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723002601176D/2022-235557 发布机构: 武义县民政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2-01-10 17:12

武义县民政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来源: 县民政局     发布时间: 2022-01-10 17:12访问次数: 【字号
分享:

今年以来,民政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民政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紧扣省、市、县重点目标任务,聚焦“精准保障”、“和谐自治”、“幸福颐养”、“暖心服务”四大体系,坚持数字赋能、拼搏争先,大力推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压责任、抓进度,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一)启动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申报。围绕“村务监督委员会+社会工作人才”,促进村务监督工作内容外延,发动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共同汇聚“监社联动”向心力,架起民主议事连心桥,实现有组织的、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民主议事协商机制。目前,已制定申报方案,明确专家组人员,正在讨论谋划建设和合作方案。

(二)加快推进殡仪馆迁建工程。制定作战图,倒排时间,实行挂图作战。完成项目选址,确定征用红线及一期建设用地红线。总规划用地675.54亩,一期建设用地面积42512㎡,总建筑面积22193.17㎡。完成施工图设计,先后召开设计方案论证会十余次,吸收各部门、专家意见建议并不断完善,现已提交图审单位开展施工图审查。平稳有序推进政策处理,累计拨付前期政策处理经费约4400万元,拨付率88%。编制完成专项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土壤污染调查报告、初步设计文本及概算、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社会风险评估报告等系列文本。完成房屋土建项目预算、预审,发布招标公告。完成进馆道路设计方案。平基工程、围栏工程已完成工程量的90%。

(三)扎实开展养老民生实事。根据省、市、县民生实事任务分解,今年要完成适老化改造190户,目前已完成改造对象评估和方案设计,完成三老人员入户改造、验收工作,进场施工45户,190户改造对象基础信息采集录入到省民生实事智慧督查系统。新建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8家,均已完成选址,其中大溪口乡、大田乡已进场施工,白姆乡已完成预算,西联乡图纸设计中,茭道镇设施设备采购中,新宅镇、柳城镇、熟溪街道已完工。开展康养联合体试点建设,确定试点单位为泉溪镇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目前已经完成康复辅助器具采购和康复服务团队组建,收住托养老人4名,康复护理服务开展中。完成新宅中心敬老院提升改造工程项目验收,并对外运营。王宅中心敬老院改扩建工程、白洋中心敬老院提升改造工程已开工。谋划建设中高端养老机构,就汤岭脚地块引进康养项目与金华市社发集团进行多次对接洽谈,项目目标定位中高端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有望在7月底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四)启动实施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作为省、市、县民生实事,今年建设任务5个,选定白洋街道、壶山街道、柳城畲族镇、桐琴镇、茭道镇为建设单位,并完成建设选址,初步规划社工站人员的落实,草拟武义县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实施方案。注重社工站人才培育,组织5个镇街分管领导到海宁学习,挑选6名社工站筹建人员赴海宁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顶岗学习。完成民生实事地图系统信息采集录入。

二、重统筹、惠民生,四大体系不断健全

(一)加快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助力精准保障。加强救助对象动态管理,1-6月累计新增低保对象95户124人,注销387户545人,调整58户115人。6月份共有在册低保对象3929户5174人,在册低保边缘对象764户1189人,累计发放低保金1784.3万元;在册供养对象334户336人,累计下拨供养经费202.8万元。开展资金使用情况调查,对备用金较少的7个乡镇预拨备用金合计28万元,确保符合救助条件的申请对象得到及时救助。1-6月累计救助困难群众137户,支出临时救助资金39.3万元。积极推进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建设。提请县政府调整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联合县妇联做好示范型儿童之家建设,2021年拟建设示范型儿童之家17家。及时发放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截止6月,我县共有孤儿 14人,享受困境儿童生活保障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61人,享受重病、重残及三、四级精神、智力残疾困境儿童保障对象26人,累计发放孤儿及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 72.3万元。加强留守、困境儿童关爱,截止6月底,我县共有在册留守儿童629人,办理收养登记2例。做好精减退职人员生活补助费发放,符合条件的在册对象共41人,累计发放生活补助金41.3万元。深入实施核对+入户调查,助推精准识贫。1-6月累计核对5256户7070人。新申请低保、特困人员供养、住房救助、残疾人生活补贴、困难职工救助对象、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等救助对象1783户2653人。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委托武义康福社工事务所对在册救助对象和新申请救助对象开展家境调查,1-6月累计调查1150户。

(二)深化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助推和谐自治。强化城乡社区建设,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保障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加快社区服务用房配置,制定落实方案提交县政府讨论,以会议纪要形式明确完成时限和渠道。分管副县长带队开展实地调研,着重解决北岭社区、下王宅社区、溪南社区的服务用房面积、装修和经费等问题。城市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初显成效。20个社区、40支社区社会组织队伍活动活跃,每月开展活动160次以上,在社区建设、政策宣传、环境保护、服务民生、乡风文明、文化体育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稳步推进农村社区社会组织培育,6个农村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重点村完成备案登记,并于5月开展民生服务。开展社会组织公益创投。8个公益创投项目共投入公益资金36万元,涉及养老服务、社区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婚姻家庭辅导、特殊人群照护等众多领域。完成专职社区工作者的招聘和选任工作,新招录30名,14名符合条件的社区两委干部通过选任,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得到充实壮大。创新社区工作机制,出台《关于推行专职社区工作者“全岗通”的实施方案》,推动社工向社会工作者转型。开展村规民约(社区公约)修订,联合4部门印发《关于开展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修订工作的通知》,于5月底完成修订。筹备2021年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

