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7230026015399/2021-233656 | 发布机构: | 履坦镇 | ||
文号: | 公开日期: | 2021-10-30 14:50 |
履坦镇“十四五”时期发展思路
一、“十三五”工作回顾
(一)聚焦聚力抓发展,经济社会民生事业持续提升。五年来,我们致力于发展为先、民生为重,推动了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履三村摘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敬老文明号、全国反邪教工作示范村等多块国字号“金字招牌”,范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农旅经济迈出新步子。休闲农业初具规模,坛头村成功创建为省3A级景区,以仙客岭农庄、蓓康灵芝生态园等为代表的农业龙头企业已基本具备田园综合体的条件,深受亲子游、短途游游客青睐。2018年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8552.4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431.4亩。文化民生焕发新活力。深入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资源,积极开展与廿玖间里、钝感力文化传播公司等文创团队的合作,成功引入德邦工艺品公司等社会资本,坛头村获评省级传统村落和省级文明村。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完成市民卡换领、农民参保转保、老农保遗留问题解决等工作,农村土地承包确权合同签字率达91%。整合力量建立“四个平台”,健全多元化、多途径联动化解机制,圆满完成十九大、世界互联网大会等重要节点的维稳安保工作,获评市十九大维稳安保先进单位。
(二)群策群力抓整治,镇域生态环境品质明显改善。我们以镇域“大花园”建设擂台赛为平台,坚持“党建+”引领,狠抓“治水剿劣”“治危拆违”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镇村环境明显改善,履三、郑村、徐主、杨岸四个村获评全国首批森林村。治水剿劣持续推进。把“剿灭劣V类水”作为新当选村干部履职“第一课”,明确村主职干部任期内治水不力、不履行“河长制”的,一律启动问责程序,对7处重点劣V类小微水体实施“一沟一策”,提前完成劣V类整治任务。治水剿劣成效多次被《浙江日报》《金华日报》和《今日武义》等新闻媒体正面报道。治危拆违重拳出击。锁定治危拆违主战场,落实“班子领衔、一线攻坚、定期汇报、比拼晾晒”工作制,五年来共计拆除违章建筑超40万㎡。环境卫生整治成效明显。成立镇综合执法中队,配备7名专职人员和1台执法车辆,强化镇区镇容镇貌管理。完善镇区保洁机制,实行政府购买服务,由保洁公司统一负责镇区三个村的卫生保洁工作,改变以往“三把扫帚扫地”的状况;针对镇区占道经营等问题,开展集中攻坚整治,完成马路市场取缔和镇区菜场规范化管理,生态环境提升明显,获评省级“森林城镇”和市级“卫生乡镇”。
二、存在问题
一是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存在薄弱环节,部分干部大局意识、发展意识、规矩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不强,思想不够解放,视野不够开阔,规矩不够严明,做事多考虑个人和小集体利益,缺少服务大局的奉献意识、前瞻性的谋划能力和开拓创新的担当精神,不严不实的问题还一定范围存在;二是经济产业发展步伐不快,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后,失去工业产业支撑,农旅产业较为分散,缺乏优质项目、亮点项目支撑,在与周边乡镇的同质化竞争中不具优势;三是环境治理还有待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脏、乱、差”现象仍一定范围内存在,与“金武后花园”的目标定位存在较大差距。
三、“十四五”发展思路
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发展迈入了新时代。省委、市委、县委已先后召开全会对“两个高水平”、金义都市区和温泉养生名城建设进行了部署。立足新时代,面对新要求,履坦如何作为,才能无愧于县委的定位要求,无愧于全镇人民的殷切期望,是我们必须深刻思考、认真答好的一道时代命题。从发展大势看,现实性机遇叠加,履坦大有可为。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刚刚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这一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这既为我们这个传统农业镇加快发展坚定了信心,也为我镇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同时,随着全省第四大都市区金义都市区的加快建设,G235国道、44省道外迁等交通综合路网的全面铺开,履坦作为武义接轨都市区的桥头堡和北大门,为我们借助都市区一体化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从自身现状看,基础性优势扎实,履坦理应有为。履坦这座千年古镇不仅有徐氏文化、古码头古婺窑等文化底蕴优势,也有苗木盆景、果蔬采摘等特色产业优势,更有丰富的低丘缓坡资源和优质的森林生态资源优势,这些都为我们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从基层基础看,内源性动力充足,履坦必有作为。近年来,通过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基层党组织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执行力和创新力明显提高,全镇人民谋发展、促跨越、奔小康的愿望日益强烈。这是我们谋求更高层次发展的动力之源和底气所在。全镇上下一定要以更加鲜明的发展导向、更加强烈的忧患意识、更加突出的争先精神,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奋力推动履坦在新时代实现新发展。
综上所述,履坦镇“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绿色转型、美丽富民”发展导向,紧扣“融入金义都市区、打造金武后花园”发展定位,深入实施“党建强镇、环境立镇、文化兴镇、农旅富镇”四大战略,高水平建设宜居履坦、活力履坦、幸福履坦,奋力推动履坦在温泉养生名城和金义都市区建设中实现特色崛起。
围绕上述要求,今后全镇工作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坚持“四个突出”。
——必须突出“一个定位”,即“融入金义都市区、打造金武后花园”。履坦是武义北大门,是浙中生态廊道、综合交通廊道的节点城镇,有便捷的交通优势、优越的区位优势、独特的生态优势。我们要以镇域经济向城市经济、都市区经济转型为路径,全面推动“北融南接”,即镇域发展向北融入金义都市区,向南承接北岭城市副中心,努力建设成为金义都市区和温泉养生名城的后花园。
