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看起来有些严肃的领导干部遇到新潮热闹的短视频,会有怎样的化学反应?最近,武义的两名乡镇干部给出了答案。“实惠!实惠!实惠!三港油泡香又脆,绝佳美味惹人醉。关键还看性价比,实惠!三港美味油泡,年货节上来报到。里酥外脆吃不爽,还要!”如果第一次听到这些推销的话,不看主角身份,仿佛置身于“带货网红”的直播现场。但这是武义县三港乡党委书记祝伟岳和乡长金斌拍摄的带货视频。
第一次视频带货 村民们路转粉
1月7日晚上11时多,用户名为“武义县融媒体中心”的账号在抖音上发布短视频,向用户推荐武义土特产“三港油泡”。短视频中,祝伟岳和金斌采用“三句半”这一民间艺术形式,亲自上阵演示油泡的制作过程,一唱一喝,为家乡特产代言。这条短短15秒钟的视频,在网上获得了大量点赞,之后又在朋友圈内刷屏,第二天乡里就接到了许多想要购买油泡的订单。
为什么要拍这条视频?祝伟岳告诉记者,县里马上就要举办“2020新春年货市集”了,他们一直想着该如何吆喝一番?出镜拍视频的想法是县融媒体中心的小伙伴提议的,“我们觉得很有意思,就找了村里一家豆腐作坊拍起来了”。视频中的台词,则是祝伟岳写的,用的是“三句半”的形式,朗朗上口,读一遍就让人印象深刻。记者了解到,在平时,祝伟岳是个“文人”,非常喜欢看书,爱写一些打油诗和顺口溜。翻看他的朋友圈,你会发现许多和三港有关的有趣内容。“冬日暖阳,水绿天蓝。素食之乡,纯净三港”,是对三港乡美景的赞美。“往后的余生,爱上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爱上菠菜豆腐汤,清清白白;爱上麻婆豆腐,红红火火;爱上豆腐丸子,团团圆圆”则表达了对三港豆腐的喜爱……
“虽然书记乡长视频里没个‘正经样子’,但是这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样子’,让我们觉得很亲切。”三港乡曳坑村的村民告诉记者,看到乡领导都这么努力推销家乡的产品,大家更应该积极点赞转发。
尝试线上销售 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三港乡位于武义县的最南边。该乡曳坑村利用曳坑溪水加之本地高山大豆制作的宣平豆腐远近闻名。据了解,三港乡的豆腐产业走过了一条较为漫长的发展之路。过去由于人力、产量、地理位置等各方面的限制,豆腐一直以散卖为主,销售范围也只是武义县内。后来在乡政府的指导下,曳坑村成立锦溪豆制品专业合作社,目前已有50多个成员,并注册了“豆腐锦溪”商标。通过整合力量、统一品牌,合作社制定出质量标准,同时还设立330亩面积的大豆种植基地,确保原材料的供应。从2015年到2019年,三港乡政府已成功举办四届三港豆腐节,通过一块豆腐、一条古道、一缕乡愁全力推进美丽资源变身美丽风景美丽经济。如今,曳坑豆腐扩大圈子,走出武义县,卖进了浙江省政府食堂、浙江省高级法院等多家单位食堂。2019年豆腐产值预估达700万元。名气是大了,但曳坑豆腐仍然面临着两大难题,曳坑村村主任陈彩林总结为:一是冬天过年难买,一斤难求;二是夏天天热难卖,无法保鲜。
如何解决这两大难题?这是祝伟岳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这次的带货视频走红,也带给他很多启示:“我最大的期盼,就是希望县里能够给予支持,和武义县供销合作社进行合作,开启线上销售。之后我们也会尝试更多新颖的模式来推销产品,让三港豆腐火遍全中国。”祝伟岳认为,如果可以打通线上销售渠道,实现冷链运输,那么这两大难题就迎刃而解了。可以真正让曳坑豆腐走出浙江,再次扩大“朋友圈”版图,为新时代农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