(三)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打造老有颐养。开展困难老年人身体能力评估,初步筛查老人2164名,能力完好1887人,需评估确认160人,注销117人。按时发放百岁老人生活补助金,截止6月,享受补助对象共28人,发放补助金3.81万元。完成每月8890智慧养老核对,1-6月份共注销补助号码172个。完成全县老年人意外伤害险续保,全县70周岁以上享受政府补助对象28431人。完成公办养老机构、全县照料中心场地险续保,支付保费9.298万元。拨付照料中心就餐和运行补助经费566万元,拨付政府购买服务经费3.72万元。开展民办养老机构综合整治,召开动员部署会,部署整治任务、明确整治期限、宣讲整治政策,目前已关停3家,其余均在整改提升中。强化养老机构安全生产,累计举办消防演练、养老护理员培训4期,发放养老护理员(家庭照护者)培训合格证书293人。开展养老服务机构消防、食品卫生、燃气安全、防疫工作检查20余次,查找发现问题84处,全部完成整改。

(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暖心服务。

一是殡葬改革深入开展。根据村级公益性草坪生态公墓三年行动计划,今年新建项目30个,已全部完成选址审核、图纸联审,进入招标建设阶段。着手开展规范殡葬秩序集中整治,对全县189个未建草坪生态公墓村的传统公墓进行排摸核查,需改造建设36个村,新建72个村。实施惠民殡葬减免,1-6月共火化遗体1249具,惠民减免83.6万元。开展绿色文明祭扫,利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民生大篷车、发放倡议书等载体,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服务管理,累计发放资料1000多份。以壶山陵园为主阵地,用文明劝导、鲜花换蜡烛等方式推进文明祭扫,确保清明绿色、安全、文明。省竞跑者刊登报道我县草坪生态公墓建设先进做法。 二是社会组织登记管理规范有序。截至6月,我县共有社会组织 532个,其中社会团体218个、民办非企业单位313 个、基金会1个,上半年民政窗口累计办件1965件。深入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联合16个部门劝散两家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开展社会组织违规评选评奖清理整治,对71家社会组织逐个检查,未发现存在违规情况。部署行业协会商会开展“我为企业减负担”专项行动,规范10家行业协会商会会费标准和程序,5家行业协会推出会费减免措施或标准,减轻企业负担52.1万元,惠及268家企业。开展社会组织年度检查,已完成社会团体年检47家、民办非企业单位年检26家。三是婚姻登记和谐便民。上半年累计办理结婚登记665对,离婚登记183对,补领婚姻登记证178本,离婚申请受理443对,各类婚姻档案查询,398人次,合格率100%。完善婚姻家庭辅导,实行“双劝双导”提高调解成功率,1-5月共调解136对,调解成功73对,调解成功率达53.7%。圆满完成“520”、“521”等特殊日子的婚姻登记。印发《婚事新办倡议书》,提倡喜事新办、简办。四是水库移民创业致富。完成2021年度大中型水库移民直补资金发放,共9377人562.62万元。编制完成2021年度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预算,预算资金632.22万元。完成2021年度水库移民项目预算申报报备,共31个项目,预算总投资2816.9万元。五是区划地名稳步推进。扎实开展“金丽线”武义段的联合检查。认真开展平安边界创建,稳定处理33072123004号界桩边--履坦镇范村生态绿道建设项目隐患,维护边界地区和谐稳定。及时修改完善地名文化,编撰“地名中的清廉故事”,健全完善标准地名地址数据库。认真做好地名公共服务,召开3次地名顾问审议会,完成6处地名命名和4处地名预命名,修复地名标志18处,办理门牌新增、变更等事项1542件。六是民生大篷车转型升级。创新推出市民学堂,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开设家庭理财、歌唱技巧、手机摄影、志愿服务等30个课目,每个月开课3场次以上,为市民提供点单服务。开展困境家庭结对帮扶,与16个城市社区320户低保户、低保边缘户、孤寡老人、困境儿童等群体开展一对一结对,收集微心愿320个,发动全县机关干部党员认领。服务民生更深入,上半年累计开进19个乡镇(街道)、温泉度假区100多个村、社区,服务群众1.5万多人。举办歌咏会、快闪、党史学习教育百场宣讲等系列活动,庆祝建党100周年。

