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723002601627P/2021-244110 发布机构: 县府办
文号: 公开日期: 2021-12-28 09:48

新宅镇2021年第二季度特色亮点工作

来源: 新宅镇     发布时间: 2021-12-28 09:48访问次数: 【字号
分享:

一、资金、土地指标等资源争取情况

主动招商引资,加快后发赶超 

第二季度,新宅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联系多个项目争取在新宅落地。

1、浙江溪下商业有限公司项目:项目由上海通传国际贸易公司投资,经多次协商,相关扶持政策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后上报县政府。6月25日,经县长办公会议研究同意相关扶持政策,企业入驻前期工作按计划推进,项目三季度可落地,计划今年纳税突破800万元。

2、新宅菌光小镇项目: 该项目分别由国家电投浙江分公司、深圳前海大族新能源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目前已与深圳大族签订投资框架协议,国电投浙江分公司目前仍在洽谈投资计划。项目选址、土地政策处理、项目方案设计前期工作已启动。

3、华茗园茶旅文化园:目前投资框架协议已签订,土地空间规划、政策处理前期工作已开展。

4、马克部落低碳生活体验园:目前投资框架协议已签订,土地空间规划、政策处理前期工作已开展。

二、富民增收方面

群策群力共谋发展,制定农村集体经济消薄方案  第二季度,为实现今年农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0万以上任务,新宅镇根据各村实际情况,通过出租闲置国有资产、流转闲置土地、开发旅游资源等形式和村主职干部、第一书记、乡贤等多次召开座谈会,共同制定《一村一策促进集体经济增收方案》为村集体经济增收指明方向。与此同时,当前镇政府正积极联系兄弟乡镇

坚持项目攻坚,夯实致富基础   第二季度新宅镇和阳坑青峰岭自然村至丽水岱后村机耕路实现通车,打通了武义至丽水的又一条交通毛细血管,预算价320万的新宅后鲍水电站技改工程已完成60%工程量的招投标工作,投资300万的美丽城镇项目建设完成设计预算,即将开始招投标,总投资350余万元的高垅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正在进行坝面水泥预制块铺贴等扫尾工作。

做精特色旅游品牌,推进旅游产业持续深化。4月15日在大莱大圆塘成功举办“来茶园,深呼吸”畅跑大圆塘活动,来自杭州、金华周边地区130余名跑步达人报名参加比赛;5.1假期期间,金岭溪村依托浪漫莲房接菇文化吸引3000余名游客前来戏水、烧烤、露营。近期,金岭溪村正引进社会资本50余万打造水上娱乐景区,积极打造网红景点。

推进下山集聚工程,彻底拔除“穷根”。第二季度新宅镇下山集聚工程持续发力,截止第二季度,新宅镇18个自然村召开户主会,9个自然村签订搬迁协议,库坑、叶山头、叶大山、内铁铺、外铁铺、芭蕉口、双水、上仁坑、后汤等9 个自然村开展腾空,1个自然村(叶大山)完成拆除。涉380余户、1000余人。其中约144户336人在县城成功购房。当前全镇已完成部分有零星搬迁意愿的农户摸排工作,适时启动零星群众下山集聚搬迁,实现整村搬迁和零星搬迁两条腿走路,彻底拔除山高路远发展不力的"穷根",享受武义同城化发展机遇。

三、数字化改革方面

打造线上线下农产品展示“橱窗”,提高山区农户收入。第二季度,新宅镇积极实施新宅农产品“新橱窗”项目,一是建设线下新宅农产品展销中心,一方面通过租用镇政府对面办公楼搭建实体展示平台,向来往游客推广销售新宅优质农产品。另一方面统一改装提升辖区内两条主干道沿线村的14个代销店,使之成为"新宅土货"展销窗口。二是打造线上销售新渠道,镇党委政府使用“森林人家”、“彩叠翠”两个区域公共品牌,在“新彩商城”线上销售平台对全镇农户养殖的土鸡、土猪、牛羊等高山地货套上定制脚环、耳标进行销售,与此同时镇党委政府主动对接浙江大学、省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杭州高端社区,为新宅高山土货拓宽线上销售渠道。

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抓治理,开展矛盾排查化解打造平安新宅。

1、扎实推进平安治理网格化管理机制。发挥网格长、网格员作用,与农户谈心谈话,排忧解难,将信访矛盾化解在基层。深化民情民访代办,减少和防止信访发生,确保矛盾“不出村、不出镇”。

2、创新开展矛盾化解攻坚新举措。进一步加大排查、稳控化解“两手抓”力度。建立汇集乡贤、两代表一委员、律师、镇村干部的矛盾调解“乡亲团”,对重点信访件逐个攻坚,切实化解一批遗留问题。

二、抓产业,推动经济跨越赶超打造富足新宅。

1、抓项目引进。对目前正在洽谈的新建2个香菇体验采摘示范园、2条茶旅融合标准生产线,1条新建香菇深加工产业链,菌光互补等招商项目做好政策处理,争取项目尽快落地。

2、抓旅游特色。围绕"一心一带一路"和"十景十基地",着手实施一批重点旅游项目,在第三季度完成乌门莲房接姑、金岭溪山水文化节、七夕露营节等当地特色节庆活动,提升新宅旅游知名度。

3、抓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充分利用浙江大学和省农科院结对帮扶优势,落地有机农产品产业园1个,建成农业基地60个。新增新宅农产品专卖点2个以上,举办"森林康养名镇"乡村节庆活动4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