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 乡镇街道动态
索引号: 1133072300260166X0/2022-249379 发布机构: 俞源乡
文号: 公开日期: 2022-10-14 15:42

健康生活丨如何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

来源: 俞源乡     发布时间: 2022-10-14 15:42访问次数: 【字号
分享:

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传染性疾病,而这三种疾病均可通过妊娠和分娩由母亲传给婴儿。

那么,如何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呢?

孕妈(右)(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艾滋病感染并不会影响妇女的生育力,妊娠也不会影响妇女的艾滋病感染进程,但感染艾滋病毒的妇女妊娠,将面临自然流产、死胎、低出生体重、早产、产后感染、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

艾滋病感染不会造成胎儿先天畸形,但母婴传播是艾滋病传播的重要途径。感染艾滋病毒的妇女通过孕产、哺乳等多个环节,将艾滋病毒传给胎婴儿,造成胎婴儿感染。

孕期,艾滋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分娩时,胎儿皮肤或黏膜接触产道中含有艾滋病毒的分泌物或血液而被感染;产后,艾滋病毒通过喂哺含有艾滋病毒的乳汁感染婴儿。

为此,保护宝宝,妈妈先要保护好自己,要做到:

1、不发生不安全的性行为,不以任何方式吸毒;

2、不轻易接受输血和血制品;

3、不与他人共用针头、针管、纱布、药棉等用具;

4、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刮脸刀和电动剃须刀等生活用品;

5、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或其他场所打针、拔牙、穿耳洞、文身、文眉、针灸或手术;

6、避免在日常救护时沾上受伤者的血液。

预防梅毒母婴传播

梅毒感染孕产妇可以通过胎盘屏障和产道、皮肤密切接触,导致胎婴儿感染。

1、如果尚未怀孕

应接受规范治疗,治疗后定期随访,确认无复发、适宜怀孕后再怀孕为宜。

2、怀孕后发现感染梅毒

若选择终止妊娠,需要考虑怀孕周数、家人意见等问题,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接受安全的人工终止妊娠手术。

若选择继续妊娠,应及时到辖区内的定点医疗机构接受综合干预措施,预防婴儿感染梅毒。

3、综合干预措施

(1)孕妇应该立即到居住地所在的妊娠梅毒定点收治医疗机构,在孕早期和孕晚期接受两个疗程的全程、足量的治疗,并接受定期随访,监测治疗效果。

(2)住院分娩接受安全的助产服务,减少分娩过程中的孩子感染。

(3)孩子出生后,医院会及时将孩子转诊先天梅毒定点医疗机构,根据孩子情况进行规范治疗和先天梅毒的诊断,定期随访,进行梅毒相关检测直至明确其梅毒感染状态。

通过以上的综合干预措施,孩子感染梅毒的机会将大大减少。

那么,母乳喂养会传染吗?

母乳喂养不是梅毒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如果孕期接受了规范治疗,孩子出生后也接受了预防性治疗,可以母乳喂养。但是,如果母亲诊断为现症梅毒,又有人工喂养条件,建议避免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期间,如果发生乳头严重破溃、出血或有梅毒病灶时,应停止母乳喂养。

预防乙肝母婴传播

乙肝感染妇女可以妊娠,除非感染已经造成明显的肝功能损害。不过,乙肝感染妇女妊娠后,孕期应该密切监测肝功能,接受营养指导,进行治疗评估。

感染乙肝的孕产妇在怀孕期间发生乙肝传播的机会比较小(约占乙肝感染病例的2%),乙肝母婴传播途径主要是:在临产或分娩时,通过接触乙肝感染母亲的血液、血性体液而发生;出生后与家人密切接触,为婴儿嚼碎食物、共用牙刷、接触皮损分泌物、与乙肝污染的表皮接触,导致传播的发生。

怎样预防传播给新生儿?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的最重要措施。

具体方法:

1、婴儿出生后24小时内(越早越好,最好12小时内),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和第一剂乙肝疫苗接种;

2、出生后1个月、6个月,继续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乙肝病毒传播常识

1、乙肝病毒如何传播?

与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接触会造成传播,最常见的传播途径为:母婴传播、不安全的注射行为、不安全用血、无保护性行为。

2、哪种液体会传播乙肝病毒?

血性体液、血液、伤口分泌物中病毒浓度最高,传染性最高。精液和阴道分泌物具有中等传染性。正常的唾液、其他体液具有轻度传染性。

3、哪些途径不会传播乙肝?

乙肝病毒不会通过接吻、拥抱、咳嗽、吃饭或喝水、共用餐具或水杯等日常接触传播。