——必须突出“一个目标”,即“宜居履坦、活力履坦、幸福履坦”。宜居履坦,就是深挖山水资源和湿地资源优势,全域整治镇村环境,完善生活服务配套,打造环境优美、服务便利、活泼有序、人口集聚的乡愁型宜居小城镇。活力履坦,就是借力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大力发展田园经济、智慧经济、廊道经济,让履坦发展的活力持续迸发。幸福履坦,就是加快提升镇村治理水平,加强公共服务和文化建设,使履坦人和旅居的“新履坦人”共享“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生活。
——必须突出“一个统领”,即“党建强镇、环境立镇、文化兴镇、农旅富镇”四大战略。党建是强镇之核,必须坚持党建强镇战略不动摇,把党建作为推动一切工作的核心,做到党建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谋划、同推进、同考核,让党旗在履坦各条战线、各个支部高高飘扬。环境是立镇之本,必须坚持环境立镇战略不动摇,牢固树立环境是第一竞争力的理念,努力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服务环境、人文环境,不断增强镇域承载力和辐射力。文化是兴镇之要,必须坚持文化兴镇战略不动摇,把文化作为引领发展的重要载体,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以文塑镇、以文兴业、以文惠民。农旅是富镇之源,必须坚持农旅富镇战略不动摇,做优农旅融合文章,盘活山水林田湖资源,打造特色鲜明、覆盖全域的田园综合体,夯实强镇富民的产业支撑。
——必须突出一个布局,即“一核、两带、三区”空间布局。“一核”,即履坦镇区。以小城镇综合整治、风貌提升行动等为重点,努力建设“湿地旅游风情古镇”,提高集聚各类要素的能级。“两带”,即两条精品经济带。武义江沿线湿地休闲经济带,以履三、坛头、范村争创3A级景区为引领,力争把沿线所有村庄创建成A级以上景区,打造履坦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G235国道田园经济带,以G235国道和44省道为轴线,打造若干个田园综合体,形成以乡村体验、水果采摘等为特色的农业旅游线。“三区”,即三大区块。文化产业培育区,覆盖镇区和坛头村、范村,以湿地公园为载体,融合码头河运文化、古婺窑文化、申明古街文化,打造具有履坦千年历史底蕴的现代仿古生态公园。农旅产业集聚区,以寺后、茶山、蒋村、杨岸为主要节点,大力发展观光农业、花卉苗木盆景产业和养老养生产业。现代服务产业集聚区以王古、郑村为中心,覆盖已列入北岭新区规划的郑村,紧扣北岭新区发展规划,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
为此要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全面提升镇域风貌,打造宜居履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以保护和提升生态底色为基本原则,全面提升村镇面貌。全力以赴建设美丽镇村。以小城镇综合整治为主要抓手,开展“国家卫生乡镇”创建,持续提升镇区服务功能和管理水平。以范村省级精品村建设为重点,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巩固前一阶段创建成果。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狠抓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完善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机制,明确奖补机制,实现村庄保洁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持之以恒抓好“五水共治”。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河长制”工作,通过河长巡河APP等平台,继续压实责任,推进环境监管和河道保洁常态化、制度化。加快实施美丽城防、水利走廊、河流生态修复工程等生态环境优化行动,持续推进生态廊道沿线治理,积极打造富有履坦特色的湿地景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攻坚克难推进“治危拆违”。以“无违建镇”争创为载体,持续推进“两路两侧”“四边三化”及农村“两乱”整治提升,做好农民建房审批、历史遗留农民建房补批工作,强化土地管理,清理非法一户多宅和大体量违建,杜绝新增违法用地。大力推进旧村改造,加快实施王古、郑村、杨垄、下坭村、何村等村庄旧村改造,适时启动镇区的旧村改造。
(二)全力发展“后花园经济”,打造活力履坦。紧扣融入金义都市区主线,大力发展田园经济、智慧经济、廊道经济,为镇域可持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因地制宜发展“田园经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三产融合的理念,整合仙客岭农庄、蓓康灵芝生态园、白鹭养生庄园等农旅资源,培育涵盖乡村休闲旅游和养生养老等多领域的“田园综合体”,形成特色鲜明、覆盖全域的田园综合体系。引资聚智发展“智慧经济”。 把“启民智、借民力、培养青年创业带头人”作为增强全镇经济发展后劲的重头戏,利用经济开发区和PK竞艺小镇的经济带动作用,做好乡贤人才挖掘,鼓励高学历青年回乡创业,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电商人才和青年创客,重点推进坛头古民宿开发等项目建设。借势借力发展“廊道经济”。借助生态廊道武义示范段建设,依托湿地公园资源,着力整修、运营古婺窑、古道和古码头等古镇资源,加快推进范村、叶长、坛头古村落的保护开发,集中精力举办湿地文化旅游节、编撰《千年履坦》,实现武义江沿线资源开发变现。
(三)全面补齐民生短板,打造幸福履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让群众获得感更强、幸福感更高。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启动履坦中心小学选址迁建项目,促进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新建文化礼堂2家,加快建设一批特色博物馆(陈列馆),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创新乡村治理机制。根据县委、县政府要求,适时启动村庄规模调整。完善党员和村民代表同等化管理模式,建立村务公开信息化平台,改变村民代表教育管理缺乏、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缺位的现状,进一步提升村民自治能力。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管理,发挥社会组织立足公益、机制灵活的载体优势,有效解决基层群众需求。采取抱团联建异地物业等方式,年内全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扎实推进平安建设。以“四个平台”建设为抓手,完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做好各类社会风险排查化解管控,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食药安全等领域问题治理,确保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