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1-05-26 09:12
信息来源:县教育局
访问次数:
各中小学校、教育办公室: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办法》及《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切实提高我县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质健康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把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目标和重要任务,深入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全面提升我县学生体质健康整体水平,培养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一代新人。
二、总体目标
坚持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查补短板,精准施策,切实保障学校体育课、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及锻炼效果。争取一年摸清我县学生身体素质基本状况,建立起武义县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基础数据库,为制定下一步提升计划和目标提供数据支撑,通过二到三年的实施推进,建立起部门协作、社会联动、学校实施的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长效机制,完善学校体育基础设施,为学生锻炼提供完备的体育场地与运动器械;帮助学生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通过四到五年的项目实施推进,确保我县中小学生五项身体素质指标和体质健康水平逐年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处于全省前列。
三、主要任务
各校要围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标准,以 “学生五项身体素质专项提升行动”为抓手,立足体育课堂教学主阵地,在时间、师资、设备、课堂教学、大课间及课外活动等方面落实相关措施,有效提升中小学生五项身体素质指标,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我县中小学生全面发展。
(一)明确提升目标。每学期开学以后,各校要按照《武义县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提升行动计划》要求,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运动水平进行全面的排摸与测试,建立起学生身体素质基础数据库,并作为学校、班级及学生制定下一步提升目标的依据,学校和班级的提升目标由学校和各个班级确定,学生的提升目标由体育教师、班主任、学生一起确定。
(二)保证锻炼时间。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好体育课,其中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严禁以任何理由减少或挤占体育课时间;认真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和课外活动,科学合理安排活动内容和运动负荷,确保课外锻炼活动效果;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安排课外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以上的锻炼时间。
(三)提供师资保障。学生体质提升的关键在于体育教师与班主任,一方面各校要根据开设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需要,逐步配齐配足体育教师(兼课体育老师要尽量专业化),形成一支能满足体育教学、体质健康测试训练的体育教师队伍,为学生体质提升提供专业保障;另一方面各校要进一步强化班主任提升学生体质水平的意识,积极配合体育教师开展各类体育教学活动,为学生体质提升提供管理保障。要把学生五项身体素质监测和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实施工作任务落实到班级,体育教师负责体测项目的知识传授与技术指导,班主任负责所在班级的组织管理和思想教育。同时,各校要严格制定学生身体素质测试安全保障制度,确保学生安全。
(四)完善场地设备。各校要进一步加大对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体育器材配备的投入,加强学校体育经费管理,做到专款专用。配齐配足相关体育器材及各种测试项目的相关器械,并及时做好维修、添置,为开展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提供有力后勤保障。
(五)开展专业培训。县教研室负责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体育教师集中业务培训,特别是加强身体素质监测操作规范的培训。要鼓励体育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教科研活动和业务比赛,组织研发、推广具有示范、引领价值的课外体育活动案例、课题成果及各种校本教材。
(六)落实相应待遇。按相关上级文件,落实相关待遇,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特别优秀的体育教师,在职称评定、聘任、各级各类评先方面予以倾斜。
(七)激发锻炼兴趣。要求各中小学校每年举办一次综合性运动会,两次以上全校特色项目体育比赛,经常性地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竞赛活动,确保阳光体育运动覆盖全体学生。各校要因应新时代体育教育发展要要求,改革创新学校运动会模式,将五项身体素质监测纳入学校综合性运动会项目,测试结果纳入运动会团体总分,以充分调动班主任、学生、家长积极性;有条件的学校可根据学生体质差异、身体发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构建自主选择的体育活动课程“超市”;鼓励、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创新体育课程和教学方式,在确保适度运动负荷的前提下,增加课程内容的选择性、趣味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喜欢的体育课程或体育活动项目。