三、优服务、提速度,数字改革赋能提质

深化民政数字化改革,依托省大救助系统、“浙里养”平台,推进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等民政领域的应用。发挥省大救助信息系统优势,为困难群众提供救助“一件事”线上惠民联办,实现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电费减免等救助事项“一件事”集成办理落地。给困难群众送“幸福清单”,通过省大救助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抓取各部门救助结果,汇总形成“幸福清单”,累计为3997户低保对象送达第一季度幸福清单,提升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开展“幸福码”延伸服务,利用省大救助平台新开发的“幸福码”,做到“一户一码”,实现“幸福清单”查看、入户调查、探访关爱等“幸福码”应用,落实探访关爱制度。完成“浙里养”平台养老机构、照料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信息录入、更新和定位。深化逝者身后一件事、婚育户一件事、社会救助一件事改革,累计办理逝者身后事4535件,婚育户一件事1735件,助推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数字赋能提升服务水平。

四、强队伍、重保障,夯实民政工作力量

积极落实省、市、县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文件精神,强化基层民政力量配备,在全市继磐安后开展基层民政经办人员招聘,招聘11人,已完成政审、考察,6月底前完成聘用,招录后将达到省、市要求,进一步增强基层民工作力量。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创新学习载体,组织党员干部、离退休党员走进中共宣遂汤工委、浙武红军与挺进师纪念馆等红色教学基地,通过现场参观、重温入党誓词、重走红军路等形式,开展实景党史教学。开设“板凳课堂”,走进老党员、老交通员、老游击队员家里,面对面聆听自身参加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历程,累计开展活动5场次,以更接地气、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鲜活形式,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将学习教育与推动工作、解决问题、为民办实事有机结合,深入开展结对帮扶、助农增收、圆梦“微心愿”等系列活动,提升民政干部为民服务水平。开展重点项目课题调研,组建调研小组,围绕省、市、县目标任务,各科室、下属各单位领衔开展1-2项课题调研,并开展破难攻坚。启动清廉机关创建,制定创建方案,围绕思想政治、学习教育、文化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积极争创清廉民政。

五、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是加压推进,确保殡仪馆迁建工程如期开工。按照既定计划,抓好工作进度,全力以赴推进工程如期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施工图审查,积极与设计单位、建设局、图审公司对接,推进图纸审查工作有序开展。继续推进政策处理,加强与履坦镇、县林场的沟通协调,完成政策处理扫尾工作。做好土地、林地报批等工作,根据报批要求完成各项文本、资料编制,完成报批程序、供地、及规划许可证办理。开展施工许可证办理。6月29日开标后及时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并督促备齐施工许可证所需的资料,第一时间提交建设局办理施工许可证,确保如期开工。项目正式进场施工后,持续关注舆论导向,及时消除群众疑虑,保障施工过程安全文明,高质量、高效率地推进工程施工。

二是保质保量,圆满完成省市民生实事任务。继续推进困难老年人适老化改造,6月份完成所有改造对象方案设计并进场施工;7月份全面开展施工;8月份完成施工收尾并组织开展验收。推进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加强对乡镇的建设指导和督查检查,确保所有项目在11月底前完工,12月份完成验收并试运营。强化对泉溪康养联合体试点的建设指导,根据省民生实事智慧督查系统要求开展服务案例记录工作。持续跟进中高端康养项目引进,加强与社发集团的联系对接,积极争取项目落地。开展王宅中心敬老院老人转移安置工作,完成白洋中心敬老院提升改造工程,王宅中心敬老院年底前主体建筑结顶。完成5个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开展便民服务。

三是精准有效,继续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根据数字化改革要求,继续推进“社会救助一件事”场景应用。每季度给困难群众送一次“幸福清单”,根据省系统迭代升级进度,做好困难群众探访关爱。根据市局统一部署开展低保标准调整工作。加强救助对象动态管理,强化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将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农户全部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对支出型贫困、重病单列户、重残单列户、渐退期人数、特困供养人数、外来人口临时救助等6类人员救助到位。适时启动特困供养实施细则修订完善工作。加强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联合县妇联做好儿童之家建设、验收。继续做好精减退职人员生活费发放、民政部门信访问题化处对象补助资金发放、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2021年度支宁返乡人员生活补助金发放等有关工作。

四是与时俱进,持续开展社会治理体系创新。深入开展白洋街道后陈村级民主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力争达到初步成效。跟踪落实塔山社区、下王宅社区、溪南社区的服务用房建设。做好6个农村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重点村培育孵化。完成第四批省级引领型、市级完善型农村社区评估。做好2021年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组织发动、考前培训、考后资格审查等系列工作。

五是深化改革,全面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继续深化殡葬改革,推进村级公益性草坪生态公墓建设收尾。根据省市部署,开展惠民殡葬专项治理和提标增项扩面工作。做好殡葬秩序集中整治前期准备。完成2021年度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提升“民生大篷车”品牌影响,围绕服务民生和社会组织培育,着力培育优质的志愿服务项目,打造具有武义辨识度的社会治理和服务创新的品牌组织,把民生大篷车打造成为社会组织的孵化区和县乡村三级社会组织发展建设的总平台。持续推进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深入实施水库移民创业致富工作;进一步规范区划地名管理;持续深化逝者身后“一件事”、社会救助“一件事”、婚育户“一件事”、行政审批窗口便民服务,优化办事流程,提升民政工作为民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