电商进农村示范项目) |
索引号: | 330723ZF050000/-135950 | 发布机构: | 经济商务局 |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18-10-08 13:32 |
桐琴镇楼王村原本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子,近年来,依托桐琴与永康隔江相望的区位优势,桐琴发展出成熟的五金产业平台,“近水楼台”的楼王村积极培育农村电商,“中国淘宝村”、“浙江电商专业村十强”,这一个个荣誉纷纷收入囊中,楼王村发展案例也成为了《中国淘宝村优秀案例精选》中浙江地区唯一入榜的优秀案例。
搭乘农商银行普惠金融快车,楼王村男女老少积极投身电商创业就业大潮,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借鉴的农村电商发展之路。
返乡农民工的“春天”
返乡农民工朱伟亮是2015年9月开始做电商的,之前,他靠打工维持生计。2015年,楼王村开展电商培训,朴实上进的朱伟亮参加培训后加入电商行列。创业初期,他缺乏资金,是武义农商银行的帮扶对接给了他支持,8万元的初创贷款让他顺利开起网店,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此后,武义农商银行加大帮扶力度,逐年提高信贷资金,截至2018年7月,该行已为朱伟亮提供100万元信贷资金,同时,银行还为朱伟亮配套上门服务,给予优惠利率。
如今,朱伟亮已拥有2个天猫店、7个京东商城,2017年营业额2000多万,仅“双十一”当天就有营业额50余万,发货量最高达每天1000单左右,预计2018年营业额可实现翻一番。
“新楼王人”的电商故事
40岁的王全在楼王村家喻户晓。他既是“新楼王人”,又是“武义县农村电商带头人”。王全并非本地人,1999年高考落榜后,他从安徽只身来到永康、武义等地打工,先后做过泥水工、冲床工、维修工、检验员,后来因为娶了楼王村的姑娘便在楼王村安下了家。
从2006年开办第一家网店起,经过12年积累,王全已经注册3家公司,开了3家天猫旗舰店和5家京东店铺,目前与王全合作的淘宝店铺分销商、京东店铺分销商达20多家,他还在德国注册了自己的电动工具商标品牌。
随着电商生意越做越大,王全租下村礼堂做仓储配货,村委办公楼二层做起办公运营,在王全的电商企业从事客服、售后、运营、美工、配货、打单包装以及产品加工的就业人员就有近百位。几年前,王全想进一步扩大厂房,武义农商银行得知情况后,桐琴支行行长和联村客户经理积极为其出谋划策,给予300万元的信贷授信。
“有了武义农商行这个后盾,我干事业的信心更足了,以后我要尽我的力量将楼王电商品牌做大做强,帮助更多楼王人致富。”在王全的带动和帮助下,王全的亲朋好友、楼王村一些村民也纷纷加入电商行列。地方政府、村两委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加上武义农商银行的信贷资金支持,楼王村已经逐渐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电商从业群体,搭上了增收致富快车。
村支部书记眼中的“楼王”模式
是什么让10年前这个名不经传,村民以外出打工和留乡务农为主的小村落,成为如今远近闻名的“中国淘宝村”?村支部书记王卫平有话要说:“‘楼王’电商模式的成功,除了楼王人自己创业创新的闯劲,发扬不成王者誓不罢休的精神,更得益于’银行+政府+村委’三位一体模式的合力支持。”
王卫平介绍,在楼王村,由武义团县委与武义农商行合作推进的“红领新青年工程”,开办培训班,对楼王村所有电商从业人员提供免费培训,对于村民来说,在家门口接受培训还不要钱,这很得民心。其次,武义农商行量身定制信贷产品,该行专门推出支持电商发展的“电商贷”信贷产品,提供资金、人员、服务等全方位帮扶,贷款从2007年的100万增加到了目前的2670万。最后,银行与村两委精诚合作,实施高效率的整村授信。由楼王村两委负责审核筛选、推荐优质电商客户。目前武义农商行已对楼王村提供3000万元的整村授信,覆盖楼王村全部电商,先富的带动后富的,全力支持打造精品电商村。
在武义农商行的金融支持下,目前楼王村的电商在淘宝、天猫、京东等大平台开设网店40多家,有的还通过微商及其他平台销售各类产品,产品销售渠道更加多元。楼王村日发货量已超过2000单,累计全年交易额达1.5亿元,还创建了金华市首个村级返乡大学生、农民工创业孵化基地。
(今日武义报通讯员 万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