(八)完善评价机制。建立五项身体素质监测和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向社会公布制度,五项身体素质监测和体质健康测试结果纳入年度教育教学质量考核内容。严格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根据金华市初中毕业生体育学业考试指导意见,从2022年开始,体育考试项目从原来的三项增加到四项,分值从原来的30分提高到40分,考试成绩计入中考总分。各校要坚持和完善体育科目测试制度,把学生身体素质测试和体质健康水平作为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要将体育科目测试成绩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要将体育科目测试成绩作为学生(生理原因不宜锻炼的学生除外)评优评先的必备依据,未达良好级的原则上不能评优评先。
(九)营造良好氛围。学校要加强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形成“人人参与运动、人人爱上运动”的良好氛围,符合开放条件的学校要为学生课后提供锻炼场所和设备;加强与社区(村)联系,整合社会各项体育资源,组织开展各类体育社团活动;加强体教融合,持续推进体育俱乐部进校园工作,完善运作模式,建立评价考核和校园准入机制,为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搭建平台。
四、奖惩机制
为切实提高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提升工作的积极性,建立相关奖惩机制。
(一)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五项素质监测结果纳入学校年度考核。
(二)学生体质测试和五项素质监测成绩特别优秀的学校和个人,授予年度学生体质健康提升优秀学校和优秀个人。
(三)武义籍大一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学校,给予通报表扬。
1.武义籍大一新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全省前5名、优良率全省前10名,对相关学校予以通报表扬。
2.大一新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全省排名前20名的学校和全省排名较上一年进步超过50名的学校,予以通报表扬。
(四)武义籍大一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高中段学校,给予相应处罚:
1.普通高中大一新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合格率全省排名后100位,中职学校合格率排名全省后50位的学校,学校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
2.对测试成绩退步明显的学校,学校年度工作考核不能评为优秀。
(五)对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五项身体素质测试中弄虚作假或者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
五、保障措施
(一)机制保障。要积极构建政府部门主导、学校重点推进、社会深度参与的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形成全社会重视和支持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良好氛围。要体现政治上关心、财政上支持、业务上指导、后勤上保障的工作体系。各校要加强与家庭、社区等方面的沟通与合作,制订加强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具体措施,并抓好落实。
(二)组织保障。建立中小学体育工作协调机制,合力推动学生体质提升计划的全面实施。县教育局要加强对学校体育事业的规划、管理、监督和指导,成立由局长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县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基础教育科。各校也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要切实加强学生体质健康工作。
(三)经费保障。学校公用经费支出要确保日常体育教学、学生体质测试、体育教师培训、教科研活动等工作需要。学校要争取社会力量,推动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开展。
(四)强化督查。县教研室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学校的体育课堂教学进行调研、检查、指导,县责任区督学经常性督查体育课堂教学内容落实情况,并向学校负责人通报,教育局对连续两年体质测试和五项身体素质监测成绩下滑的学校校长进行约谈。
附件:《武义县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武义县教育局办公室
2021年4月13日
武义县教育局办公室 2021年4月13日印发
附件
武义县中小学生五项身体素质监测实施方案
为全面提升我县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根据,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立德树人”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通过实施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工程,深入推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让健康成为学生的终身财富,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合格人才。
二、总体目标
通过本项提升工程的实施,促进我县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学生身体素质明显提高,超重、肥胖、视力不良检出率上升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学生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明显提升。
三、监测内容
(一)身体素质:速度、耐力、力量、柔韧、灵敏五大类。
(二)监测对象:全县中小学生。残疾学生凭残疾证可以免测,身体健康状况异常的学生需提供县级以上医院证明,可以免测,不纳入统计范围。
(三)监测项目
1.水平一:50米、一分钟跳绳、投掷沙包、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
2.水平二:50米、一分钟跳绳、实心球、立定跳远、一分钟仰卧起坐。一分钟仰卧起坐(女)。
3.水平三:50米、一分钟跳绳、实心球、立定跳远、一分钟仰卧起坐。一分钟仰卧起坐(女)。
4.水平四:50米、男1000米、女800米、实心球、立定跳远、仰卧起坐。
5.水平五:50米、男1000米、女800米、实心球、立定跳远、男引体向上、女仰卧起坐。
(四)测试上报:2021年10月底前完成5项素质测试,学校汇总上报教研室。
(五)考核验收:十一月中下旬基础教育科、教研室组织考核组实地验收。
(六)公布结果:教育局文件监测结果,并纳入年度考核。
(七)评分标准:参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评分标准》执行。
四、工作推进
1.五项素质测试与学校运动会相结合。设竞技组和普及组,竞技组以提升学校体育竞技水平和选拔竞技体育苗子为主,普及组面向全体,以提高全体学生五项素质为主,各校根据自身实际,按比例计入运动会总分,排列运动会名次,充分调动班主任、学生的锻炼积极性。
2.五项素质训练与体育课堂教学相结合。将身体素质纳入“课课练”内容,抓住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科学安排教学内容与运动负荷,身体素质增强促进学生运动技能提升。
3.五项素质训练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小学5、6年级开始重点开展有氧训练,大课间、课外活动跑操要跑出精气神,更要跑出实效性,要合理安排运动量,要有一定的运动负荷。
4.五项素质测试与体质健康测试相结合。10月底完成监测,到11月中下旬还有近三周时间,可以查补学生短板,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使素质监测与体质健康测试相互促进,同步提升。
5.五项素质测试结果与评优评先相结合。教育局将评选年度五项素质监测先进学校和先进个人,先进学校高中2所,初中4所,小学8所;先进个人高中4名,初中8名,小学组16名。
6.五项素质监测结果与年度考核相结合。教育局将以文件形式公布年度监测结果,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年度教育教学质量考核。
附件:
1.2021年武义县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五项指标监测项目表
2.武义县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监测数据统计表
附件1
2021年武义县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五项指标监测项目表
组别 | 指标 | 男 | 女 | 备注 |
小学1、2年级 | 1 | 50m/25mx2 | 50m/25m x2 | |
2 | 一分钟跳绳 | 一分钟跳绳 | ||
3 | 掷沙包 | 掷沙包 | 0.25kg | |
4 | 立定跳远 | 立定跳远 | ||
5 | 坐位体前屈 | 坐位体前屈 | ||
小学3、4年级 | 1 | 50m/25mx2 | 50m/25m x2 | |
2 | 400m/8X50m往返跑 | 400m/8X50m往返跑 | ||
3 | 实心球 | 实心球 | 1kg | |
4 | 立定跳远 | 立定跳远 | ||
5 | 一分钟仰卧起坐 | 一分钟仰卧起坐 | ||
小学5、6年级 | 1 | 50m/25mx2 | 50m/25m x2 | |
2 | 800米 | 800米 | ||
3 | 实心球 | 实心球 | 1kg | |
4 | 立定跳远 | 立定跳远 | ||
5 | 一分钟仰卧起坐 | 一分钟仰卧起坐 | ||
中学组 | 1 | 50m/100m | 50m/100m | |
2 | 1000m | 800m | ||
3 | 实心球 | 实心球 | 2kg | |
4 | 立定跳远 | 立定跳远 | ||
5 | 引体向上 | 一分钟仰卧起坐 |
附件2
武义县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监测数据统计表(水平一)
学校 学段 班级 任课老师 班主任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50m/25mx2 | 一分钟 跳绳 | 立定跳远 | 掷沙包 0.25kg | 坐位体 前屈 | 总分 | 等级 | |||||
成绩 | 得分 | 成绩 | 得分 | 成绩 | 得分 | 成绩 | 得分 | 成绩 | 得分 | |||||
备注:评分采用《学生体质健康测定评分标准》。等级:优秀450分以上;良好350-349分;合格250-349分;低于249分不合格。
武义县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监测数据统计表(水平二)
学校 学段 班级 任课老师 班主任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50m/25mx2 | 400米 | 立定跳远 | 实心球 1kg | 一分钟仰卧起坐 | 总分 | 等级 | |||||
成绩 | 得分 | 成绩 | 得分 | 成绩 | 得分 | 成绩 | 得分 | 成绩 | 得分 | |||||
备注:评分采用《学生体质健康测定评分标准》。等级:优秀450分以上;良好350-349分;合格250-349分;低于249分不合格。
武义县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监测数据统计表(水平三)
学校 学段 班级 任课老师 班主任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50m/25mx2 | 800米 | 立定跳远 | 实心球 1kg | 引体向上(男) 仰卧起坐(女) | 总分 | 等级 | |||||
成绩 | 得分 | 成绩 | 得分 | 成绩 | 得分 | 成绩 | 得分 | 成绩 | 得分 | |||||
备注:评分采用《学生体质健康测定评分标准》。等级:优秀450分以上;良好350-349分;合格250-349分;低于249分不合格。
武义县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监测数据统计表(水平四)
学校 学段 班级 任课老师 班主任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50m/100米 | 1000米(男) 800米(女) | 立定跳远 | 实心球 1kg | 引体向上(男) 仰卧起坐(女) | 总分 | 等级 | |||||
成绩 | 得分 | 成绩 | 得分 | 成绩 | 得分 | 成绩 | 得分 | 成绩 | 得分 | |||||
备注:评分采用《学生体质健康测定评分标准》。等级:优秀450分以上;良好350-349分;合格250-349分;低于249分不合格。
武义县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监测数据统计表(水平五)
学校 学段 班级 任课老师 班主任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50m/100米 | 1000米(男) 800米(女) | 立定跳远 | 实心球 1kg | 引体向上(男) 仰卧起坐(女) | 总分 | 等级 | |||||
成绩 | 得分 | 成绩 | 得分 | 成绩 | 得分 | 成绩 | 得分 | 成绩 | 得分 | |||||
备注:评分采用《学生体质健康测定评分标准》。等级:优秀450分以上;良好350-349分;合格250-349分;低于249分不合格。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